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招遠狀元王俊民墓地的傳說

在曆史上,膠東半島(膠萊河以東)雖然出過不少進士,但狀元(以上均指文試)數量卻不多。從隋唐至明清,一千多年的時間内,真正的文狀元隻有兩位。

這兩位狀元都出現在北宋時期,一位是宋真宗時期(大中祥符八年)的蔡齊,一位是宋仁宗時期(嘉祐六年)的王俊民。

按照當時的區劃,蔡齊和王俊民均籍屬萊州(不完全等同于現在的萊州市),前者為萊州膠水縣(今平度)人,後者為萊州掖縣羅峰鎮(今招遠)人。

招遠狀元王俊民墓地的傳說
招遠狀元王俊民墓地的傳說

(▲招遠的狀元街和狀元牌坊)

有的資料還将北宋的呂蒙正也算在膠東籍狀元之内,理由是呂蒙正出自東萊呂氏,祖籍在當時萊州轄下的掖縣。但實際上,蔡齊的祖籍在洛陽,但依然被視為平度走出的狀元。相對于祖籍,“真正生活和求學的地方”才更應該作為劃分狀元歸屬的标準。

雖然都是狀元,但蔡齊和王俊民後來的人生走向卻大不相同。

根據平度史料的記載,“(蔡齊)登第後,曆任将作監丞、兖州和濰州通判、右司谏、禮部員外郎兼侍禦史、給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等職,成為朝廷重臣。”

他52歲時去世,在那個年代,也算是正常壽命。而在去世之後,朝廷賜谥“文忠”,歐陽修為其書行狀,範仲淹為其寫墓表,極具哀榮。

而王俊民去世時隻有27歲,距離金榜題名不過兩年時間,仕途沒有突出的宦績,死因也是“得狂疾”,總之未有善終,令人感慨。

雖然英年早逝,但王俊民畢竟也是一位人物,在歸葬之後,故鄉也為他選擇吉壤建起一座規模較大的墓。按照清代《招遠縣志》的記載,這座墓在縣西南三十裡聚靈嶺之東。對照現在的地圖,大體就是齊山鎮狀元頭村附近。

關于這段曆史,《招遠縣地名志》中亦有提及:狀元頭原名“莊王頭”(據說莊、王兩姓建村于聚靈嶺頭而得名)。北宋時期,狀元王俊民身亡後,靈柩返葬于聚靈嶺下,村莊名稱是以改為狀元頭。

招遠狀元王俊民墓地的傳說

由于曆史變遷,王俊民的墓址現已不存,但在清代時尚有墓磚。招遠縣志還記載了一則與之有關的奇異故事。

相傳,當時王俊民的墓已失修,磚石多有脫落。在附近種地放牧的人,倘若移動了這些磚石的位置的話,都會莫名其妙地犯起心病。而将磚石放回原位,則心病就會痊愈。

招遠狀元王俊民墓地的傳說

古人迷信,對這種現象大感驚奇,就認為可能是狀元顯靈(王俊民當年是因狂疾而死,所謂狂疾,可能接近于“失心瘋”。而動了磚石的人,也是心頭犯病)。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以至于修撰縣志之時,就被收錄在内。

“顯靈”之說不可詳考,但招遠人對狀元王俊民的尊崇則是顯而易見的。古代招遠縣城内有狀元坊、魁星閣等建築(現在都已複修),均是為紀念王俊民而立。

文章底部可以寫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