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前言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1996年9月的一天,在山東省萊蕪口鎮北山陽村,突然駛來了一輛警車,本來特别甯靜的一個小村莊,很多村民被宏亮的警笛聲吸引了,大家都很好奇,跑到大街上看看發生了什麼?

等到警車緩緩地停在了一戶人家門口,從車上走下了幾位民警同志,他們看了看四周的村民,示意大家不要圍觀,然後他們就徑直走向了這戶人家。圍觀的村民都很疑惑,難道這家人犯了什麼事嗎?大家都站在大門口,探着腦袋往院子了看。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96歲老人

當民警同志走到院子裡,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院子裡乘涼,民警同志說:“你是滕西遠吧?”老人點點頭。

然後民警同志極其嚴肅地說:“我們接到群衆舉報,說你家中藏有槍支,我們是依法前來收繳的。你可知道私藏槍支是違法犯罪的,希望你如實上繳。”

一聽到私藏槍支,圍觀的村民都驚呆了,他們都知道這位老人是個勤勤懇懇的老好人,怎麼也不相信他會做出這種違法犯罪的事來呢?但是老人接下來的行為,着實驚呆了衆人。

老人聽完民警的話,他沒有說一句話,随後就走向了屋裡,民警也跟着進了屋内,隻看到這位老人,打開了一個衣櫃,從裡面拿出來一個木制的盒子,這個盒子已經泛黃,很顯然已經年代久遠了。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老人拿出東西

老人打開盒子,隻見裡面擺放着兩把被擦得锃亮的駁殼槍,還有一柄匕首,圍觀的村民都吓得不敢說話,民警同志馬上接過盒子,反複檢視了幾遍,證明這不是仿真的,确實是真槍,随即另一位民警就要帶走老人調查。

這時候,老人終于開口了:“警察同志,請稍等,我還有一樣東西給你們看。”

隻見老人把盒子内層拿開,裡面還放着一張泛黃的信紙,他小心翼翼地把信紙展開,手顫抖地交給了民警,民警接過信紙,看完了紙上的内容,剛剛還很嚴肅的表情瞬間煙消雲散了,随後民警小心翼翼地把槍支重新放了回去。

然後民警同志馬上對這位老人立正敬禮,并對老人表示歉意。

這一系列的行為,讓圍觀的村民一頭霧水,這張紙上到底寫了什麼,為什麼事情會發生這樣的反轉?民警同志本來是來收繳槍支的,為什麼現在反而還向老人道歉呢?這個老人他到底有什麼特殊身份?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2把駁殼槍,一柄匕首

民警同志把老人扶到椅子上,老人指着兩把手槍說:“這支是廖容标司令獎給我的,另一支是粟裕将軍獎勵給我的,這張信紙是部隊頒發給我的持槍證明。”

原來這張年代久遠的信紙,就是合法的持槍證明。圍觀的村民這才恍然大悟。

接下來,老人娓娓道來,講起了一把匕首和兩把駁殼槍的故事。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老人講述自己的經曆

聽完大家才發現,這張信紙背後的故事,遠遠沒有那麼簡單,這是拿命換來的榮譽。

一、匕首的故事

老人名字叫滕西遠,1925年10月出生于山東萊蕪縣北山陽村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家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三。家中的生活很是艱難,更不幸的是,滕西遠的父母在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雙雙病亡,這對尚未成年的兄弟五人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兄弟5個隻好相依為命,但是也是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為了生計,滕西遠的兩個哥哥便報名參了軍,留下滕西遠和兩個年幼的弟弟,托付給親戚照顧。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參加八路軍

老人說:“我十歲左右兩個哥哥都參加了革命,作為老三的我自然要擔起養家的責任,為了讓兩個弟弟填飽肚子,是以我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要飯。但是很不幸,我的五弟還是被餓死了。這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我無時無刻都在責怪自己。”

說到此處,老人停頓了一會,抹了抹眼淚。

自從五弟去世後,在滕西遠的心裡,早已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認為導緻老百姓吃不上東西,就是因為當時是戰亂的年代,他親眼看到了日軍的種種暴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很多吃的喝的都被日軍侵略奪走了。是以他覺得罪魁禍首就是日本侵略軍,從那時起,他内心就萌發了殺敵衛國的念頭。

在13歲那年,滕西遠決定要像兩個哥哥一樣,投身到革命事業,于是把自己的四弟傳遞給了親戚,然後他找到了萊東縣縣大隊的八路軍戰士,希望他們讓自己加入組織。但是縣大隊的上司看到,滕西遠隻有13歲的年紀,婉言拒絕了他。

