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年輕的小夥子啊,上去了就沒下來啊。”一位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老兵眼睛含着淚花,對着鏡頭說出了這一句話。
整整十三天!
鐵原阻擊戰成功地阻止了美軍5萬餘人的狂轟濫炸。
十九兵團的六十三軍以損失三分之二兵力的代價成功地完成彭總交給他們的任務。
六十三軍從陣地上扯下來的時候
有的士兵已經是渾身沒有完整的衣服
,而是變成了一條一條的布條了。甚至于有一個士兵僅剩下一條沾滿血迹和煙痕的褲衩了。

圖丨反映鐵原阻擊戰的繪畫作品
彭老總來探望傷亡慘重的六十三軍軍長傅崇碧,彭老總淚眼婆娑抓着他的手問他有什麼要求,重傷昏迷剛剛蘇醒的傅崇碧擡起頭來說:
“我要兵。”
彭總立馬答應:
“我給你補兩萬人。”
鐵原這個對于志願軍和美軍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核心據點。在彭總發起的第五次戰役的後期,由于志願軍深入敵後後勤供給吃緊,美軍已經摸透了志願軍的優勢和劣勢,磁性戰術發揮作用。
從前線撤退下來的志願軍
必須要在鐵原北邊的地區重新集結
才能再次和美軍形成對峙态勢。
而且
鐵原-漣川一線的背面是志願軍的
物資存儲基地
。
圖丨志願軍第50軍第148師444團奉命阻擊敵人,在子彈打光後,戰士們隻能用石頭打擊敵人,何其悲壯
一旦鐵原失守,不僅兵困馬乏的志願軍在短時間裡因為不能得到休整而重新恢複戰鬥力。
而且因為後勤保障的困難,志願軍的補給要是再跟不上幾十萬人的部隊就全垮了。在鐵原背面還有志願軍的黨政軍首腦指揮系統,
彭老總就在那裡指揮戰鬥
美軍的機械化師隻需要最多
一到兩天的時間
就能殺到彭老總的面前,
前提是突破鐵原陣地。
因為鐵原背面是一大片的平原地帶,美軍要是突入了那裡就很難再把他們趕走了。坦克的優勢就在于能快速穿插,一個坦克團的行進速度完全可以做到一天前進五十公裡以上。
圖丨北韓戰争中美軍的機械化部隊
彭老總親自給六十三軍軍長傅崇碧發去了電報,并且多次直接打電話和六十三軍聯絡了解前線戰況。
彭總給他們下了死指令,不惜任何代價守住鐵原一線,就算是全部部隊打沒了也要守住。
六十三軍軍長雖然表示了種種困難但是還是堅決表示執行任務
六十三軍下轄189師,188師和187師。189師布防于鐵原的西南側,187師布防于鐵原的東南側,188師防守于鐵原的北側,形成成一個品字形互相策應。
一共25公裡的防禦陣線,20公裡的防禦縱深。美軍快速機動能力在這次戰役打響的時候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完全出乎志願軍的意料
圖丨志願軍在鐵原的阻擊陣地
美軍在六十三軍還沒有完全展開的時候就已經開到了他們的陣地前方。
不是六十三軍行動慢,而是整個志願軍在第五次戰役後期都以為自己是得勝歸來,
勝利的心情讓他們誤以為敵人不會組織有效的反擊戰。
是以阻擊敵人的部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原本以為在進攻中節節敗退的美軍是害怕志願軍的攻勢,但是沒想到美軍是故意讓志願軍在深入縱深之後在切斷他們的糧食和彈藥的攻擊,
這招是從志願軍那裡學來的“避其鋒芒”,
讓美軍沒付出太多的代價就退到了安全地帶。
等待志願軍“七天攻勢”的趨勢逐漸減弱之後,再全力插入志願軍後方阻斷回撤路線和補給線,讓彈盡糧絕的志願軍損失不小。
圖丨志願軍在鐵原展開了艱苦的防禦作戰
六十三軍也是在攻擊還未停止就匆忙從戰場上撤退到鐵原一線的
。美軍在強大火力的配合下瘋狂向189師發起了進攻。
美軍的攻勢有多猛?
