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這輩子,都有因果

01.

——《十住毗婆娑論》有言:

“因以得知,得者成就。果者從因有,事成名為果。”

人的一生當中,前因後果,循環往複。

也許,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因果的相關言論,隻是古人的舊思想而已。

但事實并非如此。

因果的說法,涉及的,是關于人生的運動。

循環來往,起伏跌宕,在人的一輩子裡,因果,無時不在。

關于善惡,關于相遇。

無論是與人的交往,還是與事情的相交,都存在着因果的故事。

躲不開,避不掉。

也正因如此,人們才更應該注意。

站在全局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别沉迷過往,也别輕視當下。

未來很長,結過往之果實,過去已定,為未來做前因。

站在人生的交界處,請留意生活當中的因果。

為未來做企劃,給過去結善果。

至于其他的一切,人生自有答案。

人這輩子,都有因果

02.

别糾結過往,前日種下的因,已經成為既定。

你對現在的生活,感到滿意嗎。

茫茫人海中,有多少人,念着後悔藥,想要回到過去,改變當下的生活。

可過去已成既定,任由人們怎麼念,都無法改變。

是以,别再扭頭望着從前,反而耽誤了現在的日子。

未來還有很長,現在的日子,凝結成果,便是未來的時光。

在漫漫長河中,人終究會站成一棵樹,圓了自己的一生。

過往的路,就别再回頭,隻管堅定地,向着未來走去便好。

前些日子去朋友家做客,她正在吃一顆不太好的蘋果。

而她的冰箱裡,全是很新鮮的果子,想想她的生活,也總是如此。

将新鮮的果子放進冰箱,放着放着就忘記了,又買了新的。

于是,又把新買的放進去,拿出那些放壞的果子來吃。

人這輩子,都有因果

這和她的生活,十分相像。

她經常想起過去的事情,唉聲歎氣的感懷過去,口中聲聲說着後悔。

“如果那個時候……”,這樣的句式,時常出現在她的言語裡。

而随着時間的流逝,這些言語,又化作了新的“如果”。

沉迷于過去,帶給她的,不是借鑒,而是不良的果實。

其實,人生就像是冰箱裡的果實,總會有新鮮的進來。

不能及時消化新鮮,便要不斷的擁抱舊事的侵蝕。

而那些新入駐的事物,又會化作下一輪的夕陽。

是以,那些前塵往事,該放下的,就放下吧。

明月已升,陽光會在清晨按時灑下,去迎接未來,才是最好的姿态。

人這輩子,都有因果

03.

人生的因果,還表現在相遇當中。

這條路上,所遇見的人或事,皆存在着因果注定。

常聽人說,人,是因為有緣,才會相遇。

至于能夠發展到程度階段,則是自身的因果。

珍惜每一次遇見,在相遇的時候,滿懷期待。

認真的、真誠的去相處,之後的事情,就交給命運吧。

若是不幸分别,也請不要氣餒,大大方方地揮手告别便好。

電視劇《如懿傳》中,如懿說,自己與弘曆的愛情,是蘭因絮果。

最後的日子,她平靜地接受了這一事實。

人生本就是如此,有相遇,便會有離散。

這分離的果,無論是雙方中誰種下的,都沒關系。

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你是否做到了問心無愧。

大多數情況下,若是雙方都認真地去相處,得到的結果,便會是美好的。

愛情的共待白首,親情的父慈子孝,友情的拳拳盛情,皆是如此。

在相處過程中,彼此是怎樣去做的,也就決定了,這段情終究會走到什麼樣的方向。

該來的擋不住,要走的也留不下,人如此,事也如此。

面對人生當中的種種遇見,盡人事,聽天命,随遇而安便好。

人這輩子,都有因果

04.

米蘭·昆德拉說:“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

人生這條路上,有人來,就會有人走。

種下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

無需糾結,也不必苦惱,放寬心,道路依舊平坦。

無論是遇見的人,還是遇到的事,抑或是過往的自己,都是生命當中,不可回避的經曆。

面對人生種種,保持自己的心态便好。

不焦躁于過去,不憂慮對将來,同時,笑着迎接生活的每一次遇見。

人生很美,路上的風景也很好。

别再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時候,就自己擊垮自己。

做人做事,我們改變不了别人,所能做的,便是調整自己。

而當你足夠自信的,開始迎接生活時,人生,也會帶來驚喜。

倘若現在的你,感覺生活不太愉快。

也不要慌張,靜下心來,做好每一秒當下,未來的美好,正在向你本來。

往後餘生,站穩當下,不負生活。這便是面對因果,最好的姿态。

請記得,人生的因果,是自己種下的,能活成什麼樣子,全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