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現身朱元璋“真人”畫像,朱家後人已守護600年,現主動上交

在中國古代,王朝的更替是時有發生的,而也正是驗證了,《三國演義》中開篇所說的那句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大明朝雖延續了近三百年,但也難逃興亡更替的曆史命運。

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便率領龐大的大順軍,攻下了明朝的首都北京。而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則是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也就是如今的今景山處,自缢殉國,以此宣告明朝的滅亡。

根據《明史·李自成傳》記載: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軍十餘萬,“東攻山海關,以别将從一片石趨關外。三桂懼,乞降于大清”。

而襲來的清軍僅僅隻是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迅速的擊潰了李自成的大順政權,以及明朝殘餘勢力在南方所組建的南明弘光政權,并由此建立了清朝。而這段過程中,清軍為了震懾南明政權,也屠殺了許多剩餘的朱氏皇族。

河南現身朱元璋“真人”畫像,朱家後人已守護600年,現主動上交

然而,根據史料記載,從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到崇祯帝朱由檢于煤山自缢,在這整整的兩百多年時間裡,朱氏皇族從最初的49人發展到100多萬人。而清軍雖然是大肆的屠殺朱氏皇族之人,但這一百多萬人之數,若是真四散逃開了,可不是那麼好追捕的,于是朱元璋的後代便保留了相當的一部分下來。

而如今,在河南鄭州的一個偏遠村莊,這個村子裡的兩百多口人,竟然都聲稱自己的朱元璋的後代。這是真的嗎?

據說當時,滿清入主中原,而朱元璋後裔太多,是以,如此龐大的皇族不可能被殺光的。現今,朱元璋的後代,便大多生活在河南省鄭州市的一個小村莊——王家村。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何朱元璋的後人,住在王家村?

河南現身朱元璋“真人”畫像,朱家後人已守護600年,現主動上交

其實,隻是相當合理的,他們經曆了多年的風風雨雨,甚至經曆過了時代變遷的生生死死,為了不被追殺,隻能把自己的朱姓改成了王姓,據族長介紹,這主要是朱元璋在位期間,大封藩王,是以朱家皇族個個都是藩王,因而以王為姓。

雖然他們現在改姓王了,但是,村民的輩分還是按照祖傳的族譜來取名的。

這也是得以于,朱元璋早早地就為自己的後代排好了輩分,并且其輩分還是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順序來定的。就這樣,朱元璋把自己的後代們的名字都已經設定好了。是以,根據這些可以判斷出王家村裡的人确實是朱元璋的後代。

而能做出如此詳細家譜的君主不少,但是,曆代君王裡面,朱元璋是做到最好的一個。就是這樣的一張家譜,朱元璋的後代一代代傳承下來,是以直到現在,都還可以找到朱元璋的後代。

河南現身朱元璋“真人”畫像,朱家後人已守護600年,現主動上交

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村中的老人還拿出了一幅畫作,這讓專家眼睛一亮。原來,那是朱元璋的畫像。

據《菽園雜記·卷十四》記載:“明太祖朱元璋集畫工寫禦容,多不稱旨。有筆意逼真者,自以為必見賞,及進覽,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進。上覽之,甚喜,乃命寫數本以賜諸王。蓋上之意早有,而它工不能知也。”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召集畫工畫他的容貌,然而大多的畫都不合他的心意。有一次,有位畫工畫得很像,自己認為朱元璋見了一定會獎賞的,然而等到給皇帝看,卻也還是不合适。

之後,一位畫工打聽到皇上的心意,在形象有一點相似,然後再畫得雍容端莊一些,便獻給朱元璋。朱元璋看了非常高興,于是就诏令畫若幹幅賜給各諸侯王。原來朱元璋的心思早已存在,隻是其他的畫工不能了解而已,而朱元璋好讓人畫像的事情,也讓其畫像得以儲存下來。

河南現身朱元璋“真人”畫像,朱家後人已守護600年,現主動上交

如今,為了不讓這些600多年前的文物遭到破壞,或者是因時間流逝而逐漸損耗,于是王家村的老人們覺得向政府告知自己的身份,并且将包括朱元璋的畫像在内的一些文物全都捐獻出來,以求它們得到更好的處理,而是以,他們也得到了縣裡獎勵了500元以及榮譽證書。

雖說,跟捐贈出去的文物相比,這500塊錢并不算什麼,但相信在王家村的人的心中,這些文物能夠得到妥善保管,他們也是開心的。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明史·李自成傳》、《菽園雜記·卷十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