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親情薄,心涼好自救

作者:三芊書話

我正在手機上寫文字時,手機頂端資訊提示,“我昨天晚上夢見你了,夢裡你幫我撺樹葉,好大美麗的樹葉啊。”是我嫂子(他先生跟我先生年輕時同僚,後來我們兩家有了20多年的勝似親兄弟關系往來)、閨蜜、勝似親姐的好姐妹發來的。

我跟她是最像的同類人,我們倆在歲月的沉澱裡,越發地相知親密、三觀同頻。她成了我人生裡遇到的唯一最知心的朋友、姐妹、親密關系高于友情閨蜜,更勝似親人。

我趕忙關閉沒寫完的問答,打開微信對話,給她發過去語音。

“嫂子,你想我了啊?哈哈……”

“是啊,昨晚夢見你了,咱們倆在一個綠色的美麗森林裡,你拿着一根類似柳條的軟枝,幫我撺樹葉,那樹葉好大、好寬,很漂亮。”嫂子興高采烈地說。

“哈哈,好夢,心情輕快,夢境就美好。”我很幸福地回應。

“這麼好的天氣,太陽正旺,你下來吧,咱們出去走走,曬曬陽光,你就不缺鈣了。”

“你吃午飯了嗎?我還沒吃午飯呢,嫂子。”

“我不餓,早飯9點多才吃,現在我還不餓,等散步回來吃。”

“好,你等我,我換衣服就過去找你。”(我們兩家住前後排,距離二三十米)

此時快12點了,我兒子從樓上下來,跟他爸喊我,準備下樓吃午飯,一聽我想不吃飯,就出去走步,倆人都急了,不準,讓我一定吃了飯再出去。

我抱着外套,急忙忙吃了點飯,來到嫂子家,已經讓她等了十幾分鐘。

嫂子說沒事,她在院子裡跟小狗狗玩呢。小白狗才一個多月大,萌萌的,很可愛。

我們倆在小區門前的馬路邊上,為了多曬曬冬日的暖陽,來來回回的在這裡走了無數遍,一起回顧着生活的各種酸甜苦辣。

親情薄,心涼好自救

嫂子心地純善,家中姊妹三人,作為老大的她,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就擔負起了原生家庭重擔,代替父母,養育剛上國中的弟弟,供給還沒畢業的妹妹上學。

嫂子的前半生也都奉獻給這三個家庭了(自己小家、婆婆家和娘家),她善良、勤勞、熱心、真誠、任勞任怨,一腔熱情全部給了生命裡的周圍人了。到頭來換得婆婆的欺負、母親的抱怨、弟弟的冷血無情。

這兩年趕上她更年期,身體狀态下滑,需要心靈慰藉相助的時刻,除了她妹妹還知感恩、懂事理,能給予點安慰之外,其他的家人都露出了貪婪、自私、無情的獠牙,狠狠地傷了嫂子一把。

嫂子心被傷至抑郁,身體上的體力不支,實在無心力支撐他們的貪欲和解決多種意外是非。醒悟過來的嫂子,開始了自省自修,學會放下。

嫂子說,現在放下他們,自己才真正的享受了安甯,才發現為自己活着,有多麼的幸福和惬意。

“現在想想,以前都是我們自己錯了,總是掏心掏肺地想讓家人們都過上好日子,把自己累了個半死,還沒人知足。這是自己找的,錯不在他們,應該反思自己。”善良的嫂子,還是在反思己過,聽得我心疼。

“嗯哪,我也是這樣想過。你對别人太好,他們都習慣了,你隻要做的有一點沒合他們的心意,你就是壞蛋、沒良心了。我們的善良沒有邊界、同情沒有理智。這是我最近看書上學得的新詞“理智的同情”。我深有感觸道。

“正如乞丐和富翁的故事,一個富翁每天經過乞丐身邊給他十文錢,天長日久,乞丐習慣了富翁的施舍,當成理所應當。直到一天,富翁身上忘記帶錢,隻給了乞丐一個文錢,乞丐大聲喊着,你還欠我9文錢。”這種貪婪無度的家人們,就是這個乞丐的心理。

我們以後隻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小家和善待兒子兒媳上,其他人都不值得你如此用情地付出,有時候這些人還不如真誠的朋友。

我們倆沐浴在陽光下,理清思路,總結、反思着自己的前半生,暢想規劃着自己和小家庭的未來。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話不但用在朋友、同僚、人際交往等,用在家人之間亦是同理。

先人的智慧之言,我們知是知,等真的在家人們親情間深切體會到時,心已被傷的,疤痕累累,萬念俱灰。

一個人再善良、癡心一片,也怕錯付。對愛情如此,親情更傷不起。純善的心被家人當做傻子,真誠的付出被看成理所應當,軟暖的愛心被忽視,再濃厚的情也會被消磨殆。

西風惡、親情薄,風掃落葉,無歸處。人道是,心涼好自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