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1939年9月和10月,我115師和120師,先後在平型關和雁門關設伏成功,宣告了“日本皇軍不可戰勝”之神話徹底破産。

為了進一步打擊敵人的嚣張氣焰,鼓舞全國人民的士氣,鍛煉部隊,1938年2月下旬,我129師386旅在井陉西南的長生口地區設伏,一舉殲滅敵荒井警備隊的兩個中隊。

一、神頭嶺地圖懸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地形,王近山佩服不已

3月初,劉鄧首長決定再令385旅的769團襲擊黎城之敵,引誘潞城的日軍來援,爾後讓386旅在潞城與濁漳河畔的路河村之間設伏,再殲敵一部。

陳赓旅長受領任務後,一面派人偵察潞城的敵情,一面在地圖上選擇伏擊點,苦思苦想了一整天,也沒理出頭緒,第二天上午,将各團的上司幹部都叫來,在磨坊邊上,一間敞亮的屋子裡,召開了作戰會議。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會上王新亭政委先向大家介紹了山西戰場的形勢,随後陳旅長向大家傳達了劉鄧首長的訓示和作戰意圖。緊接着會議的中心議題就轉移到伏擊點位置的選擇上。

地圖一展開,十幾雙眼睛,一齊在潞城和路河村之間搜尋,最後不約而同地集中到一點上——神頭嶺。

看着神頭嶺,大家議論開了,有的說:“這個地方不錯,公路穿谷地而過,溝兩旁山陡坡險,既便于隐蔽部隊,又便于出擊。”

也有的說:“看來,在整個邯長線上,再也沒有比這兒更理想的伏擊點喽!”聽着大家的議論,王近山同志眨巴着眼睛,一聲不吭,心裡琢磨:劉師長一再講,作為一個指揮員,既要膽大包天,又要心細如發,這是從國民黨那兒弄來的老地圖,圖上标的都準不準呢?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心裡剛剛劃完這個大問号,擡起頭來看着陳旅長。陳赓同志沒有馬上作結論,用服掃了一下大家問道:“神頭嶺的地形誰看沒看過?”

聽旅長這麼一問,大家都不言語了。陳旅長把地圖往旁邊一推說:“紙上談兵害死人,靠國民黨的老地圖吃飯,要餓肚子的,我看,會暫時開到這裡,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來到現地一看,大家都大吃一驚。實際地形和圖上标的完全兩樣,公路不是在溝底,而是鋪在一條幾公裡長的秃山梁上,山梁寬約有一、二百米,路兩旁地勢略高出地面,但沒有什麼隐蔽物。

看到這般情景,王近山同志并沒有為自己能和旅長想到一塊去而感到自得,反倒吸了一口涼氣,晴中思忖:這若是在過去,如果讓自己選擇伏擊點,在地圖上選好了,絕然不會跑到現地來的,看來師長說得對呀,一個指揮員光有傻大膽不行,還必須心細如發呀!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就在王近山兩眼直盯盯地看着公路愣神的時候,團政委肖永智拉了他一把說:“差點沒上地圖的當,别愣神了,旅長讓咱們回旅部再研究研究!”

王近山剛想轉身子,突然發現了緊貼路邊的廢工事,驚喜地跑到前面,一把拽住旅長的胳膊,指着廢工事裡邊的篙草問:“旅長,看見了沒有?”“我早看見了,你這個粗人,現在怎麼也細起來了?”

旅長微笑着問他,他反倒不好意思起來。陳旅長見他不吱聲,半開玩笑半誇獎地說:“看來瘋子并不瘋!”一下子,十幾張繃得緊緊的臉,都樂得綻開了。

二、神頭嶺還打不打?王近山脫口回答:打!

回到旅部時,天已經黑了。吃過晚飯,會議繼續進行。會場的氣氛顯得異常的熱烈,有的主張在這裡打,有的主張在那裡打。

陳旅長見王近山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便問:“瘋子,你看這仗在哪兒打好?”近山脫口答道:“還在神頭嶺!”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還在神頭嶺?”有人向王近山投來驚詫的目光。有人半開玩笑地罵他又說瘋話了。

陳旅長和王政委力排衆議,以贊許的口吻讓王近山繼續講下去,王近山隻說:“這樣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更充分的理由卻講不出來。王新亭政委見他憋得滿臉通紅,額頭上的汗都沁出來了,解嘲地說:“這話有點辯證法。”

陳旅長好像看出了大家的心思,離開坐位走到地圖前說:“不要一提伏擊就隻想到深溝陡坡,天底下哪有樣麼多深溝陡坡?沒有它仗還是要打。”

