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為了穩固統治、籠絡人心,會對大臣們封官進爵,一層層的分封誕生了很多官職名稱,像衆人熟知的知府、尚書、宰相等,這些官職有迹可尋,但有一個官職卻引起了巨大争議。它叫做一字并肩王,一字并肩王在封建社會中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在古代又是多大的官?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們先來看下一字并肩王的含義:能夠與皇帝并肩的王,是王爵官職中地位最高的,這種稱呼并非空穴來風,它和個人的曆史功績、出身境遇相關,比如齊王韓信,之是以是齊王,是因為韓信消滅了齊國,齊便是韓信的王爵稱号。

“一字”并肩王的稱呼非常奇怪,它和王爺爵位有極大的關系,比如吳王、楚王等,這是皇帝給後代或者兄弟等皇親國戚進行的分封,影視劇中曾出現過很多的一字并肩王,這是皇帝對他們戰功的肯定、也是皇帝對這個官職的稱呼!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看過電視劇的小夥伴都知道:薛仁貴曾被評為了一字并肩王,薛仁貴從毫不出名的小兵通過軍事才華平定了高句麗之後,被封為右威衛大将軍、檢校安東都護、平陽郡公,左骁衛大将軍、幽州都督,但實際上薛仁貴終其一生都未得封王。通過對正史的追溯,史學家發現一字并肩王的可疑,它真的存在嗎?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薛仁貴也隻是被封為了平陽郡公,沒有一字并肩王之說。一字并肩王大多數出現在野史或者影視劇中,影視劇為了烘托某個人勞苦功高、戰功赫赫,便會引用“一字并肩王”的官職。正史中幾乎沒有出現過這個官職,是以這個官職是民間傳說杜撰而來,并非真的存在,即使真的存在,它也沒有任何的實權,隻是相當于一個榮譽稱号,相當于現在的榮譽市民、十佳市民等。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皇帝對皇權的統治極為謹慎,怎麼可能會允許有威脅自己統治的官職存在?皇權曆來是統治者的敏感之事,設立那麼多和自己比肩的王爵不是自掘墳墓嗎?曆朝曆代都會有叛亂發生,而這些叛亂勢力大多是來自于和皇帝權利可以抗衡的臣子,如果皇帝特别寵愛哪個臣子,最多是封官進爵,想要封為一字并肩王幾乎是天方夜譚。很多影視劇都是改編而來,是以小夥伴在看電視的時候一定要有一顆甄别真假之心。

古代有個官職叫一字并肩王,到底是多大的官?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民間小說《隋唐演義》中,英勇的羅成被封為一字并肩王,這些片段隻是為了彰顯人物個性,羅成乃是武将,出身名門貴族,皇帝本就忌憚于他背後的勢力,怎麼可能還給他“并肩”的實權呢?

有人說:一字并肩王是有名無實的代稱,毫無實際意義,是古代帝王為了籠絡人心畫的“大餅”;也有人說:一字并肩王并非空穴來風,藝術來源于生活,雖然目前尚未查到它的來源,但不代表沒有,不應否定。你覺得一字并肩王真實存在嗎?一字并肩王的答案是不是有點意想不到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