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二手車市場的冰與火

在連續三年下滑之後,中國汽車市場在2021年疫情反複、極端天氣、消費預期降低、全球供應鍊風險激增等嚴峻形勢下迎來了正增長。

2021年,我國汽車生産與銷售分别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别增長3.4%和3.8%。與此同時,新車消費市場的快速恢複,也帶動了國内二手車市場的迅速增長,成為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的一個亮點。

1月12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國内二手車交易總量達到1758.51萬輛,同比增長22.62%,交易金額為11316.92億元,同比增長27.32%。

2021年:二手車市場的冰與火

從車齡結構來看,2021年受新車市場供給不足的影響,很多消費者将目光投向車齡較短的準新車市場,是以車齡在3年以内的車型共交易414.80萬輛,交易量與同期相比增長了17.3%,占總交易量的23.59%;車齡在3-6年車型共交易了635.59萬輛,占總交易量的36.14%,占比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2個百分點;車齡在7-10年的車型占比相比2020年下降了0.16個百分點,占總交易量的24.06%,共交易了423.08萬輛。

而随着我國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長車齡的二手車源也逐年增長,2021年車齡在10年以上的車型占比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11個百分點,共實作了285.05萬輛的交易,交易量同比增長29.1%。

分季度來看, 2021年一季度受春節長假等因素影響交易量占比最小;第二三季度二手交易較為平穩;第四季度,受疫情散發等不利因素影響,二手車交易量占比與前兩年相比出現明顯回落,但仍為全年的高點,尤其是12月份,成為全年的交易高峰。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分析指出,2022年汽車市場将進入增換購高峰期,盤活二手車存量是活躍整個汽車市場的關鍵所在。

一方面二手車置換提振汽車消費更新,尤其是豪華車和新能源車是2021年汽車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另一方面,二手車的置換流通促進一二線城市車輛向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三四五線城市轉化,既可以促進汽車消費向農村市場深入,也可以增強當地經濟總體活力。

二手車成經銷商利潤新引擎

商務部資料顯示,在成熟的汽車市場中,二手車交易量與新車銷量的比例一般在1.5:1以上,雖然我國的這一比例已由2019年前5月的0.55:1提升到2020年同期的0.64:1,但與成熟汽車市場相比,我國二手車市場還處于發展的初期,行業固有的突出問題還未完全得到解決。

“一是資訊不透明問題;二是經營主體小、散、亂的問題;三是車源碎片化特征明顯。由于資訊不對稱,資源不能完全比對,導緻經銷商收車成本高,且不能形成穩定的車源管道,影響企業規模化經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表示。

是以,如何打通二手車交易的一系列“痛點、難點和堵點”,盤活存量、拉動增量,加強新車和二手車兩大方面的關聯和粘性,對于整個汽車市場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不過随着近兩年來二手車減稅、“限遷”政策解除等一系列利好,二手車業務也成為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的新藍海。

資料顯示,自2020年3月31日出台《關于明确二手車經銷等若幹增值稅等征管問題的公告》後,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先後推出《商務領域促進汽車消費工作指引》、《關于推進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便利二手車異地交易的通知》等政策。2021年二手車“跨省通辦”的全面實施,從制度方面着力解決二手車交易不便捷、過戶周期長等問題,諸多政策的相繼出台必将促進我國二手車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其中,二手車經銷增值稅按0.5%征收的政策将為二手車經營主體做大做強鋪平道路,這不僅僅是為企業減負,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結構性調整,通過稅收政策的改革引導企業從個體經營、中介經紀向二手車經銷轉變,授權經銷商4S店将會廣泛參與到二手車市場中來,推動二手車向專業化、規模化、規範化的轉變。同時,随着汽車金融租賃、共享出行行業的迅速發展,逐漸改善車源碎片化問題。

為進一步打通二手車流通“堵點”,推動二手車發展,在2021年6月24日商務部新聞釋出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指出,下一步商務部将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動汽車等大宗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推動取消對二手車交易的不合理限制,加快推進落實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進一步便利二手車交易,完善二手車流通領域相關政策措施,持續釋放二手車消費潛力,全鍊條促進汽車消費,推動我國汽車市場加快實作高品質發展。

“2021年二手車交易量會突破1600萬輛,有可能在1650-1700萬輛這中間,增長率達到15%左右。第二步是在2023年二手車交易量跟新車基本持平,2025年二手車銷量争取突破3000萬輛,超過新車。” 2021年7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中國二手車大會上曾預測。

