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作為三國時期的重量級人物,卻沒有任何資料表明袁紹的出生時間,這對于攪動了漢末風雲的頂尖人物而言,或多或少是不太正常的,也稍有一些遺憾在其中。但是,史書中卻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迹,足以讓人判斷出他的生年,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他的名字。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在《三國志》中有這麼一段:“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

太祖少與交焉

。”按照陳壽的行文習慣,和那個年代的用詞習慣,稱之為“少”,年齡大概在10-15歲之間為多,或者指代15歲左右。而袁紹已經開始結交士人,按理說應當已經加冠成年,年齡在20歲往上了。

當然,這僅僅隻是猜測,要想證明這個說法成立,還需要一些史料的支撐。

根據《三國志·袁紹傳》中裴松之注引《英雄記》的說法,袁紹弱冠之年當上了濮陽縣長。古人20歲加冠,但因為這時候身體還比較柔弱一些,于是稱之為弱冠。《禮記·曲禮》寫到:“(男子)二十曰弱冠。”是以,袁紹當濮陽縣長這一年是20歲。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沒有資料顯示他到底當了多久的縣長,但在濮陽縣長任上,袁紹的母親去世了。于是他去官回鄉為母親守喪。3年守喪結束,袁紹悲從中來,有感于自己年少失父的痛楚,再給自己追加了3年的守喪期,算是悼念亡父。

前後這麼一算,6年過去了。這時候的袁紹,保守估計也是26歲了。26歲的袁紹,反而不着急出去做官,跑到京都洛陽過起了隐居生活,專意結交海内名士。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而這段故事,在《後漢書》中有着相似的描寫,不同之處在于,在寫到袁紹遷到洛陽以後,範晔不僅強調了他的結交士人的舉動,更是用了“

加傾心折節,莫不争赴其庭

”這樣的字眼。而範晔的這個寫法,與陳壽在《袁紹傳》中所用的“

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

。”幾乎就是同一事情稍有不同的表達而已。

由此來判斷,袁紹應該就是在26歲以後的年紀,為父母服喪結束後搬到了洛陽隐居,結交天下名士。而曹操也就在這時候得以和袁紹往來、結交。

如此來看,袁紹約莫長曹操十歲左右的樣子。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當然, 自然會有人對“少與交焉”這幾個字代表的曹操年齡存在異議,是以,有必要稍微多做點解釋。曹操20歲舉孝廉為郎,任職洛陽北部尉,後來因為棒殺蹇碩叔父一事,被宦官們深惡痛絕。但因為曹操父親曹嵩在朝中的勢力無法對其造成傷害,于是共同推薦他去做了頓丘縣令。

曹操當頓丘令的時間,在《武帝紀》中沒有明确的記載,但是《曹植傳》中有這樣的一段:公元214年,曹操在征讨孫權的時候,将留守邺城的重任交給了曹植,并且告誡他說:“我昔日做頓丘令的時候,年23歲。你如今也剛好23,要多加努力才是啊。”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是以,曹操在23歲以後,有一段時間是不在洛陽的。那麼他得以結交袁紹的時間隻能是23歲以前,否則等他再度傳回洛陽的時候,論年齡是怎麼都不能以“少”來稱呼了。

但問題是,如果曹操是在20歲以後才去結交的袁紹,陳壽沒有道理不寫明是“弱冠與之交”。是以,認為曹操與袁紹結交是在20歲以後,于理講不通。是以,他隻能是十幾歲的年紀前往結交袁紹,隻不過具體是十幾歲就不得而知了。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但無論袁紹隐居洛陽的這一年曹操到底是十幾歲,他和袁紹有至少6歲的年齡差是沒有任何可質疑的了。曹操生于155年,那麼袁紹的出生時間最晚不會超過149年。

可巧的是,公元145年,漢沖帝病逝。年僅8歲的劉缵(zuǎn)被大将軍梁冀擁護為帝,是為漢質帝,随後改元本初。而本初又恰好是袁紹的表字。公元146年是本初元年,剛好比我們才推斷的最晚149年早了3年,符合要求。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這就不能按普通的巧合來看了。因為紹字有接續、繼承的含義,而初字多解釋為開始、起初,雖然作為名的解釋說得通,但卻不是唯一的選擇。而偏巧這個表字又與帝王年号相同,如果不是有特殊的淵源,相信老袁家如此豪門,是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來的。

如果袁紹确實是146年生人,大曹操9歲,那麼在他26歲這一年,曹操17歲,被稱之為“少”也是合乎情理的。是以,袁紹生于146年的本初元年,是解釋的通的。

袁紹生年沒有留下記載,你怎麼知道?因為答案就藏在他的名字當中

文章圖檔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作者,立即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