天天看點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前文說了盜墓賊分贓内幕令人痛心,為公平起見,竟然将禦用懷表砸碎,極品金如意折斷。而這些東西最後都弄哪弄去了?倒賣了,還是貪了?謎題至今無解。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東陵黃昏

文章寫到這裡,民國最大規模的盜皇陵事件就全部交代完了,盜墓賊該槍斃的槍斃了、該判刑的判刑了。但是讀者可能還有疑問:那些被盜出來的寶物呢,都弄哪去了?這裡有必要說一下。

東陵内共有14座陵墓,除順治的孝陵因估計随葬品不多而沒有被盜外,其他幾乎無一幸免。王紹義、張盡忠組織的超大型盜墓團夥,在長達3個月的時間内,先後盜掘康熙皇帝的景陵、鹹豐皇帝的定陵、慈安太後的定東陵、同治皇帝的惠陵等一批皇家陵墓,盜得的寶物,可以說比孫殿英盜陵時更多。

因為參加盜陵的人太多,分贓是個麻煩事,又不能不分。王紹義和張盡忠當時想出了一個辦法——比槍法定輸赢、瓜分寶物。在盜了景陵後,看到金光閃閃、紅紅綠綠的寶物,這夥人你拿我搶的,亂成一團。這樣不行,王紹義想出個鬼主意:以孝東陵殿檐上的人獸為靶子,看誰打得準,誰準誰得寶。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紅圈的小獸成為分贓靶子,誰打中誰得寶——盜墓賊分贓奇聞啊

張盡忠和王紹義還設下圈套,用江湖上黑吃黑的一套來迷惑同夥。如他們預先安排好人,分贓時以槍響為信号,冒充軍分區敵工部的人來敲門,問是怎麼一回事情,然後由張盡忠假裝出面應付過去,拿出寶物“賄賂”來人。實際上,這些寶物最後全“賄賂”到王紹義和張盡忠自己的口袋裡了。

對這些寶物後來的下落,時任薊縣警察局局長的雲光在後來的回憶中也提到了。其中一部分被政府收繳,而更多的則進入了北平,大多被國民黨軍統局沒收了。

主犯張盡忠分得的一條金龍,便被軍統局沒收了。當時軍統局特别成立“平津唐軍警憲聯合組織”,追繳從東陵盜出的寶物。戴笠根據蔣介石的意思,密令時任北平市民政局局長、軍統北平站站長的馬漢三,迅速安排鄭恩普、張樹庭等特務全力調查“二盜清東陵”事件,同時作了周密部署,抽調人員,四路設卡。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民國時北平街頭,國民黨軍統局曾安排便衣上街,專抓挖清東陵的盜墓賊“收貨”

估計盜墓賊會急于将盜出的贓物帶到北平變現,戴笠安排特工守在城内各家珠寶店裡,捉拿前來銷贓的盜墓賊;北平城内的偵緝隊則堵住四門八巷,緝拿從馬蘭峪過來的人。結果,先後抓捕70餘名參與盜陵的人,收繳贓物800多件,全都是稀世之寶。

戴笠後曾親臨北京,過問此事。這些“沒收品”被馬漢三、民政局軍事科長李效愚等A錢了一部分。不久東窗事發,馬漢三被保密局(軍統局)局長鄭介民下令處死;李效愚被國民黨法院判了有期徒刑,1951年又被北京市人民法院判了死刑。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曾訓示秘密收繳清東陵流出寶物的戴笠(後),陪蔣介石視察

人民政府收繳的一部分寶物也不簡單。據于善浦《九龍杯之謎》一文,在上交的盜陵物品中,黃金的數量相當可觀,有金戒指、已斷開的小金塔、朝冠上的金鳳凰等;還有大小不等的钿翠頭飾、鼻煙壺、翡翠、瑪瑙、玉石等珍寶飾物。

這些東西放在一起足有大半個臉盆,當時用老秤稱了一下,重達5斤14兩。其中有一個鑲金的翡翠扳指最為别緻,将之投進水盆裡,立刻滿盆綠光。這次上交的珍珠,足有一茶盤之多。其中,九龍杯是全部上交的盜陵贓物中的精品,是從裕大村盜陵犯田大化手中收繳的。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清朝皇後金鳳冠(冬帽)

王紹義在被抓獲後供述:盜出的珍寶很多,他和張盡忠分得最多,但大都賣掉了。其中一件康熙的鼻煙壺,在馬蘭峪集市上才賣了2鬥玉米,一件玉如意賣了5鬥玉米。他家裡還藏着幾件珍寶,有鑽石、瑪瑙、珍珠等,因當時路遠,又無交通工具,沒有去取。

參與盜陵的當地村民,在“寬大處理”的政策下,當時也交出了一些。當年辦案時,隻要認罪交出贓物,便能得到政府的寬大處理。這部分贓物中主要是金子,贓物被賣掉的,則交現金折算。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清乾隆帶影瑪瑙鼻煙壺拍出了9375萬美元的天價。而當初,盜出的乾隆禦用鼻煙壺才賣了2鬥玉米

其中最貴重的是傳奇故事《楊香武三盜九龍玉杯》中說的那隻“九龍玉杯”。它由一名人稱田老七的盜墓賊交出,雲光親自接收的。

這些村民大都不懂古玩,更不知其價值,他們常常因等米下鍋,以仨瓜倆棗的錢就将珍貴的文物賣了。新立村的盜陵犯劉維連,盜得了一頂金鳳冠,這可是價值連城的寶物,他卻将其砸扁,按黃金的價錢賣了。

清東陵盜出寶物上交民國政府,最後都不見了,倒賣了還是誰貪了

圖:清朝皇後的金鳳冠,現藏大英博物館

收繳的寶物如今還在嗎?雲光曾這樣回憶——

曹緻福同志收繳後上交的一些東西(尺長白布袋子,裝有半袋)。這些東西都集中在李鐵亞專員的住處,很多人都見到過,包括區黨委上司在内。此後這些東西究竟如何儲存,就不得而知了。

1949年後,雲光曾多次到故宮尋找那件價值連城的“九龍玉杯”,但一直未找到。這些寶物到底都弄哪去了?被誰貪了?有一種說法是,當時是戰争年代,這些珍寶不好保管,又急需用錢,遂送到北平賣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