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遼東半島最南端的旅順,是黃海,渤海和渤海海峽的區域中心。遼東半島南端分布着衆多大小口岸和港灣,它們層次分明,衆星捧月般地圍繞着旅順,使旅順自然而然地成為具有母港性質的中心港。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旅順自古以來就是非常有名的軍事要塞,旅順地處東北地區連接配接太平洋的最前沿,是中國黃海,渤海區域的海上軍事力量的重要依靠,如果敵人從海上進攻,旅順憑借遼東半島作為策應,從陸上進攻,有遼闊海域可做屏障,進而形成了海上,陸上防禦的銅牆鐵壁,彰顯了旅順母港無可比拟的地理優勢。

旅順同時也是中原進入東北腹地重要的海上通道,還行使着扼守京津門戶的職責,這也是旅順擔負的最重要的使命。清朝末年,北洋大臣李鴻章耗費十年的時間建成了旅順海軍基地,使旅順成為了20世紀初期的世界第一軍港,連日本的橫須賀軍港,美國珍珠港,俄羅斯聖彼得堡港都不如旅順港。在十九世紀末,旅順就擁有了電燈,電報局,電話,自來水,以及數以千家的工廠和商戶。

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敗,旅順港建成之後,先後被日本,俄國人侵占。九一八事變之後,旅順又重新被日本侵略者占領,日本殖民統治者對旅順,大連的的經濟掠奪十分嚴重,強占了很多民房和土地,導緻大批老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日軍還強行擄走大批青壯年勞動力去為日軍修碼頭,港口還有軍事設施。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1931年8月9日,157萬蘇聯紅軍向盤踞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日軍全面潰敗。1945年8月22日,蘇軍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規定,挺進旅大地區,解除了駐旅順地區日本關東軍武裝。8月24日,蘇聯近衛第六集團軍的首批坦克部隊進入旅大地區,蘇聯太平洋艦隊空降兵部隊也在旅順口降落,接受了日本帝國主義對大連地區長達數十年的殖民統治,宣告了大連解放。

1945年10月,蘇軍軍管當局在大連和中國共産黨派來的代表進行接觸,随後中國共産黨方面派出大連市委書記,副市長等人員,開始管理大連地區的政府事務。解放戰争期間,旅大的地位比較特殊,這裡由于蘇軍的存在,國民黨軍不敢進行轟炸和騷擾,是以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把一些後勤機構設在了這裡。

華東局還出巨資在這裡建立了一家大型軍工企業—大連建新公司,該公司生産的火藥和炮彈有力支援了淮海戰役,為全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蘇軍雖然幫助中國解放了大連,但是這畢竟是中國的領土,新中國建立之後,立刻和蘇聯進行談判,中國準備收回旅順,大連以及中長鐵路的主權。1949年12月16日,毛主席的專列到達莫斯科,開始了第一次通路蘇聯之旅。在經過兩個月的談判後,雙方終于在1950年2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等問題,這些協定約定蘇軍将最遲于1952年年底之前撤離旅順口海軍基地,并将該地區的裝置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完整地收回了蘇聯在中國東北地區的特殊權益,并終結了1945年蔣介石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這對于鞏固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保衛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都将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大連,旅順的老百姓也都走上街頭,慶祝這一曆史事件。

但是1950年抗美援朝戰争的爆發,打斷了蘇軍撤軍的腳步,當時解放軍沒有強大的海空軍,無法保障旅大地區的安全,是以中國請蘇軍方面暫停撤軍,等解放軍的海空軍發展起來再撤軍,以免美軍對這個重要軍港進行轟炸,蘇軍答應了中國方面的請求,同意推遲蘇軍撤軍的時間。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1950年10月,中國政府請求蘇聯方面幫助教育訓練潛艇兵,蘇聯很快答應了這一請求。1951年4月26日清晨,海軍潛艇學習隊的專列駛抵大連站。官兵上了十輛罩有帆布遮篷的軍用大卡車,直駛旅順口某基地。經過兩年多的教育訓練,蘇聯幫助教育訓練了四艘潛艇的艇員。

1953年7月27日,中國,北韓,美國三方于1953年7月27日,在北韓闆門店簽訂了《北韓停戰協定》,打了三年的北韓戰争終于結束,北韓半島的局勢趨于穩定,中國軍隊也陸續從北韓撤軍,蘇軍從旅順撤軍的問題又成為了雙方所關注的問題。

1954年9月29日,赫魯曉夫率領蘇聯政府代表團來到北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周年慶典活動,期間赫魯曉夫還主動提出了從旅順撤軍,雙方很快達成一緻,約定在1955年5月31日之前撤軍。至此,蘇軍撤軍的時間終于确定,旅順終于重新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從1955年2月開始,中蘇兩國部隊裝備交接全面展開,各接防部隊陸續從全國各地開赴旅順。195年3月,旅順火車站迎來了第一批負責接收的組建部隊,他們是從北韓戰場上直接開拔到旅順的志願軍第三兵團的官兵,當時由于蘇軍占着營房,是以這些官兵大部分都住在倉庫,地下室,還有些人住在臨時搭建的簡易帳篷裡。

蘇軍還開辦了200多個訓練班,主要在技術上教育訓練指揮員,參謀,軍械,坦克,通訊,防空,工兵,防化和後勤兵種。在撤走之前,蘇軍先後幫助中國教育訓練了15000多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部隊裡的技術骨幹。

1955年蘇軍撤離大連,向中國軍隊移交1198門火炮,329架飛機

1955年4月24日,中蘇聯合交接委員會簽署了交接證書,中方有償接收了蘇軍移交的1198門火炮,357輛坦克和自行火炮,328架飛機,78架水魚雷機,58艘艦艇,各種撤離1684輛,35部雷達,以及機場,營房,倉庫,醫院,修理廠等不動産和蘇軍進行了無償交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