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都曾是武則天手下的得力幹将。武則天死後曾攜手合作,原來居然為了一個男人而分道揚镳,她和李隆基合作殺了上官婉兒,然而李隆基有感于上官婉兒的才情,對她念念不忘,她卻不斷地和李隆基沖突激化,最後死于李隆基手中。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的恩怨情仇

上官婉兒是陝州人,祖父上官儀是唐太宗時代的名臣,後來因忤逆武則天而被殺,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兒随母親一道沒入後宮,算是帶罪執役的犯官家屬,受到無情的冷落及役使。

困境中出人才,上官婉兒随着宮中女官讀書識字,十四歲的她就受到武則天的親自召見,對她的下筆千言贊不絕口,将她留在身邊,擔任一些文書佐理工作,逐漸參予撰拟诏書,參決奏章。

慢慢地百官奏牍都由她先行過目,并加拟簽,武則天隻要在上面批一個字就頒行天下,成了除武則天以外最具權柄的女人,這時她還隻是個19歲的小姑娘。

當年她母親懷她的時候夢見神人送來一杆大秤,占夢的說這預示着上官婉兒将掌握大權衡量天下大事,那時她家是罪臣孤子,誰也不信,想不到竟然成真,武則天掌政前後二十五年,上官婉兒始終追随在她的身邊。

據說上官婉兒額頭上的一道創傷還是她與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眉目調情時,武則天醋勁大發,一劍砍傷的。

後來武則天把自己的侄子武三思配給上官婉兒,上官婉兒這年已經三十五歲,上官婉兒最愛的還是唐宗室諸王中的李逸,李逸卻愛着武則天的業女武玄霜,最愛上官婉兒的又是長孫泰,長孫泰的妹妹恰好是李逸的妻子,這幾人都是朋友知交,在這種不可說!不可說!如之何!如之何!的困境中,上官婉兒對遠在天山的李逸寫道:

葉下洞庭秋,思君萬裡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别意,惆怅久離居。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的親生女兒。武則天為生了四男二女,殺的殺、廢的廢、放逐的放逐、幽禁的幽禁,惟有最小的女兒太平公主深得武則天的歡心,于是在深宮内苑和朝堂上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太平公主美豔富于權略,心性和行事模式與她的母親武則天非常相似。

在太平公主十六歲那年,吐蕃國王曾慕名求婚,被武則天搪塞過去,在她二十歲那年嫁給了名門貴公子薛紹,薛紹是城陽公子的第三個兒子,生得一表人才,與太平公主是姑表兄妹,兩人情投意合,可惜太平公主命毒,沒幾年就克死了親夫,但不久之後,太平公主就抖落了滿懷的悒郁與悲傷,重傅脂粉,再披嫁裳,強取豪奪式的成了武攸暨的妻子。

太平公主與武則天的關系,除了母女身份之後,太平公主還兼任着秘書與智囊的職責,參與有關天下安危的國家大政,更且太平公主還無微不至地為母後物色男寵,如張昌宗等。至此,太平公主與武則天的關系,早已超越了母女,君臣的界限,進入了親密朋友的範疇。

由于張柬之等五大臣的兵變,武則天垂暮之年終于傳位中宗,不久武則天病死,唐宮中最有實權的女人就是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了。

唐中宗一生颠沛流離,過着朝不保夕的日子。養成了一副前怕狼、後怕虎的柔弱性格,她的皇後韋後則一心想學婆婆武則天的樣子,勾結女兒安樂公主,妄圖把持朝綱。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武三思的妻子上官婉兒和武攸暨的妻子太平公主為了共同的利益聯合起來對抗韋後和安樂公主。這本是有利的政治聯盟,一個男人卻使它迅速瓦解。

這個男人就是一隻繡花枕頭式的美少年崔湜,由于上官婉兒的丈夫武三思生性鄙俗,整天沾花意草,于是孤零零的上官婉兒就把她的一縷癡情完全寄托偶然相識的崔湜身上,自那天同在禦書房辦事幹下了風流事件後,天天難舍難分。

