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是我們熟知的曆史名人,不論是因為出土的絕世神兵越王勾踐劍在地下埋藏千年依舊鋒利無比的神迹,還是他自己卧薪嘗膽的典故,勾踐成為我們曆史上的正面形象,受到我們的推崇和尊敬,這是我們對勾踐最主要的印象,其實這位正面曆史人物也有很多黑曆史,後世常常說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也是關于勾踐的名言,在勾踐成功複仇之後,範蠡經過多年的相處認識到這位腹黑的君主并不是可以共享福的君主,于是提前隐退,在走之前用這句話告誡自己的好友,讓他及早脫身,免得成為一将功成萬骨枯的枯骨,結果果然如同範蠡的預測,勾踐在複仇之後開始處理幫助自己的人才,開了後世皇帝們屠殺功勳的先河。

???
屠殺功勳是一種被看不起的過河拆橋的行為,做這件事的著名皇帝由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領銜,他們兩人都是白手起家的帝王,都是經過兇險的征戰才達到人生頂峰,成為開國皇帝,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出身低微,和麾下将領們原本的身份地位相差不多,結果成功之後自己成為皇帝,其他人低自己一等,擔心他們心中不平衡會威脅到自己的統治,于是開始屠殺功勳,造成很多流血事件,這些如同暴君一般的行為被诟病,但不論是劉邦還是朱元璋,他們在後世的評價中都沒有被認為是暴君,為何被認為是暴君的秦始皇沒有像他們一般屠殺功臣?
秦始皇成就非凡同樣經曆磨難,身為趙國質子的秦始皇度過悲慘的童年,被監視被控制,即便回到秦國繼承皇位之後,還遭遇到呂不韋的專權,繆毒的權力争奪,掃平他們控制秦國之後,秦始皇才開始争霸的大業,在争霸過程中他麾下也是人才湧現,大将蒙恬蒙毅等,李斯,趙高等有才無德的人在秦始皇控制下乖乖的發光發熱,見證到秦始皇的功績,在統一六國之後,李斯,趙高等人更應該成為被屠殺的功臣,為何秦始皇絲毫沒有在意麾下人的野心,放過了這些有才無德的功勳?
可能秦始皇和其他平民帝王最大的差别就是自己的驕傲,原本身份就高人一等的秦始皇絲毫不在意麾下人才對皇位的觊觎,他對于自己的能力和控制力有自信,想象自己可以控制麾下人才,是以建立功業之後沒有屠殺功勳,不像其他帝王一般憂心忡忡,這是始皇帝的霸氣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