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傳統觀念裡,五十歲以上的人差不多就到了退休頤養天年的階段。現代社會裡,五十多歲的人事業也基本處于停滞、甚至下滑狀态,女性的情況更甚。
然而,總有人例外,52歲的楊瀾入職聯想,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年薪235萬,令衆人稱羨。
楊瀾用實力向大衆證明了,隻要你準備好了,年紀、性别從來不是阻礙你攀登的理由。

不前進的人生就是後退,女人至死之前,都應該在路上,奮勇前進。楊瀾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和她早早地看透了兩件事離不開關系。
一、永遠投資自己
所謂投資自己,并不是買包包鞋子金銀首飾包裹自己,雖然這些也很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投資自己的大腦。
縱觀楊瀾的一生,會發現她一生都在緻力于投資自己的大腦。年少時期楊瀾從外國語學院畢業後,正趕上央視《正大綜藝》招聘主持人,楊瀾憑借自己出色的口才在上千人中脫穎而出。
正值聲名鵲起之際,楊瀾毅然決然放棄央視的“鐵飯碗”去哥倫比亞大學留學,她沒有留戀名利帶來的一切,而是将自己置身于繁重寂寞的學業之中,安心研究國際關系,順利完成學業之後,楊瀾收到了美國三大電視台的邀請,但她選擇清零,回國發展。
她很清楚,眼前的繁華隻是空中樓閣,向上的路永遠不會一帆風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危難來臨之際,武裝好自己。
讓自己有充足的學習、判斷力、應變能力,去應對可能發生的變化。
女性所處的社會環境,其實很容易被暫時的舒适安逸蒙蔽雙眼,緻使她們停留在虛假繁榮裡浪費生命,等到時間流逝,生命被帶到真相面前,一切都追悔莫及。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出,男人的幸運在于他們從小就被迫踏上最艱苦也最可靠的道路,而女人則恰恰相反,她們幾乎始終被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
人們非但不鼓勵她奮鬥,還會要求她順從這種誘惑,成為一個沒有認知、社會價值的人,等到她醒悟過來時,往往會發現已經回天乏術。
深以為然,人能終身依靠的永遠隻有自己。
老話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學習、前進、成長雖然會伴随着痛苦,但你得到的學識、能力永遠都不會抛棄你。且這些東西都會随着時間推移而逐漸增值,最終你得到的回報将呈指數型增長。
是以,女人,即便有人許諾你溫柔鄉,也請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學習和創造能力。
或許對方今天能護你周全、明天能許你金銀首飾,但後天呢?十年後呢?人性經不起考驗,但凡投身于考驗人性遊戲的人,最終都輸得很慘。
二、堅定目标
職場女性最容易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家庭和事業,很多女性最終都在家庭孩子面前妥協,放棄了事業前景留守家庭。
但現實生活中,隻要是放棄了事業的職業女性,最後沒有不後悔的。
是以女性在職場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即標明了目标,就不要有絲毫動搖,認定它,堅定地往前走,一個目标堅定的人,在出發時就已經赢過了許多還在徘徊和中途放棄的人了。
家庭和事業出現沖突沖突的時候,不要一出現問題就想着放棄,平衡的方向一定會有,重點在你有沒有真正去探索。
楊瀾曾在她的書中寫道:“工作是為了安全和獨立,家庭是為了獲得幸福感,兩者兼得不僅是女性的夢想,也是男性的追求。
問題往往出在,你向“家庭”要獨立與安全,向“工作”要幸福感,從一開始就搞錯了角色要求,那麼不管怎麼樣結果都會是失望。”
人在家庭和事業間失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搞清楚定位。
你需要明确家庭和工作的功能分别是什麼,然後明确在各個領域想要達成的目标,一旦确定目标,就不遺餘力地去實作,遇到問題,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放棄目标。
人生要想有所成就目标明确極其重要。清晰的目标,能夠反向推動你向目标靠近,吸引能夠幫助你實作目标的外界力量。
性别、年紀不是任何人懈怠的理由,如果你不要一生碌碌無為,請保持對外界的敏銳,保持終身成長,機會才會源源不斷到來。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