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會上的“濰坊造”

據濰坊釋出:

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

還有20多天的時間,

據了解,

本屆冬奧會上由我國自主研發的雪蠟車上搭載的氫燃料電池和熱效率達到50%的混合動力發動機就是由濰柴研發的。

>

1月13日,記者對研發這顆“綠色心髒”的濰柴科研人員進行了采訪,揭開這顆“濰坊心”背後的故事

這台國産雪蠟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填補了國内空白。雪蠟車廂體全部展開後的有效使用面積約92.5平方米,設有六個雪闆打蠟台的工作區,以及雪闆雪蠟存放區、休息區、運動員熱身區、洗手間、淋浴房等,并搭載了光伏發電儲能、人臉識别、智能環境監控等技術。(來源:新華社)

2021年10月27日,中國第一輛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智能雪蠟車在國家體育總局完成傳遞,創造了 “中國首創、世界一流、完全國産”的新高度,填補了國内雪蠟車空白。

此次傳遞的智能雪蠟車,包括黃河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兩款牽引車,比對挂車。其氫能款的最大亮點之一在于采用了氫燃料電池發動機作為動力源,由濰柴動力配套,額定功率高達162kW,全程零排放,此外該車型還配備360kW大功率電機,動力非常強勁,并能確定低溫下冷啟動。

近年來,濰柴集團相繼突破了氫燃料電池、固态氧化物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掌握了“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目前,已建成了兩萬套級産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産線,形成了覆寫氫燃料電池“基礎材料-單電池-電堆-關鍵部件-發動機-動力系統-整車”的完整産業鍊檢驗檢測能力。2021年,濰柴牽頭承建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獲批,并依托該創新中心,承接了科技部“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

為了填補我國在雪蠟車裝備的空白,提升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隊的服務保障水準,2020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山東開展雪蠟車研制工作。濰柴承擔為首台雪蠟車提供動力的重任。

雪蠟車内部功能區

濰柴雪蠟車氫燃料電池系統開發項目經理劉旭海介紹,為滿足雪蠟車特殊的使用和裝配要求,項目團隊從零部件、系統比對、整車應用等方面,迅速展開系統內建工作,并決定首次采用162kW燃料電池整套系統台架測試方案。

由于雪蠟車需要預留充分的功能區域,留給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整車布置空間極為有限,整車廠要求,燃料電池相關所有部件都做好內建在一起,都放在一個位置。

燃料電池系統包括燃料電池發動機、散熱器、升壓DC/DC等部件,這些家夥個頭都不小,要想“塞”在一起,可要下點狠功夫。項目團隊接下任務後,召集大家頭腦風暴,大膽創新和嘗試,最後決定采用TOP-DOWN設計理念。

這是一種“自頂而下,分步求精”的解決思路。就好像是蓋房子,不再一層一層地往上壘,而是先蓋好整體架構,逐漸填充元件,然後再根據每家每戶的不同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開發,最終攻克了空間不足這一難題。

為確定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在寒冷環境下的正常使用,在正式配套應用前,工程師們赴-34℃的呼倫貝爾進行試驗。

為確定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在寒冷環境下的正常使用,在正式配套應用前,工程師們都要對它們進行極其嚴苛的寒區試驗。

呼倫貝爾的寒冬低溫達到-34℃,為了驗證燃料電池發動機的低溫啟動能力,擷取最佳資料,確定燃料電池雪蠟車的可靠性,工程師每天淩晨3點半就從飯店出發前往試驗場地。年輕的工程師們在-34℃的雪地裡來回穿梭、忙碌,凍得面罩是冰霜,眼睫毛也是冰霜,但是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忘記了饑餓和寒冷。

為確定雪蠟車能夠順利通過國家體育總局驗收,保證燃料電池系統全程高效運作,濰柴集團還專門成立了整車可靠性測試團隊,根據冬奧會場地實際使用特點,開展多工況、多場景整車道路測試。路試采用全天24小時三班制,人歇車不歇。

此次濰柴動力的燃料電池系統配套中國重汽首款氫能雪蠟車,是氫燃料電池在特種車輛應用上的重大突破。未來,在全球雙碳減排的背景下,氫能将在重型商用車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trong>trong>

此次設計是以冬奧會和殘奧會的吉祥物為主題設計的,共包括14個燈組。其中一個長15米高7米,另外有13個燈組分别是根據冬奧會比賽的七個大項和殘奧會比賽的六個大項為設計理念所設計。

最初,在2021年10月份,冬奧會組委會方面通過網絡找過來的。據濰坊天順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華剛介紹,聽說是給冬奧會做燈組,大家非常激動,從設計團隊到制作人員都比較重視,作為一個很大的挑戰,也以實際行動為冬奧會加油助力。

僅設計環節就用了兩個多月,從初稿到成稿,做了十幾次大的變動。制作環節,從中國彩燈之鄉四川自貢請了25位師傅,其中4位是造型大師。

2022年元旦後,制作好的燈組,從濰坊寒亭由4輛17米長的大卡車運到北京,克服疫情和天冷等因素,順利組裝完成。

來源|壹點濰坊

編輯|小 濰

看着好,記得+在看哦

用心“濰 ”你,赢得“坊”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