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家:房間亂糟糟的人,創造能力更強

你是一個愛收拾房間的人嗎,你的房間整潔嗎?如果你發現自己認識的一個朋友房間非常淩亂以後,你會對他産生偏見或者反感嗎?有人說房間非常整齊幹淨的人,往往都是有潔癖的或者有點其他問題的人。

心理學家:房間亂糟糟的人,創造能力更強

也有人說房間淩亂的人,生活作息不規律,身體也不健康。心理學家認為,房間越亂的人,創造能力越強。

往往在生活中不拘小節

人們在與人交往中會通過觀察對方的行為對其心理狀态進行推斷。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房間或者居住的環境來判斷這個人是什麼樣的性格。

以鄰居小易為例,她天生就是一個開朗活潑,不拘小節的人。

經常跟周圍鄰居借東西或者工具用,因為自己家裡實在太亂了,有時候要用的時候怎麼也找不到,無奈之下隻能跑鄰居家去借了。小易在家中總是因為找東西找不到,讓自己不斷的陷入焦慮之中。但是她同時也是一個性格開朗陽光,喜歡幫助别人的人。

心理學家:房間亂糟糟的人,創造能力更強

即使與對方有過沖突,在對方需要幫助的時候依然會伸出援手。在被問到為什麼可以這麼大方的時候,小易說大家都是鄰居,相處在一起就應該彼此互相幫助。這樣一個房間淩亂的人,她也是一個不拘小節受人歡迎的人。

自我限制能力比較弱

在《行為研究與治療》一書中曾經提到,一個人的自我限制力,會因為個體長期處于無序的環境中不斷降低。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得出,人們如果長期生活在無序的環境中,性格會變得不受控制,比較易怒,做事變得比較沖動,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為。他們會對時間和行為失去改變,不會合理規劃安排時間,行為容易失控。

在許多影視作品中,人們可以看到一些肥佬、宅男、電競男的房間或者家裡都是一團糟,東西都雜亂無序的狀态,是以這些人的自控能力比普通人都要差很多。他們做事情考慮問題都會比較情緒化,容易受感情影響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心理學家:房間亂糟糟的人,創造能力更強

從《行為動力學》一書中人們可以看到,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房間整潔程度可以反應出這個人的性格如何。一個人的家中如果非常淩亂,人們會從潛意識認為這個主人的自我限制能力比較差。

往往創造能力比較強

在一篇期刊文獻《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程序》的研究叙述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越混亂的環境裡,越能夠引發人們的創造能力。對于這個研究報告的觀點,許多人都持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但是總體上來看,大部分人群同意這篇期刊的說法。

心理學家:房間亂糟糟的人,創造能力更強

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著名的畫家,他們的房間都是淩亂的,也是随心所欲的。許多藝術家也給人們留下了淩亂、無序的印象。

在影視劇中對于藝術家的刻畫也是如此,在電視中許多有天賦的藝術家衣服都是淩亂的,有時候扣子都會系錯了,他們的發型都是雜亂的長發,胡子拉碴,不修邊幅,而且會長期不打掃家裡的衛生。

藝術家在尋找靈感的時候就喜歡待在淩亂的屋子裡, 可以有助于産生想象。而非常整齊的屋子不利于人們發散思維,激發創造能力。

因為許多習慣于在整齊有序環境裡的人,他們的行為和思想往往已經被束縛住了。他們不敢違反規定或者習俗做冒險的事情。而淩亂的房間,雜亂的色彩,讓正在尋找靈感的藝術家有了創造力的啟發,能夠更好地激發自己的靈感。

心理學家:房間亂糟糟的人,創造能力更強

是以,許多做藝術的人需要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地尋求靈感作為創作的源泉。在他們沒有靈感的時候,會将房間和家裡弄得亂一些,仿佛将自己的靈感藏匿于某個角落等待自己去尋找去發現。

在這樣環境中才能讓藝術家沉浸于這個世界中,感受更多,進而能激發出自己的内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房間淩亂的人往往有着優秀的特點和品質。一個人房間淩亂并不能認為他一無是處、懶惰。我們不應該被周圍環境影響到自己的判斷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堅持自己最舒适的節奏,按照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活着,不失為一種情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