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樵,被稱為民國殺手第一人,更是在上海組建斧頭幫,風頭盛極一時。就連黃金榮,杜月笙都得讓他三分。有次,淞滬司令中将楊虎,邀請王亞樵吃飯,吃飯時楊虎叫王亞樵為安徽蠻子,王亞樵聽後跳上桌子對着楊虎就打了兩耳光,之後楊虎更是連忙賠不是,足以可見,王亞樵當時在上海的聲勢。

王亞樵看似風光,然而他卻是從安徽逃難逃到上海的,到上海連真名都不敢用,隐姓埋名在碼頭工作。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安徽老家時,王亞樵本就是一個革命黨,跟随孫中山腳步,一心革命,當時任安徽泸州軍政分府副司令。但在民國那會,黨派争鬥激烈,他就成了其犧牲品,更是被當時通緝。在這種情況下,就帶着老婆孩子,從安徽老家逃到了上海。
到上海後,連名字都不敢用,隻能用假名,當時上海有很多安徽老鄉在碼頭工作,他就也去了碼頭。在碼頭沒多久,就憑個人能力,成了工會一個上司,身邊聚集了一群兄弟。
有一群追随者後,王亞樵就又想着革命,但革命沒錢怎麼行。這時候,他碰到一個老鄉,叫李少川。
李少川是國會議員,也是李鴻章的族親,在上海很有勢力,他覺得王亞樵是個人才,就拿錢給予資助。就這樣,王亞樵慢慢發展了起來。
之後,他也想過,總不能一直靠李少川資助,就琢磨着自己得有實體,能有錢賺才行。就找人打聽,一打聽得知,閘北有個安徽同鄉會,有不少财産。
王亞樵就給兄弟們說:''咱去閘北,接收同鄉會''。
兄弟們一聽,很贊成,說是接收,其實就是搶。但到地方後,卻遇到了阻礙。
當時安徽同鄉會會長是一個叫餘誠格的前清遺老。王亞樵見到他時說:“你能不能把地盤讓給我,我經營,每年我給你分成。”
在那時候,王亞樵根本就沒什麼名望,是以餘誠格對他一頓奚落,王亞樵生氣而回。
回去幹什麼,找了個兄弟,說:“你馬上到鐵匠鋪,去打50把斧頭,個個都開刃,就是能砍人的那種”。
兄弟一聽,馬上跑去,一夜之間,50把斧頭出來,第二天,王亞樵就找了50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帶着斧頭直奔餘誠格家中,到餘誠格家裡,把一家男女老少圍了起來。
這下,餘誠格乖乖的拿出了賬本,并把生意交給了斧頭幫。就這樣,安徽同鄉會的全部包括資産都落到了王亞樵手中。
得以立足後的王亞樵并不滿足于這些,更是想法擴大自己的勢力。
有次和手下商量:“要不咱建個安徽旅滬勞工大會?”
“到時候,凡在上海碼頭打工的都加入到大會中,讓他們交會費,也就是保護費。”
很快這個大會就成立了,也有很多打工的加入了進去。這時候的王亞樵隻能說小有名氣,而在1922年時,發生了這件事,直接把王亞樵的斧頭幫之名帶上了巅峰。
當時有個勞工,被老闆欺負了,不給工錢。他就跑去找王亞樵哭訴,王一看,這事咱得管。
而他旁邊的軍師卻說:“這事咱不能這麼幹吧,要這事也管了,上海這麼多人,這麼多事咱也管不過來呀!”
王亞樵說:“那可不行,這事咱非管不可,再說了,兄弟給咱交會費,出事了不管,以後還怎麼混下去,另外,這也是楊名立威的好機會。”
還是老套路,讓兄弟去鐵匠鋪打了100把斧頭,開刃的那種,隔日帶着150人,加上上次的共150把斧頭,由王亞樵領着就去了碼頭。
去的路上,王亞樵還鼓舞着兄弟們說:“各位,這是楊我勞工大會威名的好時候,你們到那盡管給我砍,給我殺,捅了簍子都由我姓王的一力承擔。”弄的聲勢很大,當時街上的群衆,一看,這麼熱門也都跟了過去,去的時候150人,到碼頭時,加上群衆已經有上千人了。
到地方後,勞工一指:,“這家!”
人們上去就打就砸,看貨的老闆吓的不行了,趕緊去找老闆,老闆到地方後,找到王亞樵,又是磕頭又是作捐賠不是,最終算是把這事了了。
而也正是因為這事,王亞樵斧頭幫的名聲也達到了新高。當時在場的就有個記者,回頭就寫了個《斧頭幫王亞樵威震上海灘》的報道,一下,整個上海都知道了斧頭幫。
名聲一出,也招來了麻煩,一個新勢力的出現,必定攪動當時老勢力的利益。
是以,以杜月笙,黃金榮一夥的人,就想看看,這個王亞樵到底是什麼人。就讓淞滬警備司令,中将楊虎,召集了王亞樵,黃金榮,杜月笙等人吃飯。
當時,青幫還想着是把斧頭幫收了,還是打了。在吃飯時,王亞樵就帶了不少人。吃飯中,楊虎對青幫老勢力是忌憚三分的,但對王亞樵從心裡是看不起的。
是以吃飯時,就稱王亞樵為“安徽蠻子”。這下王亞樵可不幹了,直接跳上桌子,對着楊虎就是兩大耳光打了下去。
要說,肯定要幹起來,但楊虎也是個狡猾的人,他知道王亞樵帶了很多人,而且,這個人殺氣很重,如果這邊槍一響,自己肯定也活不了。是以就忍了下來,對王亞樵賠了個不是,不了了知。
這下,青幫也知道,王亞樵這人,不要命,天不怕了地不怕,咱還是離他遠點得了。自這件事之後,青幫和斧頭幫基本都不怎麼摻和,各做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