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國尴尬的姓氏之一,即便是自己也羞于啟齒,許多女子偷偷改姓!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證明這個姓氏是多麼的重要。這個姓氏也是曆史悠久,和文化曆史同樣源遠流長。我國最早的姓氏起源于起源于太古母系氏族社會,這種社會是部落制的,是以伏羲氏就提出"正姓氏,别婚姻"的辦法,是以這個部落的姓氏都來自部落的首領。由于後面人口增長,部落居民遷徙異地和身份技能的變化等,就分裂出來了各式各樣的姓。黃帝住在姬水的旁邊,是以姓姬,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炎黃子孫都是由這個兩個姓氏下繁衍生息,慢慢的形成了現在無數的姓氏。

我國尴尬的姓氏之一,即便是自己也羞于啟齒,許多女子偷偷改姓!

“雞”姓:

遠古時期,基本上一個部落就是一個姓,後來人們遷徙,在同姓内部就有了不同的氏,這是為了區分同族的不同分支,當然由此可見,有姓有氏的都是世家大族,秦漢之後,姓氏合一,它就慢慢演變成比較普通的一個血緣符号。人們對曆史上出現的姓進行統計,編寫出了百家姓,當然百家姓裡面出現的都是當時的大姓,很多之後出現的小姓沒能紀錄在冊。現在我們講一個中國最尴尬的一個姓氏,讀出來有些侮辱人,它就是“雞”姓,在出現之初,它是沒有歧義的,甚至可能有吉祥尊貴之一,但是發展到後世,這個姓給人不好的聯想,是以一提到它,就尴尬異常。

我國尴尬的姓氏之一,即便是自己也羞于啟齒,許多女子偷偷改姓!

“苟”姓:

苟姓作姓氏讀輕聲,圓通韻。春秋戰國這個姓氏已經存在,這個姓氏出自黃帝、舜帝的後人姓氏。2006年的時候統計,全國苟姓人口現約有43萬,為中國第225常見姓。約72%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湖北四省。其中四川省最多,約占全國苟姓人口的29%。因為“苟”姓讀音難聽,全國各地許多“苟”姓後人,向公安機關提出改姓申請。無獨有偶,這樣的改姓行為,早在唐朝就已經有了。據查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方墓志,就記錄了這一過程。河南焦作的苟先生喜得千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被人從小苟叫到老苟,實在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重蹈他的覆轍,是以像個自己的寶貝女兒改姓。但這本書老祖宗傳下來的标志和符号,且能說改就改。

我國尴尬的姓氏之一,即便是自己也羞于啟齒,許多女子偷偷改姓!

“睾”姓:

睾姓起源于臯陶,此人是上古傳說中的人物,出生于陝西省臨汾市洪桐縣臯陶村,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甚至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中國的司法鼻祖,是與堯、舜、禹齊名“上古四聖”之一。《列女傳》中有“睾子五歲而贊禹言”,《姓觿》中則稱睾子既是臯陶,概因古臯睾相通,故臯陶之後有姓睾者。如此睾姓雖然并不常見,但是在廣西容縣和陝西西安等地依舊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我國尴尬的姓氏之一,即便是自己也羞于啟齒,許多女子偷偷改姓!

“豬”姓:

或許大家會感到很吃驚,這難道是在罵人,但是,真的有人就是用這個姓,雖然百家姓中沒有納入這個姓,但是現實生活卻偏偏真的有人姓此。最早在三國時期,便是有豬姓之人,雖然不清楚來源,但是直到現在,在貴州依舊有一些老人姓豬。當然這些人的後代都是将自己改姓,雖然姓名是很重要的,但是說自己姓豬還真的是件尴尬的事情,是以,他們将姓改成了朱,也算是用了諧音保持自己的傳統。

其實不管你姓豬也好,姓黑也好,哪怕是最讓人愛的錢姓也罷,人們都不會因為你的姓氏去嘲笑你或者去巴結你,因為我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中國人。有趣的姓氏還有很多,但是不管什麼姓氏都有着自己傳承和意義,都是中國傳統姓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沒有好與壞之分。也正是有了這些各種各樣的姓氏,才産生華夏多彩多姿的姓氏文化,讓我們能了解過去探索未來。你說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