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城,是歲月的沉澱,城,是文明的集聚。浙江這片土地,散落着一個又一個古城古鎮古村落,宛若一顆顆閃耀的明珠,串起數千年的曆史文明。

在樂清市淡溪鎮,有着“山前宰相,山後狀元”的說法,這一說法說的是哪位狀元?這位狀元有着怎樣的性格,又寫過哪些經典著作?跟随他的足迹可以欣賞到淡溪怎樣的風光?“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句經典又出自誰之手?又是怎樣的風光給了這位詩人創作的靈感?

守望文化家園

傳承曆史文脈

本期文化浙江大講堂為您講述

《詩路明珠:跟着宋人遊淡溪》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戳音頻,學正确讀法)

這副妙趣橫生的對聯,很多人都以為是個段子。其實不然,這副對聯懸于溫州市江心嶼江心寺的山門兩旁,為南宋“狀元郎”王十朋所題。而那句口口相傳的“山前宰相,山後狀元”中的狀元指的正是王十朋。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樂清,“山川宏麗,大海塹其前,群山障其後”。“一山、一海、一灣”構築出獨特的自然風貌,孕育了厚重的曆史文化。但是,自晉孝武甯康二年建縣以來,樂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本土的精英文化都是沉寂的。直到王十朋的出現,樂清的文化走向繁榮。

北宋政和二年,王十朋出生于樂清淡溪鎮梅溪村,他自小發奮讀書以求報國,曾經九上臨安,七赴太學,但因當時奸臣當道,科場黑暗,屢次不第。直到紹興二十七年,他才以萬言《廷試策》參加殿試,被宋高宗禦批“經學淹通,議論醇正,可作第一人”,親擢為狀元。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王十朋對家鄉的貢獻,不僅僅在于“狀元”這一份榮譽,更在于讓教育在淡溪一路生花。

梅溪辟家塾,辱與英俊遊。

回首五年舊,子獨終始周。

(《送周仲翔》·王十朋)

在王十朋32歲那年,因科舉失利仍然居家讀書,但此時他聲譽已著,時有生徒學士前來請學求教,許多人要求他開設書館授徒。一年後,在友人的協助下,王十朋于家鄉左原孝感井南邊修建了房舍,開辟家塾,正式創辦了書館,與二弟夢齡共同講學,書館名曰“梅溪”。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王十朋将書館取名為“梅溪”,或許是因為梅花是他的最愛。相傳,900多年前,在淡溪鎮梅溪村,有一條溪流,兩岸皆種梅花。在王十朋看來,梅花傲霜鬥雪、淩寒而開,别有一番風骨。是以他自号梅溪,有時幹脆自稱“梅溪野人”,書館也得名為“梅溪書館”。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王十朋一生博究經史,工詩善文,是公認的宋代著名詩人和散文大家。他在世60春秋,為官15載,留下了2000多首詩歌和大量散文,絕大多數保留在《王十朋全集》中。在他的詩作中,随處可見家鄉的痕迹。

我向梅花溪上家,幾看清淺浸橫斜。

手栽木已如人老,雪鬓蕭疏對雪花。

(《梅溪》·王十朋)

詩中,王十朋不僅提到了那淡雅的梅花,還提到了自己親手種下的古樟樹。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在如今的梅溪村,還保留有兩棵樹齡大約在八百五十年的樟樹。兩棵樟樹像是梅溪村的守護神,護佑着梅溪村的安詳和自信。據村民傳述,這是王十朋高中狀元那年回鄉省親,為紀念這一榮耀,與夫人賈氏在家門口親手種下的。

“士君子欲修一家之政者,非求富益之也,植德而已爾,植善而已爾!” (《家政集自序》·王十朋)王十朋種下的也許不僅僅是樟樹,而是将家風理念埋在了梅溪村裡。王十朋的出現給家鄉樂清淡溪一個驚喜,也給了未來一種可能。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王十朋九次上京趕考,多次路經淡溪鎮黃塘村。“朝離黃塘憩烏石,暮宿青江過白溪;嶺上回頭觀赤水,山川五色望中迷。”(《過白溪》·王十朋)那日,王十朋早晨從黃塘出發,一直走到晚上,才走到白溪。雖山路崎岖,但沿途黃塘、烏石、青江、白溪、赤水賞心悅目,正所謂 “山川五色望中迷”。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同樣是這條古道,南宋紹熙元年初冬,被文學史稱作“永嘉四靈”的翁卷、徐玑、徐照、趙師秀四人結伴遊曆雁蕩山,當他們途徑黃塘壽昌寺時,分别寫下了《壽昌道中》的同題詩歌。

清遊從此始,過去必須看。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鴨寒。

平途迷望闊,峻嶺疾行難。

聽得居人說,今年冬又殘。

(《壽昌道中》·翁卷)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那時,四人從溫州市區出發,泛舟至楠溪江,再從古驿道行至淡溪鎮埭頭村,休息時日後,過壽昌寺行古驿道至雁蕩山。四人選擇在埭頭村休息了一段時間,因為這裡是翁卷的老家。

說到翁卷這個名字,可能還有些許的陌生,但提到他的詩歌,或許會恍然大悟,原來是他!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鄉村四月》·翁卷)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副對聯原來出自他!

可以說,是埭頭村的山水孕育了翁卷,翁卷也将絕美的詩歌回贈給了家鄉的這一方山水。翁卷仕途無望,報國無門,隻能将人生的價值寄存于詩歌之中,以及承載這些詩歌的山水紋理間。

跟着宋人遊淡溪,在梅溪村賞梅,感受狀元郎王十朋的傲骨,走進黃塘村的老宅,那牆上斑駁的光影和苔痕,訴說着古人淡泊甯靜的生活,沿着古道,漫步埭頭村,欣賞鄉村四月的恬靜自然。一路行來,沿途景象成為宋人詩歌創作的靈感源泉,澆灌出一生追求的理想之花。詩歌還在,詩人們所追求清隐的情懷還在,人們依然能夠在這方山水的緘默守候中,感受到源源不絕的清雅之音。

來源:浙江新聞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