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 何偉

前兩天到中國人民大學,聽何偉老師講了一堂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課,何老師長期從事資訊化、數字經濟、資訊通信等領域的戰略、規劃與政策研究,是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數字經濟與法律監管領域負責人。本人能力有限無法系統梳理于老師課程,暫時僅記錄一些老師的語錄,了解不對或記錄有誤歡迎指正。

  • 數字經濟包括兩部分:
    1. 供給側: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
    2. 需求側
  • 治理,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
  • 測度目前不太好達成一緻,目前全國各省的口徑不太一緻:
    1. ICT:數字産業
    2. 數字部門:利用數字形成的産業門類
    3. 數字化:數字賦能後得到的新産出
  • 未來的主戰場在産業數字化,跟數字産業化相比是8:2
  • 目前農業的數字經濟,主要用于電商和農産品溯源
  • 一般來講五金工具的數字化大于鋼鐵化工等行業,但因為鋼鐵總投入高,盡管數字化經費占比較低,其金額依舊相對較大,是以看起來數字化程度較高
  • 十四五規劃在第15章,專門陳述要加快數字化發展
  • 可能釋放數字化價值的兩個港口:上海市港和海南自貿港
  • 數字生态的三大應用方向:
    1. 數字經濟:經濟相關的核心技術,7大産業,包括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鍊、人工智能、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
    2. 數字社會:生活消費相關的醫療、教育和文旅
    3. 數字政府
  • 5G标準制定的主要國家有中國、美國、歐盟、南韓
  • 以前的政策是崇尚短闆效應,收集短闆去彌補,發現短闆太多了,于是有所調整:
    1. 拉長闆,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鞏固自己的領先地位,盡可能跟其他國家合作
    2. 補短闆,精準攻關
  • 産業技術創新生态:
    1. 實驗室到桌面系統:主要以高校及科研院所為主,進行原始創新
    2. 産品與産業化 到 商業化:主要由企業實作
  • 以前舉國體制實作航天領域的壯舉,隻需要做到萬裡挑一,現在商業領域需要做到萬無一失,因為商業領域需要進行市場化和全球化
    1. 舊生态:新系統很難相容原來微軟系統裡,所有的功能系統,除非整個生态全部重新相容
    2. 新産品:基于微軟已有的龐大使用者群,新開發的産品都會相容微軟系統
    3. 種類繁多:如果隻有幾個應用還可以,目前微軟拓展的外設及軟體應用有上萬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