每小時消耗彈藥4500多噸的範弗裡特彈藥量在美國的報紙上頻頻出現。
美國國會也産生了懷疑,真的需要這麼多彈藥麼?
189師占據的小山頭-“種子山”成了雙方軍隊反複交鋒的地方。頃刻之間,這裡變成了地獄般的戰場。
一個師被打的還有一個團的兵力,由于嚴重的減員,隻能師長變團長,團長變營長,營長變連長。
種子上最後被打的隻剩下僅有一名可以戰鬥的戰士
,憤怒的軍長傅崇碧指令重新組織兵力又把種子山的陣地奪了回來。
圖丨189師師長蔡長元,一個看起來略有些文弱的鐵血悍将
當時缺少重武器的志願軍一個師最強的火力也就是幾十門山炮和迫擊炮。但是美軍最小口徑的榴彈炮也是105口徑的。
一山頭在幾天的功夫就被敲去了山頂。曾經給六十三軍拍過照的前線記者,指着照片上的年輕的志願軍戰士聲淚俱下地說:
“一個也沒回來,一個也沒回來呀。”
補充了不多兵員的189師艱難地在陣地上堅持了兩天,最後軍長決定放棄種子山而在北邊的188師陣地附近的高台山和金鶴山兩個戰略要點上重新布防。
據188師563團團長馬兆民回憶:
在戰場上不得不用一個非常殘酷的戰略戰術——儲存多數,犧牲少數。
這是一個他一生中最殘酷的生死抉擇,大家都是朝夕與共的戰友。可以說是情同手足,同樣地出生入死,該讓誰先去“領死”?
圖丨鐵原陣地上美軍炮彈爆炸時的場景被攝影師記錄下來
30歲的馬兆民在戰場上從來都是我行我素的好團長,雖然他脾氣很大但是他腦筋靈活經常會有出其不意的想法。
563團提前進入高台山陣地,這是189師師長蔡長元的建議。被打的損失慘重的189師預測到自己能頂住的時間不多,
是以急電63軍讓軍部在自己身後阻止第二道防線。
蔡師長的判斷是正确的,面對美軍的狂轟濫炸,志願軍的陣地很快就被夷為平地。無險可守的志願軍也沒有重武器支援很難在陣地上堅持多久,
就算是給他們支援也是無濟于事。
189師僅剩一個團的兵力,很多營都已經被打光了,成建制的被打光了。美軍第八集團軍在範弗利特的嚴令催促下步步緊逼,但是卻沒有達到預期。
圖丨美國空軍第474戰鬥機轟炸機聯隊的F-84噴氣式戰鬥機裝載着炸彈,正駛向鐵原
惱羞成怒的範弗利特一遍遍地給前線打電話要求他們加快進攻的速度,不給志願軍留喘息之機。
但是不論美軍每天接近250輪進攻如何兇猛,
他們怎麼也打不光好像是被魔法隐蔽起來的零星的志願軍士兵。
一旦狂轟濫炸結束後,沖上陣地的聯合國軍總會遇到兇猛的抵抗,聯合國軍也在進攻中損失慘重。
越來越失去耐心的聯合國軍窮兇極惡地增加進攻的強度,七天的血戰幾乎把189師完全吞噬了。
圖丨志願軍陣地
傅崇碧隻能指令563團提前接防。563團是很擅長打遊擊的一支隊伍。但是當563團接防的時候,
全團戰士們已經七天七夜沒有得到一丁點的糧食和彈藥的補充了
南韓将領白善烨曾在自己的回憶錄裡記錄過雙方軍隊的後勤補給能力:
美軍的補給分為ABC三個等級
A級是指包括牛排在内的西餐,可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和能量的補充。
B級是熱香腸和其他熱食,熱食能在體内很好地消化而且不會引起消化道的發炎等問題。
C級是罐頭和其他便捷野戰食品,比如壓縮餅幹等,雖然這些食物口感不好,但是足以提供相當的熱量和蛋白質的補給了,而且便于攜帶。
韓軍也可以吃到足夠的大米
,還能吃到
日本空運來的紫菜鱿魚等海鮮還有泡菜
圖丨美軍士兵在戰役間隙大快朵頤吃雞腿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糧則是炒過的高粱米、小米、黃豆等。雖然便于儲存,但是含有的熱量和蛋白質等人體所需的各類營養物質則是少得多。
但是就是這種基本口糧,在鐵原前線上都沒有保證。
