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
江湖
兵器譜

請不要笑我,一個不會做紫砂壺的人,竟會執着于收藏制壺的工具。我覺得我比那些“軍事迷”幸福多了,他們無論有多麼喜歡研究航空母艦都無法實作收藏的願望。
明針、牆車、矩車、絲尺、獨個、搭子、篾子、線梗、勒子、頂柱、的撚子、滋泥筷……這些工具的名字是這樣搞怪,用吳侬軟語念起來頗為好聽,聽來聽去,你個外行人一頭霧水,完全不曉得是什麼作用。
鳑鲏刀、各種尖刀、挖嘴刀、裁刀、骨頭針,好有冷兵器的味道,拿在手裡,與溫潤的紫泥相觸,是那麼滴性感!
實在想象不出,還有哪種藝術品的制作,會像宜興紫砂壺的那樣,需要極其複雜講究的工具。做一把壺,有時需動用上百種工具,不同的款式造型,工具各有變化。分類之精細,令人歎為觀止。比如,花貨中的松段壺,有專門的推松皮、切松針的工具。一些制作品種比較多的藝人,用過的工具要有好幾箱。要是一個品種的壺隻做一次,那麼專用工具也隻用一次。
想想吧,這是怎樣一個了不起的壺藝“兵器庫”啊!
許多制壺藝人有親手制作工具的習慣,大師更是如此,在工具的造型工藝上極盡講究,同樣的拍子、搭子、轉盤、鳑鲏刀,便有顧派、徐派或某派的式樣。可是,你有聽說書法家自己做毛筆,或是将軍自己造沖鋒槍的麼!一件小事,足以證明制壺工具無與倫比的魅力。
2002年,在羅馬尼亞舉行的國際陶藝創作營裡,宜興紫砂制作工具可是大出風頭。當時,外國陶藝家敲泥片用棍子滾壓,用方棍敲打,費了老勁了,打出的薄片七高八低。劃圓片呢,是用釘子上面結了根線劃出圓的印迹,再用刀裁出來,那能裁得圓麼?!來自宜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先生,拿出搭子和矩車,小試一把,秒殺全場!
我真心想寫一本傳說中的制壺“兵器譜”!不過,有個特“二”的小問題,困惑我多年了:如果一定要給手工制壺的兵器譜排名,誰能坐定前三位啊?我有“排名癖”啊!
TIPS:
既簡練科學、又适用應手的手工壺制作工具,是幾百年來制壺藝人在造制過程中,根據需要反複修改加以完善的。
徐秀棠大師認為:“這也是紫砂傳統技藝裡最有傳承價值的三大傳統技藝之一。”

來源:首版《陶醉宜興》
制作:徐鵬
宜興市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