但是,滕西遠對組織上司說:“求求你,讓我加入吧,要不是有日軍的侵略,我的父母和弟弟,也不會這麼早離世,我一定會把革命事業看作是自己的生命,我一定會做一個英勇殺敵的戰士的,求求你了。”

上級上司看到,小小年紀的滕西遠,又瘦又小的一個孩子,竟然能有這種革命領悟,看他意志堅定,最終還是把他給留了下來。

進入組織後,因滕西遠從小就沒吃過幾頓的飽飯,嚴重的營養不良,長得是又黑又瘦的,是以大家都叫他“滕黑子”。一開始大家都覺得他還隻是個孩子,沒什麼能耐。直到後來的一件事,讓滕西遠真正地出了名。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年輕時的騰西遠

起初,由于滕西遠年紀小,組織并沒有給他安排重要的任務,因為滕西遠之前有過乞讨的經曆,組織上便派他以外出乞讨為幌子,給組織收集情報。滕西遠膽子很大,他能收集到很多關鍵的準确情報,10多歲的他,就受到了上司的表揚,并獎勵給他一把防身用的匕首。

1940年,日軍對萊東縣進行“圍剿”。縣大隊奉命與敵作戰,滕西遠和兩名戰友執行情報任務,中途遭遇了日軍的埋伏。三人跑到附近村莊隐藏,好在他常年在這裡生活,對村裡的地形非常地熟悉,一時半會沒有被敵軍找到。

躲了很長時間以後,三人決定出去打探情報,卻偶然發現了一名日軍落單,他們三人互相使了一個眼色,就決定一起把這個敵人給拿下。

等敵人靠近的時候,滕西遠膽子大,第一個沖出去,将敵人撲倒在地,畢竟自己還是一個少年,無法将敵人束縛,眼看着敵人要翻身拿起武器,在危急時刻,另外兩名戰友見狀,從側面包抄,用力按住敵人的手腳。這時候,滕西遠沒有一點猶豫,掏出了自己随身攜帶的匕首,就向敵人刺去,敵人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便一命嗚呼。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滕西遠首刃敵人的匕首

因為這次執行任務,騰西遠回到隊伍後,一下子出名了,他的果斷勇敢,戰士們也都對他刮目相看,所有人都對這個年僅15歲的戰士豎起了大拇指。

他至今都保留着那把首刃日軍的匕首,而這也僅僅是他殺敵衛國的開始。

二、第一把駁殼槍的故事

1940年,也就是騰西遠那次殺敵幾個月後,日寇對魯中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了滅絕人寰的三光政策,日寇一次又一次地掃蕩,不停地朝着根據地而來。抗日戰争進入了最嚴峻的階段。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抗日戰争

在一次反掃蕩鬥争中,滕西遠所在的八路軍山東縱隊與日軍打了一場遭遇戰。在這次戰鬥中,日軍一開始便搶占了高地,而我軍則被壓制在一片低窪處,戰鬥剛開始,我軍就陷入了劣勢。

盡管在地理位置上、在武器裝備和人數上我們都沒有優勢,但戰士們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勢必要把敵人給打退。在戰鬥中,滕西遠看着身邊的戰友,一個接連一個的倒下。此時的滕西遠很着急,但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再加上子彈已經不多了,如果這樣繼續僵持下去,一旦子彈耗盡,我軍将前功盡棄。

這時候,騰西遠爬在戰壕中,隐約看到了日軍的旗手,雖然騰西遠年紀尚小,但是他心裡很清楚,旗手就是号發司令的作用,可見旗手的重要性。面對子彈即将耗盡,是以要把僅有的子彈,發揮的極緻才可以,是以他決定先将旗手擊斃,這樣自然會打亂敵人的軍心。

于是他慢慢移動自己的身體,爬上了比較有利的位置,這樣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敵軍的旗手了,于是他果斷的拿起手中的槍,對敵人旗手進行了猛烈的射擊,很快就把敵人的旗手給成功擊斃了。

騰西遠雖然擊斃了對方旗手,但同時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敵人看到自己的旗手被擊斃,頓時亂了陣腳,氣急敗壞的就沖了上來,開始對八路軍的陣地發起了更加瘋狂的攻擊。敵軍的這種沖動,很明顯會暴露很多破綻,正好我軍沒有了子彈,和敵人肉搏戰鬥,正合我軍意思。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我軍和敵人肉搏

