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第一句雖然說的是天下分合,其背後隐含之意,是對過往曆史的總結,是對當世之時的判斷。

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自是以波瀾壯闊、引人入勝為手段演繹和塑造了曆史,成就了作品和作者的不朽。

而《三國志》則以客觀、簡要的語言叙述和刻畫着曆史。雖是曹魏的視角,但是作者陳壽卻在那時抛開了輝格式寫作的窠臼,完成了《二十四史》“前四史” 裡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當時情景之下,可謂英雄之舉。

三分天下的三國,三家皆想擴張地盤,三家皆想成為天下的霸主,而能支撐起這份雄霸天下的野心的,除了勢力範圍和經濟基礎,最重要的還是對人才的重視和聚攏。

對人才的重視,讓政治混亂、戰事頻仍、民不聊生的三國,成為了一個人盡其才、各鑄其功的三國。

是以,遙遠的三國,經濟、文化、軍事、農業皆各有創造、各有其成,以緻為後世的文化繁榮、經濟發展,最終達成民族融合、國家穩定積攢了經驗、打下了基礎。

總之,曆史中的三國就這樣成為後來那個令人回味不盡、逶迤繁複的三國。

三國時期,以曹操為中心的曹魏政權統治着整個北方地區。

所謂北方,地域實在遼闊,因為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是以曹丕稱帝建國定型後,約占有着整個華北地區。

三國時曹魏政權的“北方”,四至大約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一帶;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于長江淮河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 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于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

立國後,曹魏政權原有87郡12州: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那時候還是琅琊的臨沂隸屬徐州制,開陽城也一直作為琅琊國國都,封有琅琊王。魏末,臨沂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

那時候,臨沂除正在興起的王氏家族,居于陽都的琅琊諸葛氏族人人才鼎盛,分輔三國,其家族文化後來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報本期繼續推出系列特别策劃《臨沂曆代名人譜》之三國篇,展現了三國時期臨沂的人才濟濟與人人皆争作為、皆欲為天下奔走而又為時情時景所困所擾的境況。

天下雖三分,餘聲還如磬。

曆史堪相看,斯人留其名。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天下三分 餘聲如磬——三國時期的臨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