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作者:上觀新聞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充分發揮滬滇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去年10月,楊浦有12名優秀骨幹教師出征雲南,以“小組團”探索教育協作新模式,支援服務雲南教育教學水準提升。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去年10月9日,來自鳳城新村國小的教師姜蓓蕾和鞍山初級中學的教師馮拓營到達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中學,經過三天的适應調整,他們很快投入到相關的支教工作中。

三個多月的支教時間裡,

兩位教師圍繞

“在‘雙減’背景下,

如何助力當地學校減負提質?”

“如何規範美術學科課堂教學,

助力美育教育發展?”等,

立足三尺講台,

在區域内分享經驗、理念和方法政策,

助力當地學校教育教學發展。

雲上教育資源共享

結對提升教學水準

在“雙減”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減負提質,增效降慮?

進入玉龍中學後,姜蓓蕾“蹲點”在玉龍中學的國小部低年段,負責國小部低年段的數學課聽課、評課和數學教研,并通過雲上教育資源共享,與鳳城新村國小線上開展了主題為“優化作業設計 關注國文要素”、“把脈課堂落實‘雙減’ 智教慧學提質增效”的專場教學研讨活動。通過研讨課、微論壇、專家指導等向玉龍中學傳遞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和“雙減”政策的推進。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為了幫助當地教師提高教學水準,姜蓓蕾與玉龍中學的兩位數學教師師徒結對,指導具體的數學教育教學工作。由于上海教材與雲南當地教材存在差異,針對兩位徒弟的數學課,姜蓓蕾又與低年段數學組教師們展開了充分的研讨,就數學書、練習冊、數學教參以及家庭作業、階段練習卷等的設計等等,進行了比較、分析、評價、整合,形成指導意見。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去年11月底到12月初,姜蓓蕾還帶領着學校數學團隊參加了玉龍縣第13屆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經過反複備課、磨課、試教、調整、再試、比賽、說課……最終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大賽評審團隊還向自己發出了下次縣級數學教學比賽的邀請,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帶動玉龍縣國小數學教學的發展。”姜蓓蕾說。

在支教過程中,姜蓓蕾也注意到當地的家庭教育較為薄弱,為此,姜蓓蕾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玉龍中學的家長會中向廣大家長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為邊遠地區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分享了先進理念。“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幫助提升當地家長的家庭教育認知和家庭教育能力,也能進一步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姜蓓蕾說。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創設美術特色課程

豐富學生學習生活

作為美術學科的支教教師,馮拓營積極投身玉龍中學七至九年級的美術學科教學工作中,緊跟本校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與教師們共同研究在“雙減”背景下如何規範美術學科課堂教學,并利用單元教學模式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同時,在美術學科教研方面,馮拓營又與本校美術教師以在教學中落實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為主題,共同探讨并創設玉龍中學美術特色課程與項目化學習,緻力于讓學生提高對當地納西文化的了解,進而更加熱愛屬于自己的民族文化。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為加快推進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讓校園處處充滿蓬勃向上的力量,馮拓營也積極出謀劃策,利用學校現有環境資源,構思學校文化長廊建設,學校職工之家環境美化建議等。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馮拓營還為學校組織的美術類比賽籌備出謀劃策,讓學生們擁有屬于自己的美術展示平台。

走進雲南這所學校,楊浦教師立足三尺講台

“教育是根除貧困、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措施。接下來,還将遵循‘當地所需、楊浦所能’的原則,結合當地的實際辦學條件、校情、學情等狀況,給出理論支援加實際操作的指導性意見。”馮拓營表示,對于下學期的工作已經開展了初步計劃,将以不斷創新的方式,積極探索出一條适合玉龍縣教育發展更好的工作模式。也相信通過一年的不懈努力,以及未來楊浦教育援滇工作的持續“接力”,一定會為玉龍縣留下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

文字:高靓

編輯:奚宇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