騰西遠沒有絲毫的恐懼,在和敵人搏鬥中,由于躲閃不及時,被敵人用刺刀刺進了胳肢窩,鮮血瞬間染紅了衣服。但是讓敵人想不到的是,眼前的這名又黑又瘦的小個子,竟然忍着劇痛,硬生生的将帶血的刺刀給拔了出來,朝着他們反刺了過去,并且一口氣殺死了好幾個日寇。

正是騰西遠的這種英勇,徹底擊垮了敵人的信心,我軍戰士越戰越勇,一舉擊退了敵人,打赢了這場艱難的戰鬥。

這個時候的滕西遠也才十五歲,因為這一戰,他算是徹底成名了。

戰鬥結束後,在表彰大會上,授予了騰西遠一等功。上級上司特别表揚了騰西遠的機智行為,如果騰西遠沒有擊斃敵人旗手,敵人也不會軍心大亂,當然敵人肯定不會氣急敗壞的沖上來肉搏,如果繼續僵持下去,等到我軍子彈耗盡,後果不堪設想。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廖容标司令員

随後,時任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的廖容标,得知取得勝利的關鍵人物是一個15歲的戰士時,他很是意外,于是司令員廖容标還特别接見了騰西遠,大贊騰西遠前途無量,并且還獎勵了他一把駁殼手槍。

這就是後來滕西遠家中第一支槍的來曆。

三、第二把駁殼槍的故事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可戰争并沒有結束,讓滕西遠沒有想到的是,此時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不顧國内群眾對和平的期盼,悍然發動了内戰。

到了1947年,國民黨在數次戰役中,接連潰敗,七月份的時候,得到上級指令,粟裕将軍準備用華東野戰軍四個縱隊圍殲國民黨整編的第十一師。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騰西元(中)

這個時候的滕西遠也不是當年的毛頭小子了,他已經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戰士,而他正是在華東野戰軍七縱某部炮兵連擔任連長。

在一天晚上巡查過程中,滕西遠發現了一隻接近兩百名的國民黨軍,在朝我軍根據地的方向前進。但這個時候,滕西遠身邊隻有一名負責警戒的戰士,而且身上所有的武器加起來也僅有三顆手榴彈,一支手槍和一支步槍。并且我軍的主力部隊趕到最少也要半個小時,根本就來不及等待支援。

多年的戰鬥經驗告訴他,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慌亂。于是他想到了諸葛亮的空城計,決定先吓退國民黨軍,以此來給我軍留下時間趕到戰場。

但是一同來的戰士卻有點慌了,他覺得僅憑他們兩人,是無法和一個200名左左右的軍隊抗衡的。

此時,滕西遠說:“我們現在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即使是用我們的生命,也要拖住敵人,給我軍部隊争取時間,即使我們倆犧牲了,也不能讓國民黨軍突襲到我們根據地。”

滕西遠跟哨兵商量後,決定冒險出動。當敵人到達附近時,滕西遠就向下面扔了一顆手榴彈,并且還對天空開了幾槍,同時還高聲喊道,你們已經被我們包圍了,意圖以此來吓唬敵人,不再繼續前進。

而敵人也被突如其來的槍聲吓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包圍了,是以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可過了一會兒,敵人發現沒有一點的動靜,就想到這一招是假的,就開始對滕西遠的方向射擊。

而滕西遠也不敢冒然出擊,和另一名戰友一直躲在槍林彈雨之中,畢竟就他們兩人,雙方就這麼僵持着,好在我軍在聽到滕西遠的槍聲後,收到戰鬥信号,火速的趕到了,并且随即與敵人展開了激戰,很快就将這些敵軍給消滅了。

滕西遠也因為這次的出色的表現,再次榮獲一等功。那個時候他也才二十二歲。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粟裕将軍

因為這件事,粟裕将軍還當着大家的面稱贊他為“孤膽英雄”,還把自己的配槍獎勵給了滕西遠。

這是滕西遠第二把手槍的來曆。

四、這張信紙的故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預示着中國人民終于能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了,全國人民都在舉國歡慶。

滕西遠看到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天下的時候,他激動的流下了淚水。此刻的他心裡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既然和平了,也就沒有戰争了,他想着再服役一段時間,打算退伍回老家看望自己的家人。

