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沂蒙精神譜-2」 一顆子彈擊斃三個日本兵,沂蒙人為他建亭塑像

在解放戰争時期,沂蒙山解放區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此期間,華中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羅炳輝,在魯南地區不到一年的時間,率部與其他部隊一起,三次戰役,殲敵一萬餘人,成為我軍在解放戰争時期的有一個戰神。

「沂蒙精神譜-2」 一顆子彈擊斃三個日本兵,沂蒙人為他建亭塑像

羅炳輝,1897年12月出生于雲南彜良。1915年入滇軍當兵,作戰勇敢,從士兵升至營長,參加了讨袁護國戰争、東征戰争和北伐戰争。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11月在江西吉安上司靖衛大隊士兵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抗日戰争初期,以八路軍副參謀長名義,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從事統一戰線工作。1939年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司令員、第5支隊司令員,率部開辟皖東抗日根據地。1940年後任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5支隊司令員、第2師副師長,1943年起任第2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

「沂蒙精神譜-2」 一顆子彈擊斃三個日本兵,沂蒙人為他建亭塑像

羅炳輝一家在臨沂合影

1945年9月,任華中野戰軍第二縱隊司令員,11月,率部進入魯南地區阻擊國民黨北犯之軍,殲敵4個師,俘虜敵副師長餘懷安以下4000餘人。11月8日,與陳毅一起指揮二縱隊殲敵2000多人。1946年4月,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6月9日,指揮第二縱隊攻打盤踞在棗莊的國民黨軍隊,殲滅敵軍4000餘人,為山東八路軍主力部隊向東北進軍創造了有利條件和時間,并挫敗了國民黨打通津浦路的計劃。因多年征戰,積勞成疾,于1946年6月21日在山東臨沂病逝,并安葬于臨沂,時年49歲。1949年,羅炳輝被安葬在臨沂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他是建國後中央軍委認定的解放軍36個軍事家之一,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羅炳輝是神槍手。據傳,抗戰期間,說他用一顆子彈幹掉了三個日本兵。他是怎麼做到的?前面的兩個都是穿胸而過,第三個鬼子被擊穿腦袋,子彈穿過腦袋後又擊中了第四個日本兵的胳膊。

為了緬懷為新中國的建立殚精竭慮的這位戰神,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内建造了“瞻容思功亭”(又稱羅炳輝将軍石像亭)和羅炳輝烈士墓。瞻榮思功亭内就是羅炳輝的雕像。

「沂蒙精神譜-2」 一顆子彈擊斃三個日本兵,沂蒙人為他建亭塑像

瞻容思功亭

「沂蒙精神譜-2」 一顆子彈擊斃三個日本兵,沂蒙人為他建亭塑像

瞻容思功亭内的羅炳輝雕像

墓頂飾以将軍在五次反“圍剿”中榮獲的勳章做造型,墓身周圍镌刻有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上司人題詞。并雕有四幅小型浮雕,表現羅炳輝将軍愛護士兵、關心群衆、制定作戰方案、深入前沿指揮的情景,雕刻細膩,親切感人。

「沂蒙精神譜-2」 一顆子彈擊斃三個日本兵,沂蒙人為他建亭塑像

羅炳輝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