後勤要想把糧食補給到陣地上往往需要冒着很大的風險,敵人的偵察機,遠端火炮一旦發現了支援的補給小隊就會無情的向他們發射緻命彈藥。
是以大多數時候陣地上的部隊隻能挨餓等待。再加上敵人一波一波的攻擊,他們整宿整宿不能睡覺。又困又餓的志願軍士兵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和敵人戰鬥的。
圖丨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戰士冒着槍林彈雨,爬行送彈藥
563團面對的高台山陣地前面有大量的開闊地帶,便于美軍的大規模火力的展開。坦克,自行火炮在這一片開闊地上可以自由穿插。
在高台山上有着寬大的阻擊陣地,易攻難守。南面有兩個高地其中一個是233高地由563團的8個連的一個班的兵力把守。
敵人用了十餘輛坦克和四架飛機輪番對這個陣地三個面進行攻擊。敵人的地面部隊增加到了一個營的兵力向這個高地發起了沖擊,面對着強大攻勢我志願軍在幾個小時的時間組織了六次反擊。
一整個連最後打到隻剩下12個人
。志願軍563團配屬的82迫擊炮打到最後都打壞了,也沒有了彈藥,但是他們也都留在陣地上炮兵當步兵堅決阻擊敵人,也全都壯烈犧牲在了陣地上。
圖丨我軍防空跑正在開火
缺醫少藥的志願軍戰士在缺乏掩護的情況下很難從戰場上撤下去,很多戰士在受傷後還沒等撤下去就流血犧牲了。
為了防止美軍的空軍轟炸,陣地上都設定着小型防空洞。但是敵人的火力實在是太密集和強大了,
很多防空洞裡都是血肉模糊
,陣地也被炸得不成樣子。
凝固汽油彈把陣地燒成了一片焦土
,重型火炮的強大轟擊力在地面翻起來兩米高的土。
563團嚴重缺少彈藥,一線的戰士隻能全部給鋼槍上了刺刀。和敵人肉搏,把敵人放近再打。
因為聯合國軍不善于打近戰。在飛機大炮的保護下,他們才敢向前走。
一旦兩兵相接,沒有了飛機大炮的掩護的美軍的戰鬥力并沒太有戰鬥力
圖丨志願軍某部戰士穆新和兩次負傷不下火線
最精銳的美騎一師,麥克阿瑟的親衛軍也親自上陣和563團正面相對,但是還是啃不動。
團長馬兆民眼看手下的兵快打光了,甚至于想把團機關的最後幾個人也組織成一個排去前線。
但是電話剛打到師部,師長和政委就堅決不同意這個決定。
親手帶起這個團的馬兆民一想到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一個個地倒在戰場上就心疼地流下了眼淚。
馬兆民可是在國内和日本鬼子抗戰過八年的老兵,面對敵人絕對不會心慈手軟的他想到這些親人消失在聯合國軍的絞殺下就再也淡定不下去了。
圖丨志願軍在戰鬥間隙短暫休整,此時的水源都是問題
彭老總在這幾天也是寝食難安,他會一直向鐵原方向遙望。并持續的和前線保持電話同時了解戰況。
看到永不停歇的戰火染紅的半邊天,
彭老總總是心神不甯面帶憂色的
。師首長親自給前線的戰士打去了電話,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敵人的進攻。接到電話的戰士欣喜如狂,也增加了他們必勝的信念。
氣急敗壞的美軍決定改變政策563團側翼的一個海拔600多米的高山發起了進攻。
這個高地地處險要,能完全看清志願軍的戰鬥部署。如果被敵人攻占,不僅志願軍的側翼會完全暴露在美軍的打擊之下,而且居高臨下的阻擊部隊的突破口會被敵人發現。
為了防止八連被包圍,立刻指令八連連長郭恩志準備突圍。
圖丨時刻揪着心觀察前線彭總
美軍騎一師不斷增加進攻兵力,八連一旦撤出自己的兵力,左翼暴露的駐紮在東邊的一連二排就會迅速被敵人包圍。
