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争有多恐怖,不少人并沒有直覺的感受,畢竟戰争離我們實在太遠了。但就在40多年前,我們國家與越南爆發了一場戰争,慘烈程度直至今日,都讓人後怕不已。這場戰争最開始,中國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河内北部的諒山。越南高官驚慌失措,不少人甚至脫離了河内。
但就在諒山,中越兩國軍隊爆發了最後一場大戰,這場戰鬥持續時間很短,但是據說當時整個諒山都被削平了,山上建築幾乎全部被摧毀,樹木叢林更是燒得一幹二淨。而山上的越軍也是幾乎屍骨無存。

直到數十年後,經曆過此場戰鬥,有幸存活下來的越南老兵提起當時的情況,都會雙腳發抖,無法言語。這場戰鬥成為了他們的終生夢魇,不少人是以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那場戰役究竟發生了什麼,怎麼會讓這些老兵幾十年後還如此恐懼?
一、河内的最後屏障
當年那場戰争爆發得十分突然,幾乎是一夜之間,中國軍隊就出現在了越南境内,一路往南。但是實際上,這場戰争的爆發早有預兆。在二戰結束之後,各國飽受瘡痍,隻有美蘇兩國還能保持無比強大。
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越南受到了美國的侵略,中蘇兩國同仇敵忾,援助了越南大量的軍事物資,幫助越南抵擋住了強大的美帝國主義軍隊,使得越南最終得以成功獨立。
但是這時,蘇聯的對外政策發生極大變化,中蘇關系開始變差。為了制衡中國,蘇聯加大對越南的扶持力度,企圖在東南亞地區,培養出一個足以牽制住中國的國家。
而越南剛剛獨立不久,本該安心發展國内民生經濟,但是這時的越南卻沉浸在打敗美國的強大自信中,認為自己的軍事能力已經不輸于任何國家,隻有美蘇可以與其掰掰手腕。
是以在得到蘇聯的默許後,越南便肆無忌憚地向北部擴張,企圖蠶食我國領土,甚至妄想憑此來顯示其的“強大”。在這種情況下,熱愛和平的中國人民也不免義憤填膺,認為越南忘恩負義,絲毫沒有念及當年的援助之情。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軍隊進行了反擊作戰。
但是這場戰争并非向人們想象的那麼輕松。首先,中國軍隊承平已久,很多人都不曾上過戰場,這次戰鬥深入敵國國境,不熟悉戰場情況,其次,越南畢竟剛結束與美軍的作戰,作戰經驗豐富,戰鬥能力較強,并且本土作戰優勢大,最後,越南實行全民皆兵的戰略,中國軍隊必須時刻防備可能出現的襲擊。
是以,雖然這場戰争并沒有像二戰那般規模宏大,但是慘烈程度世所罕見。中國軍隊雖然一路勢如破竹,但是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逼近了河内。但是這時,擺在中國軍隊面前的還有最後一道難關,那便是諒山。
二、諒山戰役的爆發
諒山,作為越南政治中心河内北部的最後一處屏障,在中國軍隊已經逼近河内的情況下,越南勢必要在此布下大軍,集中全部力量來抵擋中國軍隊的進攻,保護河内不至于就此淪陷。
中國軍隊,是帶着教訓這個忘恩負義的國家的想法,一路打到諒山的,此處距離河内雖然還有130公裡,但是往南是一馬平川,隻要攻克諒山,不到一天時間,中國軍隊便可兵臨河内城下。是以,中國軍隊肯定不可能就此撤軍,放棄這麼一個大好時機。兩國軍隊都勢在必得,肯定要爆發一場血戰。
我們先來看看諒山的地形。諒山距離中越邊境隻有18公裡,别小看這18公裡,這18公裡路途中,可不是平坦大道,而是層巒疊嶂,一座山頭連着一座山頭,這18公裡,中國軍隊可謂是經曆了一座又一座絞肉機。這次,中國軍隊終于來到了最後一座山頭,闖過去,便是一馬平川。
