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隋唐系列演義小說和影視劇中,有一個比較悲劇的人物形象,即單雄信。單雄信原本是二賢莊的莊主,後來與秦瓊結識,在徐茂公的撺掇下結拜為兄弟,然後反了山東,從此在瓦崗寨搞事業,在瓦崗寨分崩離析之際成了王世充的妹夫,從此效力于王世充,因為與李淵有殺兄之仇,誓死不降唐,李世民不得不忍痛下令處死了單雄信。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雖然說演義與曆史有很大的差別,但畢竟來源于實際的曆史,是以基本的人物故事線是一定的,曆史上的單雄信,也确實原本是瓦崗軍的一員,然後降了王世充。李世民拿下窦建德和王世充後,單雄信被處死。

這裡就有人比較不解了,李世民向來惜才愛才,自李唐于晉陽起兵之前就開始招攬人才,文臣和武将,隻要來投,李淵和李世民基本都接納了,甚至于還會說服敵營中的大将來降。像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尉遲恭、徐茂公等等猛将名将,都是從敵營中主動來降或者被說服來降的。

那麼,素有“飛将軍”之稱的單雄信也是一員了不得的大将,為何後來在王世充敗後直接被殺了呢?是他甯死不降嗎?并不是,他和李唐沒有演義中的那些仇恨,而且他在被抓之後也并沒有不肯投降的意思,甚至當李勣要為單雄信求情的時候,他還是存了希翼的。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按照李世民惜才愛才的性格特征,應該會喜歡單雄信的,為何還是将單雄信殺了呢?雖然兩唐書中對于誰下的指令處死單雄信有争議,一個認為是李淵,一個認為是李世民,但無論是誰,相信李世民都是贊同處死單雄信的,他并沒有将單雄信收歸己用的心思。

這就很奇怪了,為何李世民單單容不下單雄信呢?實際上,說李世民容不下單雄信實在是冤枉了李世民,單雄信的被處死實際上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李世民求賢若渴絕非虛言,而且他還有房玄齡善于為其搜羅人才,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真真是得到了很多的能臣猛将,要知道李唐晉陽起兵在時間上來說是落後于大部分勢力的,真正可用的人才也沒有那麼多。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但我們看後期卻人才濟濟,這正是因為李淵和李世民對人才的吸納,是以但凡有能力的人,要麼主動來投,要麼被說服來投,都成了李唐的開國功臣。

單雄信作為曾經的瓦崗軍的創業元老之一,和李勣的關系又很親密,是以可以猜測,在瓦崗軍瓦解之後,李世民是想過将單雄信納入麾下的,但是單雄信并沒有投向李唐這一邊。

王世充和李密洛陽一戰後,瓦崗軍土崩瓦解,大部分的瓦崗軍都被王世充得到,李勣因為沒有參與該戰躲過一劫,而李密則投奔了李淵。

但很多瓦崗将領在王世充那裡待不下去,是以在一次與李唐的會戰之前,秦叔寶和程咬金等人與王世充告别,直接投奔了李世民。在這些投奔李唐的人中,并沒有單雄信。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很可能他認為跟着王世充更有前途,而且洛陽一戰中,單雄信或多或少和王世充就已經有了聯系,後來也的确得到了王世充的重用,既然如此,就沒有必要換老闆。

即便後來李勣在魏徵的勸說下也投了李唐,作為李勣好朋友的單雄信還是沒有動心,他對王世充的忠心可想而知。作為王世充麾下的得力大将,單雄信一直是沖在最前面的,且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他甚至差點傷到了李世民。

單雄信自從跟了王世充之後就不曾有離開的想法,一直戰鬥到了最後,如果不是王世充開城門投降,單雄信或許會戰死。王世充一投降,就有了單雄信的被殺,《資治通鑒》記載:

“收世充之黨罪尤大者段達、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楊汪、孟孝義、單雄信、楊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張童兒、王德仁、硃粲、郭善才等十馀人斬于洛水之上。”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兩唐書和《資治通鑒》中的記載差不多,和單雄信一起被處死的還有十餘人,都是王世充麾下的得力幹将,一直對王世充不離不棄,并且出力很大。這些人是必然要被處死的,即便求情也沒有用。

當時李勣就曾為單雄信求情,想要用自己的官爵來保下單雄信,但是被拒絕了,是李淵和李世民不知道單雄信的能力嗎?當然不是,李世民怎麼可能不知道單雄信的能力呢?隻不過正如《舊唐書·李勣傳》中的那句話:

“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

“依例處死”,短短四個字,正是單雄信被處死的真相

。那麼為何單雄信會被依例處死呢?前面說了,單雄信一直對王世充不離不棄,誓死追随,這是一個很大的原因,如此忠心的單雄信,錯過了投奔李唐的最佳時機。

李世民能容下秦叔寶、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為何偏偏容不下單雄信?

再者,在窦建德和王世充被解決之前,天下實際上已經是李淵、窦建德和王世充這三家勢力最大,而窦建德和王世充都被拿下之後,這天下基本就是李淵的了,相對來說,如單雄信這樣的猛将已經不那麼搶手了,有沒有都一樣,得不得到都一樣。

其三,單雄信作為王世充的得力幹将,一直戰鬥在最前線,自然給唐軍帶來了不少的損失,他甚至差點殺死了李世民,如果留下他,唐軍中必然有很多人反對,即便不說出來,心裡也很不痛快,是以,李淵和李世民完全沒有必要留下單雄信。

綜上幾點下來,單雄信就和其餘十幾人被依例處死。說起來,單雄信是一個了不起的大将,在當時人人都選擇“良禽擇木而栖”的時候,單雄信始終堅定的跟着王世充。隻不過,他沒有看清形勢,或者說看清了也不願意離開王世充,才落得了這樣的一個結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