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做官難,做一個好官更難,做一個好官兼清官無疑是難上加難。鑒于人類貪婪的本性,縱觀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清官寥寥,貪官則多如牛毛,更多的則是那些毫無作為的庸官。也難怪當年紀曉岚發出這樣的感慨“清官鳳毛麟角,貪官多如黃河之沙。”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今天,筆者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位十分特殊的清官。為何特殊呢?還請各位接着往下看。

時間來到1956年4月,這天,浙江省臨海市張家渡農業社的林某正扛着鋤頭前往王莊山開荒。到達地方後,林某便撒開膀子開始幹活,沒想,幾鋤頭下去,差點沒把鋤頭鑿壞。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原來,他挖到了一塊硬邦邦的石頭。起初這塊石頭被泥土覆寫,林某還不知道是啥,待潑點水洗淨之後,金晃晃的光芒瞬間閃花了他的眼睛。這硬邦邦的石頭竟是一塊金子。

于是,他又順勢挖了下去,沒想到挖到了越來越多的黃金。就在臨了回去,往麻袋裡裝金子時,林某的動作被本村村民看到了,很快,其挖到金子的消息傳遍當地,最後驚動了文物部門。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考古人員很快到達并封鎖了現場,進行搶救性挖掘。果不其然,王莊山這裡正是一個古墓,不過墓主人身份考古人員當時并沒辦法确定。同時,考古學家也号召村民們将挖到的文物送回來,當時民風淳樸,經文物局的人一說,大家都放棄了占為己有的想法,紛紛上交給了國家。加上後來考古人員挖出來的,一共是107件金器。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如此多的貴重陪葬品,一開始,考古人員還以為這是一所帝王陵墓。但随着挖掘工作的不斷進行,最後墓主人屍骨被挖出時,現場所有從業人員都納悶了。為何陪葬品這麼富麗堂皇,墓主人卻連個棺椁都沒有,還是拿草席包裹着下葬的呢?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通過查閱《臨海縣志》,考古學家才最終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也知悉了為何其墓中殉葬品和棺椁如此反差的秘密。原來,這個墓主人叫王士琦,明萬曆11年,他考取了進士,後來更是官至重慶太守,可謂仕途順利。同時,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清官。

為何其墓葬中又有這麼多的陪葬品呢?難道王士琦的清官隻是裝出來的嗎?非也,萬曆20年那會,日本對北韓發動了萬曆北韓戰争。作為北韓的宗主國,明朝也派兵出戰,當時王士琦作為明軍這邊的監軍參政出征,可謂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粉碎豐臣秀吉第二次入侵上立下大功。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如此功績卓然的王士琦,還是一位清官,他清廉到什麼程度呢?朝廷給他的俸祿,全部被他拿來接濟窮人了。甚至在其死後,連個棺材本都不剩,也是因為沒有棺材,最後隻能裹着草席下葬了。

這事兒後來傳到了萬曆皇帝朱翊鈞耳裡,這樣一個愛國将領和兩袖清風的好官,竟然死後要用草席裹屍,傳出去豈不讓天下人恥笑。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于是,朱翊鈞馬上令人修繕了王士琦的墳茔,還在裡面塞了很多的金銀财寶。這種馬後炮似的追加墓葬行為,曆史上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做“賜祭葬”。而王士琦也成了明朝時僅有的幾個享受“賜祭葬”殊榮的人。

回到當代,王士琦墓裡出土的那107件金器,據考古學家估值超10億。奈何王士琦是享受不到了,不得不說,萬曆皇帝這一手簡直是好心辦壞事。要是曆史學者不經調查,或許世人還以為王士琦是“表面清官”,背地裡卻比誰都貪。

清官死後用草席下葬,百年後古墓挖開,發現107件金器,價值10億

善待每一個清官,不隻在其死後,更是在他生前。這是2000年封建王朝中,很多封建君主不明白的道理。也是因為如此,每個王朝到最後,清官總是越來越少,貪官污吏卻橫行霸道。或許這是每個封建王朝的局限性,也是封建曆史上每一個清官的悲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