可是好景不長,在1950年美國對北韓發動了戰争,即将威脅到我國領土主權安全。中央決定抗美援朝,而滕西遠所在部隊就是抗美援朝部隊之一。原本計劃退伍的滕西遠,打消了自己的念頭,追随我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争。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中國人民志願軍

我軍部隊剛到了北韓,就與美軍交火了,但是雙方武力差距太大了,當時美帝國主義天上有飛機,地下有坦克,而我方隻有兩條腿和小米加步槍。為了按時到達作戰地點,部隊一天要走上百裡路,即使雙腳走得滿是血泡,但是從來沒有一人掉隊。

雖然敵我實力懸殊,但是我們志願軍依靠自己的意志力,接連擊退了幾次敵人。

後來,接到上級指令,滕西遠所在的部隊,要前往北韓馬坪裡地區進行對敵作戰,但是在前進的中途,遇到了一輛敵軍的坦克,如果繞開選擇其他的路,必定會浪費很多時間,無法按時趕到作戰地點,是以當時隻好硬着頭皮,先把這輛敵軍坦克解決掉。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美帝的坦克

但是依靠戰士們和坦克硬碰硬,結果可想而知,滕西遠第一個站起來說:“如果被敵人坦克發現,我們必定傷亡慘重,是以我要潛伏到坦克跟前,安裝炸藥包炸掉它,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大家掩護我,我去行動。”

其他的戰友堅決不同意,因為這太危險了,簡直是有去無回,但是,身為連長的滕西遠怒斥道:“這是指令,你們必須接受,萬一我和坦克同歸于盡了,你們不要管我,一定要按時抵達作戰地點。”

滕西遠剛說完話,沒等戰友們反應過來,他就帶着炸藥包行動了。

戰士們盯着四周,為了掩護連長的安全,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經過10幾分鐘小心翼翼的爬行,滕西遠終于抵達了坦克的附近,但是此刻敵方坦克卻突然冒出一個士兵,他用望遠鏡巡視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坦克裡,這讓滕西遠驚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四周都是茅草,滕西遠藏的比較隐蔽。

滕西遠決定不能在等待了,他環顧了四周一下,找到了一個逃跑路線,于是他加快爬行速度,很快到了坦克旁,裝好炸藥包後,滕西遠站起來就跑了10幾米遠,然後飛身一躍,跳到了一個小土坑裡,就在滕西遠落地的那一瞬間,轟然一聲,地方坦克被炸的四分五裂。

戰友們一下子沖了上來,一部分去看有沒有存活的敵軍,一部分人去找連長,好在滕西遠隻是受到了一些皮外傷,後來,滕西遠所帶的部隊也按時抵達了作戰地區,完成了上級安排的任務。

1953年北韓戰争結束,滕西遠此時已經28歲了,回國後,他打算退伍回到老家。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騰西遠的軍功章

按理說,軍人退伍是需要把武器交還部隊的,當時滕西遠有一把匕首和兩把手槍,匕首是初入部隊上司給的,一把手槍是廖容标司令獎勵的,另一支是粟裕将軍獎勵的,部隊的上級上司,考慮到滕西遠這麼多年來出色的表現,而且這都是滕西遠獲得的軍功章,如果收回,未免不合适了,是以最終就讓滕西遠帶走了。

但是随着國内一切安定,國家開始嚴加管理民間的槍支,部隊上司為了不給滕西遠惹不必要的麻煩,是以在1982年6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6202部隊給滕西遠開具了一張持槍證明。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滕西遠的持槍證明

第一、凡持槍時,必須攜帶此證;

第二、手中武器要嚴格保管愛護,按時擦拭,防止損壞丢失。不經上司準許,不得轉借他人;

第三、不得随便玩弄武器,禁止亂打槍;

第四、此證妥為儲存,若有遺失及時報告。

滕西遠回到老家後,他隐瞞了自己曾經是一名軍人的事,當然他在部隊的功績,老家的人也無人得知了。是以才鬧出了有人舉報他非法持槍的事。現在當地的村民,才發現滕西遠是多麼厲害的大英雄。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大英雄騰西遠

滕西遠自13歲參加革命以來,先後參加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抗美援朝戰争,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他的從軍生涯裡,更是榮立三次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

山東96歲老人持有槍支,民警上門收繳,老人拿出持槍證,衆人淚目

滕西遠回憶過去

直到現在,滕西遠還經常将一把匕首和兩把駁殼槍,拿出來細心擦拭,而他每一次擦拭時,他都會陷入回憶中,沉思很久,很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