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第一句虽然说的是天下分合,其背后隐含之意,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是对当世之时的判断。

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自是以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为手段演绎和塑造了历史,成就了作品和作者的不朽。

而《三国志》则以客观、简要的语言叙述和刻画着历史。虽是曹魏的视角,但是作者陈寿却在那时抛开了辉格式写作的窠臼,完成了《二十四史》“前四史” 里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当时情景之下,可谓英雄之举。

三分天下的三国,三家皆想扩张地盘,三家皆想成为天下的霸主,而能支撑起这份雄霸天下的野心的,除了势力范围和经济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对人才的重视和聚拢。

对人才的重视,让政治混乱、战事频仍、民不聊生的三国,成为了一个人尽其才、各铸其功的三国。

所以,遥远的三国,经济、文化、军事、农业皆各有创造、各有其成,以致为后世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最终达成民族融合、国家稳定积攒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总之,历史中的三国就这样成为后来那个令人回味不尽、逶迤繁复的三国。

三国时期,以曹操为中心的曹魏政权统治着整个北方地区。

所谓北方,地域实在辽阔,因为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所以曹丕称帝建国定型后,约占有着整个华北地区。

三国时曹魏政权的“北方”,四至大约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一带;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 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

立国后,曹魏政权原有87郡12州: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那时候还是琅琊的临沂隶属徐州制,开阳城也一直作为琅琊国国都,封有琅琊王。魏末,临沂分属东海国、琅琊国、东莞郡、泰山郡。

那时候,临沂除正在兴起的王氏家族,居于阳都的琅琊诸葛氏族人人才鼎盛,分辅三国,其家族文化后来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本期继续推出系列特别策划《临沂历代名人谱》之三国篇,展现了三国时期临沂的人才济济与人人皆争作为、皆欲为天下奔走而又为时情时景所困所扰的境况。

天下虽三分,余声还如磬。

历史堪相看,斯人留其名。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天下三分 余声如磬——三国时期的临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