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在民國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家纏萬貫,實力巨大的豪門世家,他們或者把持着國家的重要行業,實行壟斷生意,擷取了巨額的财富,或者利用影響力将自家的子弟送入政壇,對民國政府的政策和時局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為了鞏固家族地位,這些大家族往往互相聯姻,形成利益捆綁,之後這些家族就更加高枕無憂了。

說到民國時期的世家大族,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宋氏家族。不僅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在中國可謂是人盡皆知,宋家的宋子文、宋子良兄弟在民國時期也都身居要職,舉手投足之間都會影響民國的政壇局勢。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如果要說宋家之中誰的存在感最低,

那便可能是宋家最小的孩子宋子安了。

宋家幼子宋子安

宋家家長宋嘉樹一共有六個子女,分别是宋霭齡、宋慶齡、宋美齡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個兄弟。

早年間,宋嘉樹跟着家中親戚先後在東南亞一帶和美國經商,積累了巨額的财富,後來便回到家鄉繼續在商界經營,生意越做越大。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宋家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一直十分支援,在孫中山上司的二次革命受挫以後,軍閥袁世凱對革命人士進行了許多殘酷的暗殺行動。

為了躲避袁世凱的搜捕,宋嘉樹帶着年幼的兒女跟随孫中山前往日本,在那裡,宋慶齡擔任了孫中山先生的秘書,并最終和孫中山喜結連理。

在日本的時候,或許是由于水土不服,年歲已大的宋嘉樹一病不起,妻子倪桂珍忙于照顧重病中的丈夫,對年幼的宋子安等兒女便疏于照看。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由于宋慶齡和宋霭齡姐妹要輔助孫中山先生的事業,母親倪桂珍便把小兒子宋子安托付給他的姐姐宋美齡照顧。

宋美齡對待這個活潑好動的幼弟十分嚴厲,往往因為一個小錯便對宋子安又打又罵,好幾次都把手中的棍子打斷了。

沒有母親的關愛,姐姐宋美齡又對自己如此苛責,宋子安的童年無疑是十分不幸的,這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他軟弱的性格。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與宋慶齡姐弟情深

和三姐宋美齡比起來,二姐宋慶齡則對宋子安這個最小的弟弟十分關愛,每次宋慶齡回到家,宋子安就纏在姐姐身邊鬧個不停,宋慶齡也十分喜歡這個幼弟待在自己身邊,常常陪他一起玩耍。

宋慶齡從小便有過留學經曆,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在空閑的時候,往往拿起一本書一看就是多半天,每逢這個時候,宋子安也會翻出一本書安安靜靜地坐在姐姐身邊,等宋慶齡回過神來,這個小弟弟已經抱着書睡着了。

這使得宋子安和姐姐宋慶齡的感情特别深厚

,或許在宋子安心中,這個給了他親切關懷的二姐有着母親一樣的身影。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後來國内形勢變換,袁世凱被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後,仍然癡心妄想地恢複帝制,但他的皇帝夢僅僅做了83天,就因為暴飲暴食和縱欲送掉了性命,可謂是罪有應得。

宋氏一家結束了在日本的流亡生活,順利傳回了中國大陸。

但不幸的是,1918年,父親宋嘉樹因為重症不治在上海去世了,那一年,宋家最小的兒子宋子安僅僅12歲。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父親的去世為宋家姐弟造成了巨大的打擊,尤其是幺弟宋子安,而那時宋子安的哥哥姐姐要麼已經參加工作,進入民國政府擔任要職,要麼已經嫁人,和宋子安都沒有多少見面的機會。

而在丈夫宋嘉樹去世後,宋子安的母親倪桂珍信奉基督教,每天都待在教會裡,偌大一個房子常常隻有宋子安一個人冷冷清清地留在家裡,隻有二姐宋慶齡心中時時挂念着這個年幼的弟弟,常常打來電話問候,為孤獨的宋子安帶來一絲絲溫暖。

宋子安考入大學那年,一個噩耗傳來:自己的姐夫孫中山去世了。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宋子安沒有前往大學報到,而是飛到了宋慶齡身邊,陪伴這個年紀輕輕就失去了丈夫的姐姐。

悲痛不已的宋慶齡含淚為丈夫選好了墓地,将孫中山安葬在了南京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宋子安一直陪在她的身邊,寸步不離。

後來,宋子安順利地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宋慶齡對這個争氣的弟弟十分自豪,她多次寫信給自己在美國的朋友,拜托他們照顧自己心愛的弟弟。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宋子安前往美國留學後,宋家已經越來越壯大,三姐宋美齡嫁給了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哥哥宋子文已經是民國政府的财政部長。宋氏家族的子弟個個不凡,在中原大地上顯露出耀眼的光芒。

宋子安去世前,對姐姐念念不忘

抗日戰争勝利後,蔣介石悍然撕毀“雙十協定”,挑起了與共産黨軍隊的戰争,宋氏一家因為長期在國民黨政府擔任要職,自然站在了蔣介石的陣營,隻有宋慶齡對蔣介石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她前往德國居住,不再參與國内事務。

國民黨敗退台灣後,宋子安也已經結束了他的留學生涯,回到了他在台灣的家庭。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1929年,國民黨政府在台灣為孫中山建造了一座陵墓,遠在德國的宋慶齡也回到了台灣,參加了為孫中山舉行的國葬儀式。

後來,宋慶齡和幼弟宋子安在父母的墓碑前留了一張合影,她在照片背後寫下了

“樹長萬代,葉落歸根”

八個字,希望自己的兄弟姐妹能最終和父母葬在一起,但遺憾的是,這個願望最終沒有實作。

後來,宋慶齡在剛剛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任了國家副主席的要職,從此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相隔海峽兩岸,她隻能與宋子安互發信件,訴說對對方的思念之情。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幾年之後

,宋子安在參加一次商業活動時突發腦溢血去世

由于消息不通,宋慶齡幾天之後才在一份外國雜志上得知了弟弟去世的消息。

宋慶齡悲痛欲絕,但卻因為兩岸形勢無法前去見上弟弟的最後一面,幾天之後,一份郵件送到了宋慶齡手中,裡面是一份财産繼承書。

原來,在他們的母親去世前,曾給每個兒女都留下了一筆遺産,因為宋慶齡不在身邊,她的那一份便由宋子安保管。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宋子安病危後,

念念不忘的便是自己這位姐姐,他特意留下遺囑,将這份财産交到姐姐宋慶齡的手裡。

宋慶齡收到這份郵件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久久不出,放聲痛哭

,但天人永隔,這對親密無間的姐弟倆最終沒能見上一面,成為了終身的遺憾。

1969年宋子安離世,留下一句囑托,宋慶齡将自己關在屋裡久久不出

小結:

宋子安在聲名顯赫的宋氏家族十分不起眼,他既沒有像姐姐宋慶齡那樣為革命事業做出偉大貢獻,也沒有像其他的哥哥姐姐們在國民黨政府叱咤風雲。他一生很少參與政壇,但他與姐姐宋慶齡真摯的感情卻感動了無數的兩岸人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