很顯然,2021年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速度已經超過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随着二手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二手車成為經銷商增長的新引擎,連鎖化、品牌化正逐漸成為二手車行業發展的趨勢。

“2020年中國的二手車保有量是2.81億台,按照這個發展速度到2025年有可能會達到3.6億台。按照目前6.4%的析出率來計算,新增銷售線索的65%與保有車輛有關,現在的新車銷售是存量使用者之争。經銷商集團将二手車業務作為戰略業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前,遠方汽車貿易集團副總經理董傑表示,随着經銷商集團新車銷售利潤下降,售後市場在獨立服務商的競争下流失率增高,二手車業務應成為4S店的第三個“引擎”。

“百強經銷商集團對于二手車業務的重視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的階段。随着二手車置換業務對于新車的影響加大,經銷商集團也意識到新車銷售已經從單純的增購時代進入到了換購的時代,二手車做不好,也無法帶動新車銷售。”日前,有汽車流通行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新能源市場冰火兩重天

不過,與二手車整體市場和新能源新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當下,新能源二手車處境依然“尴尬”。

2021年,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增速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準。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3.4%,高于上年8個百分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新能源汽車在私人市場的消費率已經達到了88%,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程度很高。

全國乘用車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則認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2%左右。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550萬輛以上,滲透率達到25%左右。

盡管從新能源二手車上險資料來看,新能源二手乘用車交易量及在二手車總銷量占比情況逐年提升,但在二手車市場中,新能源二手車依然處于“黎明前的黑夜”。

在花鄉二手車官網上,記者發現,目前市場在售車輛共8050輛,但純電動汽車僅有43輛,涵蓋特斯拉、比亞迪、北汽、江淮等品牌。

“風險系數太高!” 1月13日,有二手車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家不愛做二手新能源車的主要原因是(二手新能源汽車)保值率太低,我們給的價格太低,車主舍不得賣,來買車的也少。收一輛新能源汽車幾個月賣不出去,壓手裡就要賠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聯合精真估釋出的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盡管随着續航裡程的提升,保值率有所上升,但與傳統燃油車差距依然較大,三年車齡的純電動汽車的保值率僅為42.9%。

同時,由于很多新能源汽車企業給出的免費安裝充電樁、電池質保或三年免費換電池的優惠政策隻針對首任車主,二手車主無法享受相關政策也是影響新能源二手車交易的另一重要原因。

此外,缺乏殘值評估體系和交易體系也是二手車商和消費者望而卻步的重要因素。

“多數花鄉二手車商現在手裡基本沒有新能源車,但如果有買家确定要,我們也可以去找車源。”上述二手車商表示。

在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上,原品牌經銷商進行回購正在成為新能源二手車的常态。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蔚來、威馬、歐拉、幾何、小鵬等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都相繼推出了保值回購政策。

其中,蔚來拟投資30億元建立二手車交易體系并上線了名為NIO Certified的二手車業務,提供包括車輛檢測、評估、收購及售賣等全流程服務,車主可以将車賣給蔚來,消費者可以從蔚來購買二手車。

而新能源車企官方二手車平台搭建的背後的邏輯不僅僅在于提高品牌二手車保值率,讓購買新車的消費者沒有後顧之憂,更希望增加使用者粘性,搭建起品牌車型的循環流通鍊路。

不過,面對國内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将迎來高增長階段。

“新能源二手車的投資回報率是傳統二手車的5倍以上,但為什麼到現在很少有人來做新能源二手車,就是因為大家都不懂。”在2021年中國二手車大會上,車易得品牌創始人沈文軍曾指出,由于目前新能源二手車殘值率較低,商家的購買成本也就随之降低;同時,新興行業導緻的市場結構錯位,使得提前布局的商家可從中賺取更高利潤。

“目前新能源二手車面臨一些發展困境,車商、經營者、使用者也提出一些困惑,比如新能源二手車保值率普遍偏低,三電的評估技術仍是一個難題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資訊部主任李鑫認為,目前新能源新車領域更新換代速度較快,是以價格相對不是特别穩定,這樣會給二手車經營者帶來一些困惑,但随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包括商業模式、售後維修等問題的逐漸解決,新能源二手車将成為未來二手車市場的藍海。

微信公衆号:二手車大智慧潘潘(id:carman228)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請将頁面拉至底部留言評論

歡迎投稿:文風犀利、觀點鮮明、文采出衆、顔值擔當者必上頭條

歡迎爆料:鮮為人知、一針見血、直擊真相、入木三分者必上頭條

歡迎約稿:企業名流、創新模式、巅峰玩法、人物傳記等必上頭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