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隻
标題:真實曆史上的如懿,竟然是個精神病?乾隆曾想把她從皇室剔除!
在電視劇《如懿傳》當中,不少觀衆都為如懿對皇帝的感情為之感動。青櫻與弘曆,從名字上就是最般配的一對。如懿在冷宮中去世,皇上也帶着對如懿的思念,爬上那個曾經和青櫻一起眺望、談心的城牆。
如懿的原型就是乾隆皇帝的那位揮發的繼後那拉氏,然而真實曆史上的乾隆對于繼後那拉氏,可就真的沒有這麼真情實感了。

雍正十二年,年僅16歲的那拉氏嫁給了當時還隻是寶親王的弘曆。弘曆繼位後不久,便立即将與自己新婚不久的那拉氏冊封為娴妃。“娴”這個字是乾隆親自賜的,意思則為安和、恬靜的。關于那拉氏的性格,我們也可以從她的封号中窺知一二。
若是提及乾隆最為喜愛的嫔妃,那麼一定就是他的嫡後孝賢純皇後。乾隆對于孝賢純皇後的喜愛,絕對比他後宮之中的任何一位都多,包括後來為他生下了嘉慶皇帝的令妃魏佳氏。孝賢純皇後富察氏真的就如同電視劇當中一般,是乾隆皇帝心目當中的“白月光”,而孝賢純皇後身後的富察氏族,也憑借着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後的喜愛,在朝中混得風生水起。
乾隆十三年,乾隆最為寵愛的孝賢純皇後病逝,這對于乾隆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與此同時,娴妃那拉氏也被正式冊封為皇貴妃,并令那拉氏主持後宮之事。
乾隆十五年,那拉氏正式被冊封為皇後。當時的乾隆無論是南巡、祭祖亦或是狩獵等其他公開場合,都會與繼後那拉氏為伴。在乾隆十七年至乾隆二十年間,繼後那拉氏為乾隆皇帝誕下了十二子永璂、十三子永璟以及皇五女。這時的那拉氏雖談不上十分受寵,但是皇後該有的榮譽、為皇上誕下的子嗣,她都一樣不缺。
乾隆三十年,乾隆再次攜衆妃嫔南巡,作為皇後的那拉氏,自然也跟随在皇後身邊。乾隆南巡初期,恰逢那拉氏四十八歲生辰,當時的乾隆還曾為那拉氏慶祝。
根據清宮史《上谕檔》當中記載:
"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驸福隆安扈從皇後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
閏二月十八日那拉氏與乾隆皇帝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根據曆史文獻記載,當日上午皇上還賞賜了繼後那拉氏許多膳品,但是當晚宴時,乾隆的身邊就隻生下了令妃魏佳氏等妃嫔,不見繼後那拉氏的身影。
乾隆此次南巡回京後,立即将繼後那拉氏的四份冊寶收回。這四份冊寶分别是将那拉氏冊封為娴妃、娴貴妃、娴皇貴妃以及皇後的。與此同時,繼後那拉氏身邊的宮女也減少到了兩名。而繼後那拉氏也在回宮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内病亡,對于這件事情,乾隆在谕旨當中寫到:
"朕恭奉皇太後巡幸江浙,正承歡洽慶之時,皇後性忽改常,于皇太後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迹類瘋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宮調攝。"
乾隆用了性忽改常、迹類瘋迷這兩個詞語,無疑就是在說繼後那拉氏一反常态,并且像瘋了一樣。很顯然,乾隆這樣的說法并沒有得到衆人的信服。于是在多年以後他又再次回應
:"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
乾隆這次的意思就是繼後那拉氏倚仗着自己皇後的身份嚣張跋扈,甚至不顧國俗、違背祖制自行斷發。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如何,我們也就無從探究了。
雖然關于繼後那拉氏到底因何失寵,我們無從考究,但是乾隆對于繼後那拉氏心狠是真的。繼後那拉氏去世後,乾隆不僅沒有半點悲傷,甚至連那拉氏的葬禮都尚不如嫔等級的嫔妃。繼後那拉氏身後也被草草地塞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甚至還位于純惠皇貴妃的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