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曆史有溫度、生活有态度、認知有深度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今天我們談一場戰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戰略的必要性,這就是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和楚國之間的城濮之戰,正是這場戰争讓晉文公得以稱霸諸侯,成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春秋時期,諸侯互相征伐,戰争頻繁,公元前634年,楚國勢力強盛,欲稱霸中原,企圖北上,晉國自晉文公上位以來,實力逐漸恢複,晉文公得知楚國的圖謀後,遂先下手為強,主動出擊。

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在衛國城濮地區進行了争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楚軍輕敵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晉國大勝,一舉稱霸諸侯。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從城濮之戰如何看戰略的重要性?

在這場戰争中,晉國名将先轸顯示出極高的戰略眼光。城濮之戰的起因其實是楚國要攻打中原地區的宋國。而楚王為什麼要打宋國呢?其實沒有什麼戰略目的,隻是楚王看宋國不順眼,執意攻打。宋國挨打之後,就向當時中原的大國晉國求救。

晉文公,也就是著名的公子重耳,他早年的時候因為權力鬥争曾經流落在外,在他經過宋國的時候,宋國的國君待他很好,是以在道義上,晉文公要對宋國伸出援手。

但另一方面,過去晉文公逃到楚國的時候,楚王也曾經對他很好;而且楚國非常強大,晉文公下不了決心得罪楚國,于是他便召來衆将商量這件事。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先轸指出,宋國要救,而且這恰恰是晉國打敗楚國稱霸諸侯的好時機。當時晉文公已經60多歲了,需要抓緊時間完成霸業,先轸的主張也符合他的願景。至于怎麼既救宋國而又不得罪楚國,這就有講究了,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戰略。首先,晉國決定去攻打楚國的同盟國曹國和衛國,這樣楚國就要分兵去救自己的這兩個小弟。然後,晉國要去聯合秦國和齊國站在自己這一邊,因為單獨面對楚國,它并沒有必勝的把握。最後,才是在适當的時機打敗楚國稱霸。

接下來就是戰略的實施。晉國一方面傳消息給宋國讓他們死守,另一方面很快攻下了曹國和衛國。楚王看到晉國兵鋒正盛,就想避戰,因為他并不想和晉國硬拼,那樣萬一失敗,反而成就了晉國的霸業。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這時的楚王其實有了一個很現實的戰略目标,就是維持住各自的地盤。但是當時楚王的宰相子玉自恃其才,逞強好勝,一定要戰勝晉國,不願意退兵。

實際上,就楚王的戰略目标而言,其實并不需要非打赢晉國不可。楚王命子玉撤軍,但子玉當時手掌大權,堅持求戰,楚王隻好聽從了。

子玉想要立功,就加緊攻打宋國,宋國就再次派人帶了禮物去求晉國。晉國這時還沒有十足的把握直接攻打楚國,需要把另外兩個大國秦國和齊國拉到自己的一邊,而這兩個國家當時是想中立的。

這時,先轸又出了個主意,把宋國送來的禮物轉送給秦國和齊國,請秦國和齊國勸說楚國退兵。如果楚國拒絕退兵,駁了秦國和齊國的面子,那麼這兩個大國就會站在晉國一邊了。晉文公擔心,那如果子玉接受了提議,就這麼退兵了,這仗不是就打不成了嗎?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先轸說,沒關系,咱們把打下來的曹國和衛國的土地送給宋國,這樣子玉一定記恨宋國,就不會講和了。果然子玉着了先轸的道,趕走了秦國和齊國的使臣,這就把這兩個大國推到了晉國一邊。可以看出,先轸的每一步都是把楚國拉近戰争,而且與此同時,要增加自己的盟友,削弱楚國的力量。

子玉伐宋不順利,下屬就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和晉軍提個條件,說隻要他們釋放之前被滅的曹國和衛國的國君,楚軍就撤出宋國,這樣楚軍也能體面地撤軍。于是子玉就派人和晉國談判,但是先轸立刻就識破了楚軍的意圖。

先轸講,曹衛兩國已經被我滅了,屬于我了,宋國你們還沒有攻下,它是我的盟國,你怎麼能拿我的東西和我來做交易?

楚國使臣無功而返。先轸繼續激怒子玉,他找來被俘的曹國和衛國國君,答應讓他們複國,前提是他們要和楚國斷交,和晉國結交。這兩個國君知道自己的國家被晉國占着,顯然依靠晉國更現實,就跑去找子玉和楚國斷交。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這下就把子玉徹底激怒了,于是子玉率軍北上,在城濮和晉國開戰。而這時,秦國齊國都已經都站到了晉國一邊,當時的晉國本身也是将星如雲,這場戰争的結果已經沒有任何懸念。晉文公達到了戰略目的,一戰稱霸諸侯。

在這場戰役中,晉國因為有着清晰的戰略目标,每當事情發展的程序偏離這個戰略目标時,先轸就想辦法把各個國家都拉回到自己的戰略軌道上來。

楚國一開始并沒有戰略,後來楚王其實有了一個現實的戰略目标,就是避戰,但子玉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被晉國牽着鼻子走,腳踩西瓜皮,滑到哪兒是哪兒。兩相對比之下,戰争的結果早已注定。

晉文公一戰稱霸諸侯:有了好的戰略,戰術才有存在的價值

戰略的第一要素就是明确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或者說,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戰略的第二個要素就是知道什麼時候做,在什麼地點做,用明茨伯格的話講就是戰略如何展開。

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做,結果會差很多。

戰略的第三個要素就是在達到目标後,要明确自己的願景,也就是知道自己長遠的道路是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

很多人努力半天達到了目标,然後就沒下文了,沒有後續行動的戰略就不是好戰略。

感謝閱讀、點贊、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