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公元1211年2月,來自北方草原的成吉思汗率領十萬蒙古大軍,對金朝發動了進攻,拉開了長達20餘年蒙古滅掉金朝之戰的帷幕,催生出了一個在日後征服歐亞大陸,并改變了東西方曆史命運的戰争巨人。

中國著名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先生根據蒙古的崛起,并以滅掉金、宋為曆史背景,創作出了我們衆所周知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而成吉思汗發起的這場對金朝的戰争,就是蒙古逐漸崛起的關鍵性一戰。

但是,這場具有重大曆史價值的戰事,在史料中記載的卻是極為粗疏,讓大家感到疑惑的是,蒙古作為一個新興的、羽翼未滿的遊牧集團,為什麼敢于去挑戰在當時強大的金朝帝國。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成吉思汗

蒙古和金朝的大戰,波及的範圍非常之大,從如今的内蒙古赤峰市,直到河北省張家口市一帶地區,而這片區域正是蒙古高原到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也是當時的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彙地區。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落,被尊稱為成吉思汗,一躍成為了蒙古各部落的最高統治者,他把曾經分散于各部落的軍事、公權力凝聚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整體。

對于成吉思汗剛剛崛起起來的蒙古草原政權來說,他們對财富與疆土充滿了渴求。

一方面,成吉思汗手下有那麼多的部落首領和擁戴他的人,這就需要一些經濟上的利益給予他們激勵。另一方面,蒙古草原政權需要加以鞏固,向外擴張領土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了。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蒙古、金朝疆域圖

成吉思汗想要向外擴張疆域和索取财物,處在南方的金朝也就成為了他的頭号目标,由于金朝不僅僅擁有着巨大的财富和資源,蒙古和金朝之間還存在着曾經的血海深仇。

蒙古的各個部落長期受到了金朝的這個欺淩和壓迫,甚至經常遭遇金朝慘不忍睹的殺害蒙古一部分人,來降低人口,以此來避免蒙古對金朝造成的威脅。

公元1211年2月,剛剛完成各部落統一才5年的時間,尚未發展壯大的蒙古汗國,就開動了對金朝的戰争機器,這些蒙古遊牧民族部落也跟随着成吉思汗開始了征戰之路。

成吉思汗集結了蒙古草原上的十萬大軍,向金朝的邊界發起了進攻。然而,他們所要面對的敵人,卻是一個空前強大的金朝帝國。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蒙古軍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人向來以能征善戰而著稱,公元1125年,金朝滅亡了遼國,随後又擊敗了北宋王朝,俘虜了宋徽宗趙佶和宋欽宗趙桓父子,以及大量的後宮嫔妃、趙氏皇族、朝廷大臣等人,将他們押解到金朝,也就是

“靖康之恥”

。從此以後,金朝一躍成為了東亞地區最強大的帝國。

蒙古和金朝的戰争打響之前,雄踞中原的金朝已經立國了96個年頭,正是國力的巅峰時期,人口達到了近5000萬,比人口隻有100多萬的蒙古多出了40餘倍。而且,此時的金朝軍隊在百萬以上,蒙古軍隊隻有10萬,從軍隊數量上來看,金軍呈現出很明顯的絕對碾壓之勢。

面對實力懸殊如此之大的金朝,成吉思汗為什麼還敢于貿然向金朝發起戰争,他的底氣又是從哪裡來的。在史料《西夏書事》一書中記載:

“敵人相攻,吾國之福,何患焉。”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完顔永濟畫像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公元1209年,蒙古軍隊攻打金朝的附屬國西夏的時候,西夏緊急向金朝請求支援。

面對西夏的求援,金朝的皇帝衛紹王完顔永濟卻說:

“敵人自相殘殺,正是我大金的福氣。”

在無比絕望的情況下,西夏隻能轉而依附了蒙古。成吉思汗從中看出了完顔永濟是一個昏庸,且沒有戰略眼光的皇帝,于是就對于金朝更加不屑。他甚至向着南方的金朝吐口水,說道:

“我以為金朝皇帝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完顔永濟這麼一個平庸窩囊的人,竟然也能去做皇帝。”

除了金朝的上司者完顔永濟能力低下之外,金朝此時的國際戰略态勢,也讓成吉思汗看到了金朝強大身軀中的軟肋。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宋高宗趙構

金朝把遼國、北宋滅亡以後,宋高宗趙建構立起來的南宋王朝幾乎成為了唯一的戰争對手,在近百年的時間裡,金朝和南宋雙方的攻防大戰不斷發生。

面對南宋軍民收複故土的意志和作戰實力,金軍釆取了“南攻北守”的軍事政策,将金朝的主力部隊大部分都投放在了南方的南宋與金朝的邊界,而在金朝和蒙古交界的北方地區,隻是派駐了少數的二線軍隊。

