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洋從北京報道
據中國民航局統計,2019年疫情尚未爆發時,民航業将有6.59億人次,航空公司總飛行時間為1231.13萬小時。
然而,在長途飛行中,幾乎所有乘客都處于"失去連接配接"狀态。在當今高度滲透的人們生活中,24小時"線上"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常态,幾個小時的孤立,無聊,還有更多的不安全感。
2018年,民航局釋出了《機上便攜式電子裝置(PED)使用評估指南》,正式為在飛機上使用便攜式電子裝置(包括手機)打開了大門。但如今,在90%以上的航班上,手機在開機時仍然沒有連接配接到網際網路。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共有64家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3903架,其中隻有20家航空公司654架飛機可以為旅客提供客艙網絡服務,而空中接入網際網路的容量,隻有11家航空公司213架飛機,約占5.4%。
但機上WiFi的普及并不僅僅取決于航空業。民航局圖書館專家謝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航空網際網路是一個跨界問題,除了航空界,還涉足通信和網際網路領域。是以,産業鍊中每個環節的發展進度,以及能否實作多方協調,都将決定wiFi在船上的推廣。
令人高興的是,在政策層面,當局發出了一個良好的信号。今年5月,民航局釋出了"我為群衆做事"的清單,其中之一就是"推廣機艙無線網絡服務"。
<h4>ATG方案成為最佳解決方案</h4>
當然,為了實作機上WiFi,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網絡從何而來。目前,業内主要有兩種技術解決方案:
一是衛星通信方案,技術是以衛星為中繼,地面站向衛星傳送資訊,衛星接收再轉發給飛機;
中國移動交通運輸行業總經理闫茂生告訴21世紀經濟,航空網際網路最早的用途是衛星通信,因為傳統的地面通信基站無法覆寫1萬米的高度。
後來,随着通信技術的進步,在一些陸地面積比較大、國内航線較長、地面網絡建設條件較長的國家,atG方案開始出現。與衛星通信解決方案相比,ATG解決方案具有更廣泛的資源範圍,并且更具成本效益。
例如,在改造方面,ATG的轉型由兩部分組成:基站和飛機。據解振華介紹,基站改造主要是利用現有的基站資源,安裝一套專門用于低空通信的裝置,而飛機改造是在飛機機腹上用天線、内部安裝接收裝置等,"總體投入成本,ATG遠低于衛星通信方案的使用。
比如在網絡體驗方面,如果用衛星網絡在飛機上玩《王者榮耀》,遊戲時延會是七八百毫秒,如果在5G ATG網下,時延問題就會基本消除。
目前,中國的ATG項目仍處于試點階段。嚴茂生表示,從2014年到2017年,中國移動在北京、上海和京廣三條航線地面部署了52個4G ATG基站,進行網際網路驗證。5G牌照發放後,中國移動開始推進5G ATG建設,去年,中國移動還與中國商航合作,在山東省東營市進行了5G ATG的首次試飛試驗。
當然,ATG方案也有一些缺點,例如通過國際航線上的衛星方案建立全球網絡顯然很友善。但對于國内航線來說,如果能夠建成5G ATG網絡,将是滿足機上網際網路接入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
今年9月,國家無線電廳釋出《關于加強地空移動通信(ATG)營運無線電管理的通知》,明确規定,未經國家無線電管理部門許可,機關不得利用相關無線電頻率開展ATG運作。
在業内人士看來,《通知》的釋出,一方面加強了監管,在某種意義上也開啟了ATG項目正式審批流程,這是此前行業所缺失的。
謝燕益表示,從技術層面來看,5G ATG技術已經完全成熟,經過相關部門的準許,應該能夠得到快速推廣。
<h4>最後一塊"處女地"</h4>
多位受訪業内人士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在政策良好、技術成熟等因素的帶動下,航空網際網路即将迎來一個爆發點。國航傳媒副總裁何志剛認為,2022年很可能是航空網際網路快速發酵的一年。
在此背景下,一些網際網路公司也開始玩弄,加入航空網際網路電路。2020年5月,騰訊、海航、多尼卡等公司共同成立飛天網際網路航空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天網際網路")。
據飛母網董事長劉伯恒介紹,飛母互聯已與海航簽約,全面營運650架飛機15年,自今年6月16日起,飛鴻喜網際網路已完成近47架飛機的安裝,而28架寬體飛機網際網路改造工作正在進行中。
劉說,這架100-119架飛機預計将于今年年底完工,所有650架飛機将在未來三年内進行改裝。
在正式進入之前,飛入網際網路對航空網際網路進行了需求研究。資料顯示,98%的受訪使用者表示他們需要機上WiFi,86%的使用者表示,如果航班上有WiFi,他們會更喜歡WiFi。
不僅如此,使用者還非常願意為機上WiFi付費。"在研究完成之前,我們認為大多數乘客會認為車載WiFi應該是免費的,但結果顯示,63.1%的乘客認為機上WiFi會花費,"劉告訴21世紀經濟學。"
然而,機上WiFi是付費還是免費最終取決于航空公司本身,因為無論技術選擇如何,其背後的成本都非常高。
同時,航空網際網路背後的商業價值也不容忽視。Donica航空電子董事長蔡朝陽以廣告為例,一個吞吐量達2000萬的機場,廣告的總招标金額約為1億,根據流量暴露的人類效率計算,即在機艙内,6.6億乘客對應的廣告價值将是數十億,更不用說在機艙内了, 廣告的有效覆寫率更高。
而在飛機上完成了網際網路改造,除了娛樂、客艙服務等子產品外,還增加了電子商務子產品。機上使用者通過機上娛樂系統或手機,将能夠選擇飛機市場上的商品,LAN也可以離線支付,然後拆解後将飛機上的商品郵寄回家。
目前,我國航空網際網路覆寫面遠低于世界平均水準,但移動網際網路使用需求遠高于其他國家,這種供需失衡,也為我國航空網際網路帶來了很大的增長空間。
劉先生說,機艙是通往整個航空公司網際網路的門戶,也是最後一個無法連接配接到網際網路的"處女地"。面對一些中國最高淨值群體,航空網際網路在時間和空間上都是排他性的,是以也将成為消費更新的戰場。
詳情請下載下傳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