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任廷棟又名林海濱,安徽霍山縣人,1930年(14歲)參加紅軍,長征途中到紅四方面軍總部學習無線電技術,後被分到紅四方面軍第三局擔任報務員。1936年11月,任廷棟随西路軍征戰河西走廊。

西路軍一路血戰減員嚴重,1937年春,任廷棟被調入紅30軍當戰士。石窩會議後,西路軍總部決定部隊分3個支隊轉移,任廷棟随左支隊行動。李先念帶領左支隊在祁連山中艱苦轉戰,到達安西縣城附近(現瓜州縣)。

4月22日,西路軍左支隊在安西縣城東南64公裡的蘑菇台召開會議,決定攻打安西縣城。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李先念

安西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是通往新疆的戰略重鎮。1937年4月23日,左支隊自蘑菇台出發,下午抵達踏實城(今鎖陽城鎮)宿營,派出隊伍偵查敵情,了解路程地形,得悉安西縣城僅一個通訊排駐守,遂作出攻城部署。

天黑後,左支隊發起攻擊。不料敵情有變化,盤踞肅州的敵軍近一個團兵力已提前進駐安西城。攻城的紅軍部隊遭到敵軍猛烈炮火壓制,方知敵情有變。奮戰一夜,數度攻城不下,遂于黎明撤出戰鬥,向縣城西邊王家屯轉移。

4月25日拂曉,安西城守軍蜂擁而出追擊西路軍左支隊。李先念帶領左支隊邊打邊撤,在王家屯激戰一天,夜晚乘機突出敵人的包圍圈,涉疏勒河向西北方向轉移。26日一早,左支隊突圍至安西城西北約40公裡的白敦子,又遭到敵人騎兵尾追攻擊。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任廷棟就是在白敦子被敵人打散的,他和戰友們東躲西藏,還是沒有逃過馬家軍的魔掌。被俘後,任廷棟一行人先是被關押在安西城,然後又押往張掖城北街一個破爛不堪的駱駝店裡。

這個駱駝店早已破敗,任廷棟意識到逃跑的機會來了。他和一名戰友趁敵人睡着了悄悄逃了出去,跟着拉糞的鄉下人混出了城。他們不知道應該去哪兒,但他們知道,紅軍的部隊在黃河東面,于是兩人一路向東走,白天找個地方躲起來,夜晚出來趕路,沿途靠乞讨為生,幸運地渡過黃河到了蘭州。

任廷棟是個很有頭腦的人,他知道自己這身叫花子相,一出現在蘭州城裡,就會被當做失散的紅軍抓起來。于是,他兩沒有到蘭州城,而是從城外繞山道又走了數百裡,輾轉來到臨洮縣上營村。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任廷棟

上營村地處馬銜山南麓,平均海拔2250米,屬深山區,與外界聯系很少。在這裡,任廷棟和戰友隐姓埋名,依靠給村民打工維持生計。但好景不長,當地的保長早就注意到他們兩,知道他們一定是失散的紅軍戰士,就将他當壯丁兩賣給了國民黨騎兵第10師。

雖然穿上了國民黨軍服,但任廷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紅軍戰士,始終沒有忘記馬家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戰友們被活埋、毒打的情景一直在他腦子裡浮現。1941年,任廷棟的第十師進駐張掖。任廷棟揪住機會,再次逃了出去。一路上,他卧冰食雪,住山洞,攀絕壁,最後來到張掖南山灰條溝。這裡小煤窯衆多,任廷棟就留下來以背煤炭為生。

在灰條溝,任廷棟隐姓埋名,并在當地媒人的介紹下娶妻生子。這裡就是任廷棟的桃花源,每天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外面世道的變遷。一晃眼十年過去了,時間來到了1949年。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馬家軍

1949年9月,西北戰軍1、2兵團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國民黨在張掖的殘餘勢力,七天之内,先後解放了國樂、張掖、山丹、臨澤、高台5縣,張掖人民獲得解放。

一天早晨,一夥馬家軍散兵的到來,打破了灰條溝的甯靜。為首的是一位50多歲的胖子,他騎在馬上,從其盛氣淩人的表情可以看出曾經是一位不可一世的人物。

任廷棟定睛細看,騎在馬上的這家夥不就是當年殺害大批被俘紅軍的馬家軍旅長韓起功嗎!原來,解放軍解放了張掖城,韓起功兵敗隻能帶着家眷逃進深山躲避。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韓起功劇照

韓起功被稱為張掖王,是馬家軍三百旅旅長,在倪家營血戰中,韓旅作為馬家軍主力,圍攻紅軍七晝夜,殺害了難以數計的紅軍戰士。紅西路軍失利後,張掖成了紅軍俘虜和傷病員的集中地。韓起功對紅軍人員使用了極其殘忍的手段進行殺害,殘害手段有火燒、吊打、槍殺、刀砍、活埋,甚至剝皮、挖心、取膽。張掖的東教場就有埋殺紅軍的萬人坑。

任廷棟的眼裡烈焰在燃燒,但他強忍着怒火,裝着什麼事情都沒發生。經過打聽,任廷棟才知道,張掖已經解放了,咱們的隊伍解放軍來了。

任廷棟心潮澎湃,他不知道解放軍是不是紅軍,但他知道解放軍是來打馬家軍的,是咱們自己的隊伍。他一夜未眠,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身前往張掖縣城。

西路軍幸存者任廷隐姓埋名12年,解放後智擒馬家軍旅長韓起功

張掖城

任廷棟來到縣城的軍管會,主動談起了自己的經曆後彙報了韓起功的行蹤。軍管會治安科科長範江海對他的話非常重視,立即将這些情況向首長作了彙報。經部隊首長研究,目前最好的政策是争取韓起功自己下山投降,而完成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就是任廷棟。任廷棟仿佛又回到了從前,他一個立正,敬了個軍禮後說:“保證完成任務。”

1949年9月22日,任廷棟帶着軍管會的勸降信和另外一名流落的紅軍戰士一起來到韓起功藏身的火燒溝台,向韓起功宣講我黨政策。

此時的韓起功十分狼狽,他與部下發生沖突,不僅被洗劫一空,還被匪兵痛打了一頓。韓起功也自知自己罪行累累,但也走投無路,便隻好向解放軍繳械投降。

誰知,韓起功在監獄裡,卻密謀策動反監暴動,其陰謀失敗後,1951年3月被人民政府處決。

任廷棟,一顆紅心永不變,在新中國成立之際,不費一槍一彈抓住了罪大惡極的韓起功,為慘死在張掖的戰友們報了仇。真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1991年11月,任廷棟病逝,享年75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