金軍在金朝和蒙古交界兵力上不足的軟肋,正好處在成吉思汗的拳頭夠得着的地方。

盡管金軍采取“南攻北守”的軍事政策,但是也沒有完全忽略來自北方蒙古的軍事壓力。随着成吉思汗對蒙古部落的統一,金軍針對蒙古騎兵的作戰特點,大規模修建了金界壕(金長城),試圖用金界壕來阻擋蒙古大軍的襲擾。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金長城遺址

根據史料中記載,金長城建造的最特殊之處,是首先在城牆外側挖掘一道深3米、寬3至4米的壕溝,作為騎兵的陷阱。然後沿着壕溝築造夯土城牆,形成了上下高達6米的落差,這對蒙古騎兵來說,絕對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雙重障礙。

金長城是由拒馬壕溝、防兵城牆和城後互為支援的大小軍堡三種軍事防禦工事,共同組成的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幾乎将金朝和蒙古邊界全部封鎖,這一耗費了巨大人力建造起來的國防工程,讓金軍堅信

“蒙古騎兵難以逾越這道人工天塹”

,也由此放松了對蒙古大軍的警惕。

成吉思汗在完成了蒙古了十萬大軍的集結後,開始向金軍防線運動,得到情報的金軍北方統帥獨吉思忠開始苦苦推測,蒙古軍隊的進攻方向。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作為成吉思汗的對手,獨吉思忠在對南宋的作戰中,有着傑出的表現,被金軍視為

“軍中棟梁”

此時,獨吉思忠手中的金軍部隊還分散在桓州、昌州、撫州和20多個軍屯裡面,是以他必須盡快判斷出蒙古軍隊的進攻點,才能夠集中兵力與敵交戰。

獨吉思忠把目光投向了金朝東北方邊境外的達裡湖一帶。

達裡湖是内蒙古地區四大名湖之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這裡水草豐美,是天然的優質牧場,與此同時,這裡還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影視劇中的金軍

在曆史上,達裡湖是北方草原的一個十字路囗,是中國古代從騎兵時代到火器時代,長達一千多年的兵家必争之地。

達裡湖區域不僅處于草原通道的樞紐位置,在當時更是處于蒙古和金朝兩大勢力的臨界點上,金軍的防線近在咫尺,是成吉思汗的蒙古草原部落發起南進攻勢的絕佳位置,自然也成為了蒙古軍隊戰前集結的理想之地。

達裡湖是成吉思汗從北邊南下的第一站,因為往北的草原是幹旱缺水的,在這個地方則是四條河流彙入處,周邊的貢格爾草原也可以給騎兵的馬匹提供一個吃草的環境。

除此之外,獨吉思忠還判斷出,蒙古大軍的這次進攻是帶有劫掠性質的。一旦蒙古大軍從達裡湖突破後,他們的目标極有可能就是有着豐富物資的桓州、昌州和撫州三個州。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由于昌州和桓州距離達裡湖隻有200到400千米,而撫州則距離有400多千米,是以獨吉思忠決定,把金軍兵力主要集中在桓州城和昌州城。

果然,不出獨吉思忠的所料,成吉思汗的十萬大軍很快就來到了達裡湖,金軍也嚴陣以待,随時準備給來自北方的蒙古大軍一個沉痛的教訓。

但是,讓獨吉思忠沒有想到的是,聲勢浩大的蒙古軍隊達到達裡湖後,并沒有采取任何軍事行動,而是偃旗息鼓,按兵不動。

成吉思汗的十萬大軍已經集結在達裡湖北岸的貢格爾草原,他為什麼不直接向這個金朝北方的三個州發起進攻,這讓獨吉思忠陷入了疑惑之中:

“成吉思汗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金界壕遺址

蒙古軍隊駐兵達裡湖卻不急于開戰的原因,其實就隐藏在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細節當中。

二月份的母馬幾乎都是處在繁殖期,無法作戰,而且小馬駒在半年之内也無法跟随部隊行軍。而且從以往的戰況上來看,以騎兵為主體的蒙古軍隊,在這個季節很少發起過進攻作戰。

除此之外,蒙古軍隊在達裡湖按兵不動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處于哺乳期的馬匹,将會出産大量的馬奶,擠出來的馬奶是酸馬奶的重要原料,這些馬奶也是當時的那支蒙古軍隊重要的軍糧。

由此可以判斷,讓蒙古軍戰馬在水草豐沛的達裡湖越過繁殖期,并且儲備大量以馬奶為原料的食物,養精蓄銳,等待作戰時機,顯然是蒙古軍隊在達裡湖按兵不動的重要原因。

成吉思汗率軍攻打金朝,十萬蒙古軍集結達裡湖,卻為何按兵不動?

蒙金大戰

随着冰雪消融,戰事再一次出乎了金軍統帥獨吉思忠的意料,厲兵秣馬的蒙古大軍并沒有向達裡湖的金長城發起進攻,而是在一夜之間突然撤兵,消失的無影無蹤。

盡管獨吉思忠反複派出偵察兵查取情報,但是半年的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關于蒙古大軍的絲毫消息。

就在獨吉思忠以為萬事大吉的時候,成吉思汗率領的十萬蒙古大軍突然從南方的腹地沖出來,直撲金朝境内的撫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