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則徐虎門銷煙,明明可以一把火燒光,為何還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我所畏者鴉片煙,殺人不計億萬千”,對于鴉片人們都是痛恨和懼怕的,在中國的近現代,不少人都受到了鴉片的傷害。也正是因為鴉片的存在,才緻使中國人受到了那麼多的侮辱。就在1839年6月份時出現了曆史上最為有名的一幕,就是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将237萬斤鴉片集中給銷毀了,林則徐虎門銷煙,也是世界曆史上關于禁煙運動的一個典範。而林則徐正是一位禁煙英雄,他為官剛正不阿,有着好的品質,他的品質和他的行為成為了人們口中稱贊的民族英雄。

林則徐虎門銷煙,明明可以一把火燒光,為何還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其實早在1839年6月3日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虎門海灘上銷毀了很多的鴉片。但是那時候鴉片的數量是極其龐大的,他所采用的是海水浸化法,是以說那次銷毀鴉片的活動是持續了23天才徹底結束。這時候有很多人就會問了,為什麼林則徐不像虎門銷煙那樣直接把鴉片全給燒了,反倒是要費力用其他的方法去銷毀鴉片的。

其實說起林則徐的這個行為和舉動與他為人也是有着很大的關系的,因為自從下達了銷毀鴉片的指令以後,他就曾經多次受到朝廷當中的人的威脅和利誘。那時候便有消息傳出來,就是他不會留着命到廣東,即使是受到了這樣的威脅,他仍然是不為所動的。在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大批販賣鴉片的商人是不願意将鴉片給銷毀的。但是林則徐就表明了立場,鴉片沒有銷毀,他肯定就不會回去,是有着很強硬的态度的,在他的态度之下,讓一些外國的販賣鴉片的商人和本國的販賣鴉片的商人沒了辦法隻能乖乖就範。

可是等到鴉片收上來以後,他是想把鴉片壓回到京城,然後當着國民的面燒毀,起到了震懾的作用,同時也揚了國威。但是他非常擔心在押運回去的路上被人給調換了,是以他才選擇在虎門的時候,将所有的鴉片給銷毀了。而銷毀鴉片,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火直接給燒掉。但是林則徐并不想這麼敷衍的就過去了,其中一個原因是這樣銷毀是不徹底的,因為傳統的煙土裡面所辦的是桐油然後燒掉。但是這樣做的話,會導緻壓片當中的有害物質,直接進入土地之中,如果再燒了以後有人再挖取那麼一部分的煙草又能夠被留下來。

林則徐虎門銷煙,明明可以一把火燒光,為何還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當時抽大煙的人特别多,而且上瘾,有些人斷了鴉片就如同斷了命一樣。是以他還是非常擔心有些人真的做出重新挖出來的這種行為。是以說他覺得焚燒的方法還是不太好的,如果再繼續被挖出來,那豈不是功虧一篑了,還有就是他也怕在焚燒以後影響到附近的居民。是以思前想後,他選擇了海水浸化法。

林則徐虎門銷煙,明明可以一把火燒光,為何還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在最初的時候,讓人在海邊挖了兩個大的池子,然後把石頭木頭全部鋪在池底還有4周,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鴉片滲出來。然後又挖了一個接水的槽子,裡面放上鹽泡上煙土,浸泡了半日以後,在裡面投入石灰煙土也就溶解了。當時為了能夠讓煙土溶解的更徹底,他派了士兵在不停的攪拌,據說當時的味道特别的難聞。而等到退潮的時候,池子裡面的水就進入了大海之中,将池底洗刷幹淨煙土水絲毫都沒有留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