563團團長就來自于這個連,但是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團長隻能做出艱難的決定,放棄一連二排,讓八連撤下來,再找機會去營救二排戰士們。
但是能調動的部隊實在是太少了,二排隻有十幾個人的兵力很難突圍。在做過幾次嘗試之後,
二排陣地的槍聲漸漸消失了
得知了消息的團長馬兆民再一次流下了眼淚
最後的幾個小時,
八名戰士在看到突圍已經不可能的情況下選擇了跳崖。
圖丨志願軍阻擊陣地
“勝利屬于我們,祖國萬歲”在八人喊下了氣壯山河的口号後縱身一躍跳下了懸崖。
其中五人壯烈犧牲,剩下三人因為被樹枝阻擋活了下來。八位英雄的名字分别是
“李炳群 賀成玉 崔學才 張秋昌 孟慶秀 侯天佑 羅俊成”。
他們的名字進入了63軍軍史中被後人銘記。
6月9日全團接到指令撤退的時候,
原先一共1600人的部隊隻剩下247人
。數千名年輕的生命被留在青山綠水的鐵原戰場上。
戰士們從此最不願做的事情就是開點名會,那些陪伴自己多年的戰友們就這樣離開了。活下來的連長郭恩志在日後的戰鬥中更加勇敢,獲得了戰鬥英雄的稱号。
圖丨志願軍沒處阻擊陣地,非常經典的一張照片
鐵原阻擊戰的第十一天。
美軍出動了幾十架B29轟炸機向地面投下了上千枚500磅的炸彈。
密集轟炸的戰場上到處都是彈坑。美第一軍從戰鬥激烈的鐵原戰場上抽調一個裝甲部隊直插87号公路。
弗蘭克·威廉·米爾本這個二星中将就是美第一軍的軍長,綽号“大蝦”,是一個身高不到一米七的小個子,
而且年齡也已經超過了60歲
南韓上将白善烨曾經評價
他是一個看起來溫文爾雅但是行事風格卻是異常勇猛的優秀指揮官。
圖丨弗蘭克·威廉·米爾本
能否守住87号公路成了鐵原阻擊戰的關鍵節點。63軍在被稱為内加德和外加德的地區着重布防,用來阻截聯合國軍的攻勢。
188師564團的團長曹步墀奉命駐守在這裡。
這位來自于陝西的漢子自從16歲就參加了革命
,但是平時溫文爾雅的他不像一個武将。
188師師長張英輝曾經評價
他點子不少,但是落實上差一些,打仗笨一點不太靈活,但是執行死任務卻絕對執行不打折扣
不夠靈活的他該如何面對這個難題呢?擺在團長面前的最大的難題是在這個關口隻有一座孤山可守。
但是守孤山無疑是兵家大忌,因為很容易被包圍,兩側沒有掩護,後方也很容易無險可守,孤山前後都是平原地帶。
圖丨志願軍某部在鐵原的阻擊陣地
孤山上被團長曹步墀設定了一個連的兵力把守,在公路的北側有一個水庫。
曹團長決定炸開水庫遲滞機械化武裝的敵人的進攻腳步,
但是後果也是會把五連的後路斷開
,幾乎沒有安全撤退的可能性。
八架戰鬥機和四十多門火炮密集轟炸開始對内外加的這座小小孤山進攻了。美軍的彈藥量幾乎把這個小小孤山削平。
五連70多個人駐守在這座小山丘山,不論是兵力還是火力都遠遠不及美軍的他們,隻能手榴彈、沖鋒槍和步槍在用
雙手挖出的戰壕裡和敵人進行肉搏戰
圖丨美軍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向北韓投擲炸彈,炸彈如同下雨
進攻開始當天美軍一共出動了707架次的飛行中隊向志願軍投下了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把這座山包變成了火焰山。
一天的時間内外加的工事就全部被毀,子彈和手榴彈也打光了。志願軍士兵隻能從敵人的屍體上搜集彈藥。
但是這是很危險的,因為敵人的24小時不間斷攻擊不會任憑他們搜集彈藥,嗖嗖竄過的子彈和照明彈是對搜集彈藥的士兵們威脅最大的。
圖丨美軍雨點般的炮彈爆炸後形成的巨大煙霧直沖雲霄
而且持續不斷的大口徑炮彈随時在身邊爆炸,天空中傾巢而出的偵察機一刻不停地騷擾着極度疲倦和饑餓的士兵們。