他看了王近山一眼接着說:“近山同志講的并非瘋話,一般說來,神頭嶺打伏擊确實不太理想,但正因為地形不險要,敵人容易麻痹,我們才可以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他為了把道理說得更充分些,指着圖上标的廢工事說:“這些工事離公路遠的不過百來米,近的隻有二十來米,敵人早已司空見慣,而且裡面長滿篙草,如果我們把部隊隐蔽到工事裡,藏在敵人鼻子底下,切實僞裝好,敵人是很難發覺的,山梁狹窄,兵力不易展開,但敵人更難展開。”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說到這兒,旅長把手杖往兩張桌子上一架,問道:“獨木橋上打架,對誰有利呢?”王近山忽然想起劉師長講的“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話來,剛吐出個“狹”字,771團徐深吉團長搶先答道:“先下手為強我看誰先下手誰占便宜。”陳旅長接着說:“對呀!隻要我們做到突然、勇猛,這不利條件就隻對敵人不利而對我們有利了!”

聽了陳旅長這番話,大家茅塞頓開,有的人向王近山投去羨慕的眼光。此時,王近山不知是自豪,還是内疚,他又想起了師長第一次見面時所講的那番話來:“作為一個指揮員,貪生伯死不行,但光有呂布之勇,夏侯悴之猛,還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子房之謀,孔明之智……”

“772團!”陳旅長響亮的聲音打斷了王近山的思索,他擡頭見陳赓旅長用手指着地圖說:“如果把你團二營放在申家山,能不能在40分鐘内沖上公路?二營可是一向以快速著稱噢!”

葉成煥團長蠻有把握地說:“半個小時保證沖到!”聽了團長的話,王近山心裡琢磨:“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種節骨眼上,需要指揮員的不單是智,也得有勇,必要時,我在前面帶二營往公路上沖。”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三、王近山用劉伯承戰法打仗

3月15日,天剛擦黑,部隊按着預先的部署,由上遙村向南,沿着山間小路,向漫流嶺、申家山、神頭村開進。王近山心裡嘀咕:“劉師長和鄧政委這次使的是攻城打援之計,769團怎麼還沒打響呢!他們打不響,又怎麼能引蛇出洞!”

就在這時,突然從黎城方向傳來隆隆的炮聲和炒豆般的槍聲,王近山在隊伍前面加快了腳步,不時地指令道:“快速前進!快速前進!加油!加油!”

四點半鐘,772團的主力,已在指定的伏擊地區,隐蔽僞裝好。天大亮了,王近山撥開那黃了一冬剛從底下鑽出綠芽的篙草,向外觀察,陣地上除了風吹篙草發出的窸窣聲,死一般的沉寂,沉寂得能聽到戰士撲通撲通的心跳聲,篙草時起時伏,但看不見一絲人影。

于是,他想起了劉師長在《擊退正太路敵人六路圍攻的戰術觀察》一文中講的兩段話來:在敵人進攻時,最好乘它進攻的勢子,秘密轉到它側背去襲擊它,伏擊它、擾亂它,斷其交通。這在配合基于軍隊作戰上有很大意義……我們要利用地形和夜間,隐蔽接近運動或停止間的敵人,施以火力與突擊會合的突然襲擊。要做到敵人炮兵還沒有放到,騎兵還沒有上馬,機關槍還沒有開火,一下子就把他們解決,這才是襲擊的好角色。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就在王近山反複咀嚼和品味這些話的滋味時,旅長來電話說:“潞城出來一千五百多人,已經到微予鎮了。”“準備戰鬥!”旅長的電話剛放下,在771團的陣地上傳來了這樣的指令。

772團葉成煥團長、肖永智政委和王近山副團長三人交換了一下眼色,意思是說:引而不發,先不要急。就在這時,微子鎮方向出現了敵人的長蛇陣,前面是步兵、騎兵,中間是大車隊,後面又是步兵、騎兵,離離拉拉幾公裡。

先頭到達神頭嶺村後,突然停下來。又過了半袋煙功夫,才出來一支三十多個騎兵的搜尋隊,徑直朝772團1營陣地走來,馬蹄予眼看就要踩到戰士的頭了,見此狀,政訓處主任謝富治有些沉不住氣了,主張打,葉成煥團長瞪了他一眼,王近山向他搖了搖頭,意思是要沉住氣,不要過早暴露企圖。

出乎預料的是,敵人隻注意了溝對面的申家山,對鼻子底下那些見慣了的工事,根本沒留心去看,見申家山上沒有動靜,向後面打了打手勢,後面的大隊人馬,随即沿公路跟了上來。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敵人大搖大擺地走來,有的還邊走邊哼着小曲。步兵、騎兵、大車隊相繼走來,後衛也跟着進了我們的伏擊圈,王近山一見此時正是劉師長講的:“敵人炮兵還沒有放到……機關槍還沒有開火”之時,用腳瑞了團長一下,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說到時候了。