上官婉兒時時把崔湜召進宮中,就被長期在宮中出入的太平公主瞧見,太平公主在宮中年紀雖略大一些,但徐娘雖老,風韻猶存,她又生成有母親的風流性格,當時見崔湜玉一般的美男子,心中早已有意,打發宮女瞞過上宮婉兒把他召進寝宮。

太平公主欲念是十分大的,雖還同時愛幾位王子,但每天都要與崔湜私會幾次,終于被上官婉兒看出問題。一氣之下投入到韋後的勢力圖中,并把武三思也拉了過來,為韋後立下大功。

由于有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的加入,韋後勢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權柄完全架空,太子李重俊實在看不過去,于是率兵攻入武三思府第,殺武三思及武崇訓父子。

然後進入宮禁,準備再殺韋後、上官婉兒,上官婉兒臨危不亂。指揮禁衛軍憑險固守,再飛檄武三思舊部入宮保駕、平定了太子的兵變,這件事情之後不久,韋後母女就毒殺了唐中宗,以溫王重茂為少帝,韋皇後母女把持朝政,伊然就是武則天與太平公主當年狀況的重制。

太平公主一面與她們虛以委蛇,一方面以一代公主的身份牽制、滞緩她們勢力的發展,一方面暗中幫助她的侄兒。

李隆基本就一直在姚崇、宋理等名相的扶助下,羽翼半豐,現再得太平公主的支援。一場兵變,誅殺了韋後母女和上官婉兒,即位為。

上官婉兒死了,她的文學成就卻流傳下來,她的詩文創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風,力革南朝以來四六骈俪的章法,掙脫六朝餘風,使文風為之大變。

與其說開古文複興氣運的是韓愈、柳宗元,無甯說是上官婉兒已經早為盛唐的文學面貌繪出了清晰的藍圖。她的詩對唐詩的輝煌發展也有極大的啟導作用。

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寫序:“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複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上官婉兒)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茲錄一首她遊骊山時寫的詩以資佐征:

三秦季月景龍年,可乘觀風出灞川;

遙看電掣金馬躍,國矚霜原玉作田。

隐隐骊山雲外聳,迢迢禦帳日邊開;

歲歲年年常扈驿,長長久久樂承平。

這詩寫出她衷心的願望,希望安享太平,歲歲年年不再有腥風血雨的殺伐場面,可她久居要津,尤其是她幫武則天尊崇武氏,排抑皇家,李唐皇家是不會輕易放過她的。

太平公主為誅除韋後立下大功。武則天在位期間曾立過兩個兒子為帝,一位是中宗,另一位就是睿宗,李隆基就是睿宗的兒子,韋後被殺後溫王李重茂仍然大模大樣坐在龍椅上,太平公主把他趕下來,李隆基先讓父親過渡性地過一段皇帝痛。

睿宗對太平公主這位皇妹極為憐愛,朝廷大事都與她商量,宰相以下的任用都憑太平公主一言為準,她所引薦的文武官員不計其數,附權謀進的,日夜奔走她的門庭,她的府邸成了幕後皇宮。

她恃寵而嬌,生活奢侈,長年為她采辦運送物品的專差絡繹于路,她府中的歌姬舞姬比皇宮的還要出色,單是她在隴右開設的牧馬場,就有良馬一萬多匹。

睿宗共有六個兒子,李隆基隻是老三,但他因誅殺韋後母女有功被立為太子。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當然是希望唐睿宗的皇位維持得愈久愈好,可是李旦一向恬淡自适,三天兩頭要把皇位傳給太子,如果太子是個窩窩囊囊的人倒也罷了,偏偏李隆基又英勇果敢,于是她三番兩次在睿宗面前講李隆基的壞話,希望廢掉太子,結果唐睿宗卻立李隆基監國,太平公主眼見進讒不成,索性破釜沉舟,代表皇帝召見群臣,示意更換太子,遭到以宋璟為代表的正派大臣的抵制,弄巧不成反成拙,盡管唐睿宗念着兄妹之情放過了她,李隆基卻記在心裡。

李隆基登上皇位,沖突已經白熱化,此時的唐玄宗大權在握,以太平公主妄圖鸩殺皇上為由收捕太平公主的黨羽,然後指令王毛仲和前往拘捕太平公主,并賜死在家,親族也連坐被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