當時,負責主攻涼山的中國軍隊可謂是實力雄厚。其中,55軍前身是長沙起義的陳明仁部隊,别看這支部隊隻是起義部隊,并且在建國前隻負責剿匪作戰。但是在此場戰争中,這支部隊殲滅了越南王牌部隊“金星師”中的12團,大大打擊的敵軍的嚣張氣焰。
此外,解放軍的王牌54軍也參加了這場戰鬥。這支部隊的前身可是大名鼎鼎的44軍和45軍,這兩支部隊。前者是大名鼎鼎的“鄧華縱隊”,後者曾經以一個師的兵力擋住了白崇禧的6個師,硬是讓“小諸葛”也無可奈何。
在建國之後,54軍更是參加了新中國的兩次對外作戰,與美國人和印度人都打過仗,可謂是解放軍中的“外戰專家”。此外,還有43軍以及50軍作為輔助,從側面協同兩支主力攻向諒山。這兩支部隊的實力也是不可小觑,都曾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再看越南方面,負責守衛諒山的越南人民軍第三師,也是前文所說的“金星師”。這個稱呼可了不得,在越南語中,金星代表的便是勝利,這支部隊在越戰時期,便是對美作戰的主力。甚至在此次戰争開打之前,這支部隊狂妄喊出了要打到南甯過春節的口号。
從此次兵力對比看,中國軍隊出動了将近10萬人,越南方面隻有兩萬人,兵力比打到了驚人的5:1。但是諒山地形易守難攻,越軍本土作戰優勢十分明顯,不僅熟悉地形,而且在諒山已經構造了十分複雜的防禦工事,解放軍要想攻下這裡,難度十分巨大。
但是,諒山戰役僅僅持續了3天,最終便以中國軍隊成功攻占諒山而告終。這場戰争之是以能結束得如此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國軍隊使用了“大殺器”,據說把諒山都轟平了。
三、諒山被轟平了
諒山戰役剛剛開始時,55軍便将所謂的“金星師”打得落花流水,最終隻能躲在防禦工事裡不敢出頭。越南政府見勢不妙,急忙從南方緊急調來了數萬大軍,保衛河内。
不僅如此,越南方面還公然違背國際公約,在諒山地區大規模使用化學武器,令中國軍隊遭到巨大的損失。這件事的發生令許世友将軍十分憤怒,他當機立斷,下令部隊後撤,撤出諒山地區。
看到這裡,大家是否以為中國軍隊就此放棄攻打諒山了?當然不是,許世友将軍連夜調集了300多門重炮,将炮口對準了諒山,許世友将軍當時就說了,要讓諒山上一間屋子都不留。
1979年3月1日,300門火炮齊刷刷向諒山開火,在半個小時内傾瀉了數萬枚炮彈,對于在諒山上的越南軍隊來說,可以說是地獄降臨,别說是人了,就連諒山的土地都被削平了幾米。
越南軍隊不僅要面對如同下雨般的炮彈,還得面對因炮火引發的山火。整個諒山如同人間煉獄,慘叫聲不絕于耳。在炮擊結束後,中國軍隊出動了坦克大軍,再次将炮火轟向殘軍。
接連的打擊,令越軍徹底失去了抵抗意志,節節敗退。中國軍隊趁勢追擊,殺得敵軍所剩無幾。最終,諒山上是屍山血海,血流成河,被轟平的諒山又被屍體填高了。
這場戰役,沒有驚心動魄的貼身肉搏,沒有沖鋒陷陣的激烈豪情,隻有震耳欲聾的炮火聲,隻有燃遍山頭的大火。但是這場戰争的慘烈,是世所罕見的。
根據戰後統計,光諒山戰役,越南軍隊就死了一萬多人,戰損達到了驚人的六成,而剩下的人,也基本上是重傷殘廢,徹底失去了戰鬥能力。此戰之後,越南軍隊再也不敢與中國軍隊正面對抗。
諒山戰役之後,中國軍隊并沒有再度向南,而是主動後撤。是以中國最開始的初衷便是自衛,是反擊越南的侵略。現在,反擊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便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
是以,諒山戰役的慘烈,是越南軍隊自釀苦果,如果不是越南軍隊使用化學武器,許世友将軍也不會下令出動重炮,中國軍隊向來熱愛和平,但是要是有人想破壞和平,那就要掂量掂量這麼做的代價。
文/樂宇
參考資料:《諒山硝煙》,張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