等得不耐煩的葉團長,喊了聲“打!”這平靜的山梁,頓時成了一座剛爆發的火山,手榴彈嗖嗖嗖地從廢工事的背草叢裡飛出,黑鴉鴉地落到敵人隊伍中,發出了接連不斷的爆炸聲。鬼子們驚魂未定,“沖呀!殺呀!”戰士們已從工事裡,篙草叢中殺了出來,沖向敵群,用刺刀、大刀、長矛左劈右砍,奮勇沖殺。

敵手畢竟是以“武士道”精神教育訓練出來的一些亡命之徒,在長驅直入中,見到的多是望風而逃的國民黨軍隊,今天遇上一些更不怕死的對手,雖然氣焰不象往日的那樣嚣張,但輕易不肯認輸,死到臨頭了,還作困獸猶鬥之勢,有的滾進溝溝裡,有的趴在死馬後面,有的躲在石頭縫中,仍對我軍進行瘋狂的射擊。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八連連長鄧世松一手捂着胸部,鮮血從手縫中流出來,另一支手仍揮舞着手榴彈,指揮戰士們向敵人沖擊,一營一個戰士負傷四處,用毛巾紮住傷口,又接連刺死三個敵人,最後與敵人同歸于盡;司号員杜旺保抱着一塊大石頭,沖上公路,把壓在一戰士身上的鬼子,砸得腦漿進裂……

這激烈的戰鬥,這壯烈的場面,王近山都看在眼裡,幾次想跳出工事,沖上去和鬼子拼個你死我活,但一想到師長講的:“主不可怒而興師,将不可愠而緻戰,如果小不能忍,感情一沖動,就端起槍沖上去,把整個部隊都抛到九霄雲外去了,此乃匹夫之勇”的教導,把心中的怒火又一次次地壓了下去。

四、劉伯承誇贊王近山神頭嶺打得漂亮

就在這時,敵人由于阻檔不住我軍的沖擊,其殘部向東西兩頭收縮,因771團預先炸毀了東面河上的大橋,敵人則插翅難逃。而西頭的三百多敵人,乘隙占領了神頭嶺村,企圖依托房屋、窖洞頑抗,何機接應東面的敵人,奪路向潞城逃竄。

見此情此景,王近山猛地想起了劉師長在講隘路戰鬥有關問題時的一段話:當敵軍開始退卻時,進攻部隊應乘敵人不及阻絕或破壞隘路之際,努力緊跟該敵,一鼓氣進抵隘路前端的要點,最好是适時派出有力的輕快的追擊隊,由側方進抄到隘路前端,截斷該敵的歸路,以配合由正面去的追擊隊,消滅敵于隘路之内。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他琢磨了一下覺得,按師長的說法,現在戰鬥能否取得全勝,關鍵在于能不能奪回神頭嶺村這個要點來。想到此,他向葉成煥團長建議,應派出一部兵力,迅速奪回神頭嶺村。

正在葉團長舉棋不定時,陳赓旅長從申家山下來,已到團指揮所,他用手杖指着何,“村邊是哪個排?”“七連一排。”王近山與葉成煥團長同時答道。“是蒲達義那個排嗎?”“是!”旅長一揮手杖,斬釘截鐵地說:“這個排能打硬仗,指令蒲達義,不惜一切,把村子拿下來。”

一聲令下,一排二十幾個人,在蒲達義排長的率領下,一個猛沖,僅以傷亡五個人的代價,就把敵人趕出了村子。但因敵衆我寡,鬼子們出村後,調整好隊形,又沖了回來。

王近山跳了起來,罵聲“龜兒子!”掄起槍指揮8連往村裡沖,團長見他滿身是血,知道他又挂彩了,一面指令衛生員給副團長包紮,一面吩咐政委和副團長原地指揮,自已率8連撲向村子,打退了敵人,鞏固了陣地。

神頭嶺地形成疑,陳赓堅持去一線看後大相徑庭,王近山佩服不已

後幾經争奪,殘敵終于失去了抵抗能力,戰鬥勝利的結束了。此次戰鬥,為129師在太行山上站穩腳跟,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是以,受到了劉鄧首長的多次表揚。

一次劉師長見到王近山說:“聽陳旅長和葉團長反映,你現在學習很用功,神頭嶺一仗,你就動了不少腦筋,這樣很好,隻要下定決心,堅持下去,定會成為吳下阿蒙的。”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衆号“古早故事”,其中有更多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