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都部分地鐵站名被指翻譯混亂,官方回應:無明顯誤導性,建議沿用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鐘煜豪

近日,針對網絡上回報的“成都地鐵站名翻譯問題”,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在答複中指出,因若幹執行标準各有不同,導緻一些類似的地鐵站譯名所依據的譯法規則并不一緻。經排查發現30餘處與現行翻譯規則不統一的地鐵站譯名,鑒于此類英文站名對于引導道路交通指向并無明顯誤導性,建議參照“名從主人”原則,沿用已被社會公認的習慣叫法。

不久前,一名網友通過人民網上司留言闆反映,成都地鐵、成都公交翻譯名稱混亂已不是一天兩天。随着大運會臨近,公共交通站名的翻譯十分緊迫。據悉,翻譯應當由成都市外辦牽頭,聯合公交和地鐵方面進行整改。試問,一、地鐵和公交是否會統一翻譯名稱?目前公交系統是全拼音翻譯。二、地鐵在方位詞、廟宇等方面的翻譯,由于标準不同,導緻詞序、用詞混亂,例如Zhaojuesi Road South(昭覺寺南路)和Jianshe North Road(建設北路),以及Jinhua Temple East Road(金華寺東路)。三、翻譯造成的錯誤影響遠比更換成本來得高,這些翻譯的差别何時才能解決?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介紹,據了解,2013年以前地鐵站名翻譯相關工作由市民政局牽頭,成都軌道集團具體執行;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于2013年底牽頭新增路名路牌和地鐵站名的翻譯稽核工作,并未參與公交站名翻譯。由于2013年以前成都軌道集團的執行标準、2013-2017年成都市地方标準,及我辦根據2017年國家标準調整後的執行标準各有不同,導緻一些類似的地鐵站譯名所依據的譯法規則并不一緻。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表示,收到網友的建議後,我辦高度重視,庚即對全市所有線路地鐵站名英文翻譯進行系統排查,發現30餘處與現行翻譯規則不統一的地鐵站譯名,并商成都軌道集團進行更改。經與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溝通,我辦了解到,更換一處地鐵站名,涉及更新語言播報系統、線網圖、地鐵站内外、車廂内外辨別等,地鐵站更名極易造成更新不徹底,新舊地鐵站名使用混亂。鑒于此類英文站名對于引導道路交通指向并無明顯誤導性,我辦建議參照“名從主人”原則,沿用已被社會公認的習慣叫法。此後在地鐵站名英文譯名工作中,新增換乘站與原站名命名方式保持一緻,新增普通地鐵站按最新标準翻譯。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還提到,2021年底,《成都市公共場所外語辨別規範化建設工作方案》已經出台。根據工作方案,我辦拟于2022年出台成都市公共場所外語辨別管理相關政策,明确公共場所外語辨別設定及監督管理原則、設定要求、外語辨別管理體制;于2022年至2026年分階段分領域制定并推廣《成都市公共場所雙語辨別英文譯寫規範》,明确翻譯原則。通過完善相關制度和規範,逐漸解決我市公共場所雙語辨別存在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0年12月,已有網友反映成都部分地鐵站名翻譯不規範、規則不統一的問題,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當時介紹,翻譯地鐵站名屬于地名路名專項工作内容之一,由我辦配合市民政局進行英文翻譯。自我市第一條地鐵線路1号線于2010年開通以來,我辦配合完成多批次地鐵站名英文翻譯工作。然而由于原經辦此項工作的翻譯專家年事已高,翻譯人員變動等原因,出現了地鐵站名翻譯不規範、規則不統一的問題。為了迎接成都大運會,我辦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開展“愛成都•迎大運”城市公共英文辨別糾錯活動。活動中,同樣有市民提出您發現的幾個問題。為系統性完成地鐵站名譯名優化,我辦拟對全市所有線路地鐵站名英文翻譯進行系統排查,于2021年3月前,将修改意見發送至市民政局,由其轉交軌道交通集團,逐漸完成整改。

更早前的2017年9月,《成都晚報》已刊發報道稱,成都部分道路站名英文翻譯有點亂。

報道提到,民趙先生最近坐車時發現,成都東站的英文翻譯為“Chengdudong Railway Station”,而他記得之前的英文翻譯是“Chengdu East Railway Station”。2017年9月23日,乘坐地鐵時他留意了下,地鐵上播報的成都東站翻譯則是“East Chengdu Railway Station”。“外國人看到這樣的翻譯,容易摸不着頭腦吧?”趙先生說,火車站作為城市的重要形象視窗,翻譯應該統一比較友善。

不隻是火車站,成都不少地名或路名的英文名都采用了拼音和英文結合的方式,記者走訪發現了各種翻譯不統一的情況。比如,交通站點和路牌名的翻譯不統一。長順中街的公交站點名字采用拼音“Changshun Zhongjie Station”,而記者在距公交站兩三米距離的路牌上,看到的英文翻譯為“CHANGSHUN MIDDLE STREET”。東大街的路牌上寫的是“DONGDAJIE STREET”,而在春熙路地鐵出口處通往東大街的出口訓示牌則翻譯為“Dongda Street”。

當時,成都翻譯協會副秘書長吳丹青表示,成都有些地方的英文翻譯确實不太規範,“比如像下同仁路這樣帶有方位詞的街道名,方向應該翻譯出來,‘下’應該用‘Lower’而不是‘Xia’,‘Xia’可能會讓外國人找不到方向感。”而像人民公園,吳丹青則認為,至少要将公園意譯出來,如果全部用拼音,也不太規範。

吳丹青認為,旅遊景點附近的站名有必要進行統一,“比如明蜀王陵,作為曆史景點,不隻是一個名字,是有曆史内涵的,直接用拼音的話不太規範。但是地鐵站命名時,可能是考慮到明蜀王陵的英文當站名對外國人有點複雜,翻譯用的就是拼音,Mingshuwangling。”他建議,在确定相關站名時,除了專門組織專家進行讨論,還可以征詢長期居住在成都的一些外國人的建議,“他們可能有一些适合的簡稱可以借鑒。”

責任編輯:王俊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