但是他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美軍的進攻。
癡迷于先進武器裝備的美軍被自己的媒體罵得狗血噴頭。
一次又一次的被志願軍拖住進攻步伐的美軍的有利戰機在一點一點地流失。美軍組織步兵一批一批地從四面八方向着山頂沖鋒。
五連在最後一次與團長通話後失去了聯絡。
不論是志願軍總指揮部還是美軍高層都對這座孤山關注有加。70多人的血肉之軀頂住多自己十幾倍的兵力的進攻,他們希望能堅持到黑夜的到來,不擅長夜戰的美軍就會停止進攻。
整整一天的時間。五連的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279.5米的山被炸去了好幾米。在這裡不僅有志願軍士兵的屍體也有大量的進攻的美軍的屍體。
圖丨美軍炮兵陣地
188師發現鐵原以東出現了美軍,
63軍的東邊的側翼被暴露了
傅崇碧這時候面對着無兵可調的境地,軍長恨不得自己也上前線去。188師的偵察步兵發現了美第三師的部隊。
羅伯特索爾上司的美三師一直是一支生力軍被稱為
“消防隊”
的他們是美軍的精銳。
美三師有19000多人,一百多輛坦克
。傅崇碧隻能拆了東牆補西牆的調兵遣将。
戰役已經到了第十三天,就在準備拼上所有的時候,他接到了彭老總的電話。
圖丨抗美援朝戰争中的志願軍63軍政委龍道權(左)和軍長傅崇碧(右)
彭總在電話裡說第四十軍已經整裝完畢可以接替他了
接到撤退指令的傅崇碧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十三天的時間。美國的範弗利特再也坐不住了,他指令美國的媒體宣布占領了鐵原的鐵三角地區。
結果志願軍已經占領了新的防線并準備向美軍發起緻命反擊,意識到志願軍已經整修完畢的李奇微立刻指令美軍全線停止進攻轉入防禦狀态。
志願軍終于用自己頑強的意志頂住了美軍的這次乘勝追擊,把美國人逼到談判桌上。
李奇微的回憶錄中記錄了志願軍的頑強意志,并認為這次的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是成功的
圖丨志願軍某部先鋒連的合影
中國軍隊到底是靠什麼頂住美軍的?
這個問題成了美軍深入思考的問題,
也被美國西點軍校多次分析
中國軍人身上的這種東方精神是他們最不了解的。
用着如此簡陋的武器和沖鋒号怎麼可能和美軍對抗?吃不上、喝不上、穿不上、沒彈藥的志願兵就是硬生生的阻截住了美軍的強大攻勢,不怕死的中國軍人讓美軍望而生畏。
打完仗之後的六十三軍做了體檢,所有士兵的體重都掉了很多,其中軍長傅崇碧掉了二十多斤體重。
圖丨中間為傅崇碧
勝利完成任務的他們一睡就是兩三天
。撤下來的部隊嚴重減員讓軍長心如刀絞,心裡也是非常委屈,是以才有了向彭老總号天叫屈的對話。
能活着回到家鄉的人都會懷念那些真正的英雄們,那些勇于犧牲的士兵們。不過從此中國能在穩定的環境中發展,都有賴于這些最可愛的人的流血犧牲。是他們讓整個世界意識到了那個曾經被他們瞧不起的民族站起來了。
打敗了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打敗了曾經以為自己戰無不勝的美軍的妄想。志願軍在這次戰役中保證了後方的安全。彭老總看到如此巨大的犧牲也做出了深刻的檢讨,雖然面對的是全部機械化的美劇沒辦法避免傷亡。但是最後會有如此巨大的傷亡和犧牲也是志願軍高層絕對沒想到的。
雖然美軍和志願軍還持續地打了兩年。但是也沒有過更大的戰役了,這場戰役變成了北韓戰争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