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中的265團,是經過專門夜戰訓練的團,以擅長夜戰著稱,被稱作“夜老虎團”,可以說是革命戰争時期的特種部隊。該團屬李先念、程世才率領的紅30軍88師(政委鄭維山、師長熊厚發),團長是鄒豐明。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夜老虎團”的故事。
1.師長汪烈山犧牲,程世才決定訓練夜戰部隊
1933年12月15日,四川達縣大霧彌漫,能見度很低,突然,紅88師雷音鋪陣地槍聲大作,師長汪烈山立即組織部隊反擊。原來是劉湘的第五軍在濃霧的掩護強渡州河,對我紅88師發起了突襲。戰鬥一直進行到傍晚,由于敵人攻勢太猛,紅88師被迫退守石鼓寨,師長汪烈山在前線巡視時被子彈擊中當場犧牲。
師長犧牲了,紅88師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繼任師長程世才深刻吸取這次遭到敵人突襲的教訓,決定以265團為主體,訓練一直專門在夜晚進行突襲作戰的部隊。程世才指令265團團長鄒豐明立即組織部隊,有針對性開展夜戰訓練。

程世才
為了夜晚行軍不發出聲音,265團的戰士們換上軟底布鞋,夜裡經過村莊能使人不知狗不叫。戰士們制作了竹哨,能發出尖細的聲音,就算是在槍炮齊鳴的黑夜,也能聽得見。為便于夜間聯絡,戰士們發明了“竹筒訊号”,把一節一頭切開的竹筒,中間插一根粗香,點燃香頭,進行聯絡。戰士們還進行夜間射擊訓練,百米内可以打滅點燃的火把。為适應川北地形,戰士們學會用人梯和繩索攀登懸崖峭壁。
265團經過一段時間的整訓,實施夜襲的能力明顯增強,在反劉湘“六路圍攻”中屢立戰功。在戰後的表彰大會上,紅88師265團被授予“夜老虎”的光榮稱号。從此,265團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夜老虎團”。
2.“夜老虎”吃掉“王老虎”
1935年2月,紅四方面軍發起了陝南戰役。在渭南的國民黨軍第17師49旅部是一支勁旅,旅長王毅武打仗勇猛無比,常常手握大刀赤膊上陣,人送诨名“王老虎”,49旅被稱作“老虎旅”。
王毅武早就想與紅軍一決雌雄,曾口出狂言:“要是讓我遇上紅軍,來一個吃一個。”正好紅88師有一個“夜老虎”團,“老虎”對“老虎”,看看誰更厲害。
敵劉文伯旅被紅軍擊潰後,王毅武帶着他的“老虎旅”搶在紅軍前搶先占領了新鋪灣、二郎山等地。
二郎山是漢中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王毅武的确不是等閑之輩,他利用二郎山地勢陡峭的有利地形,在兩旁的山林内設下伏兵,準備以逸待勞,坐等紅軍進入伏擊圈。
紅88師政委鄭維山指令紅265團,以夜襲的方式,占領二郎山,消滅王毅武的49旅。為慎重期間,鄭維山親率265團,作為突擊部隊,紅軍主力随後跟進。
夜深了,“夜老虎”開始出動了。團長鄒豐明、政委黃英祥各帶一個營,從二郎山兩側山脊悄悄摸上主峰,突然向向守敵發起進攻,沒想到王毅武在山頂主陣地部署的兵力并不多,隻有兩個連,一下子就被我軍給打垮了。
王毅武畢竟久經戰陣,他臨危不亂,立即組織部隊反擊。
此時,鄭維山鎮率領部隊從正面向二郎山主峰推進,剛摸到半山腰,突然遭到敵人的進攻。這裡是王毅武布置的兩個營。
此時,265團從山上往下打,263團從山腰開花,其餘部隊從側面合圍,對敵49旅形成泰山壓頂之勢。夜黑沉沉的,敵人分不清方向,隻感到到處都是紅軍,隻能四散逃命。王毅武親率督戰隊督戰,也無濟于事。
天微微亮了,紅30軍主力全線出擊,王毅武見大勢已去,乘亂逃走。“夜老虎”吃掉了“王老虎”。
3.“夜老虎”夜襲水磨關,喋血祁連山
1936年10月,西路軍開始征戰河西走廊,265團随紅30軍出征。
水磨關,是位于永昌縣西面的一個村子,因為地理位置重要,故稱作“關”。這裡駐紮着“馬家軍”一個騎兵團。265團接到指令,夜襲水磨關。
12月4日淩晨2時,265團的戰士們出發了,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為避免誤傷,戰士們胳膊上紮着一根白布條。夜間行軍,戰士們發明的“竹筒訊号”派上了用場,點燃香頭後,把竹筒的口對着後面,後面的戰士就能看到亮點,跟着亮點走就不會掉隊。
265團的戰士們悄無聲息地來到水磨關,敵人睡得正香,利用戰馬的嘶叫作掩護,快速潛入村子。這時,紅88師263團也尾随而至。兩個團一商量,一個在村東頭鳴槍,另一個在村西頭鳴槍。
敵人一陣慌亂,沒有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分不清敵我,西邊的往東打,東邊的往西打,一時間水磨關炮聲隆隆。大約打了半個多小時,敵人才看清是在自己人打自己人。這時,紅軍在暗處,立即前後夾擊,一陣猛打猛沖,“馬家軍”600多人的騎兵團全部被殲。“夜老虎團”大獲全勝。
戰鬥對西路軍越來越不利,轉移到倪家營之後,物資極度緊缺,糧食、彈藥都成了大問題。經過偵查,“馬家軍”在雷家屯存放有大批軍火。趁着夜色,265團派出二十幾人的小分隊,搭人梯翻過圍牆,成功炸毀敵人的軍國庫。
西路軍一路血戰,部隊損失慘重,被迫向祁連山中轉移。梨園口,是通往祁連山内地的一道山口,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為掩護部隊上山,紅九軍政委陳海松壯烈犧牲,紅三十軍的幾個團也都大量減員,265團将士斷後負責掩護總部和女紅軍戰士先撤。
此時的265團隻剩下200餘人,大家以山上的石頭為掩體,就地阻擊敵人,戰鬥中團長鄒豐明犧牲,政委黃英祥和繼任團長周宏坤率領将士們堅決阻擊敵人。戰士們邊打邊撤,263團、264團相繼拼光了,部隊離康隆寺還有三四裡遠,敵人又追上來了。程世才、鄭維山指令265團阻擊追敵。
說是阻擊,其實就是拼刺刀,因為子彈所剩無幾,以200餘人與蜂擁而至的“馬家軍”戰鬥,大家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但265團将士沒有一人後退,苦苦撐到黃昏,二百多人絕大多數陣亡。鄭維山看着身邊的幾名戰士,大家身上都帶着傷,隻能就近撤進了一片亂石叢中。至此,英雄的“夜老虎團”也就冰消玉碎。
1982年,已是蘭州軍區司令員的鄭維山回憶起這段曆史,總是傷感地說,當時隻有二十幾個人突圍而出,他們大部分都犧牲在祁連山上,可憐他們當時都很年輕,很多都是十幾歲的娃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