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作者:藍魔方兒童環境研究

——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文化建立之理念篇

學校的強大往往是從文化的培育開始的。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校園文化,其實就是去做烙印,嘗試着将一群人變成具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一類人。”(陳靜《藍魔方講環境》2021.6.5)

具體是哪一種屬性呢?

這便是校園文化打造的開啟。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新園)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登高山公園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龍岩市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新園)文化建設現場考察

龍岩,中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城市,又稱閩西。這裡是福建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土著文化、紅色文化和龍文化在這裡融合共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裡孕育了一代代勤勞善良、勇敢頑強的龍岩人。

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作為老牌福建省省級示範幼稚園,獲得了社會群衆的廣泛好評,為更好的服務幼教,在區政府的支援下,本次批建新園,園址坐落于登高山腳,龍津河畔。環境優雅,裝置齊全,人文氣息濃郁。

在這裡,孩子們完全可以暢學暢玩,自然天成的閑适恬靜;

在這裡,孩子們向陽而生,卻總有一種無形的内在力量慢慢積蓄。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園所文化的認知前提

(一)教育觀

教育是生活的,環境的,實操的;

學習是自主的、全面的、終身的;

教育歸根結底是為了實作人生的幸福與社會的美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釋義】:

一日生活皆教育,幼兒教育重視操作與體驗。讓兒童從生活中學習,從環境中獲益。

幼兒階段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與能力的培養。尊重天性,引導天性,讓其自主、自發的遊戲與學習

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之奠基,這個階段的成果,最終将成就兒童幸福的一生,并成就社會的美好。

(二)兒童觀

兒童需要得到尊重,尊重其天性與個體差異;

兒童需要得到呵護,呵護其天性與身心健康;

兒童需要得到發展,發展其各領域無限可能。

以幼兒為中心是幼稚園一切工作的主旨,他展現在尊重兒童、呵護兒童和發展兒童三個方面上

(三)教師觀

教師應學會觀察與陪伴兒童;

教師應學會教育與引導家長;

教師應學會反思與自我完善。

教師與兒童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教師的自我發展是幼稚園教師工作的核心。

(四)課程觀

生活無處不在,

運動無處不在,

遊戲無處不在,

課程無處不在。

緊扣《幼稚園工作規程》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

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國務院關于目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幹意見》中關于“堅持和實施科學保教”的精神和要求;

在堅持保教結合,保教并重的原則之上,建構包括生活、運動、遊戲、學習四大類活動的一日活動課程體系,堅持以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為課程目标,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形式,堅持以操作和體驗為活動的特點,堅持以發展為導向的課程評價體系。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方圓教育”的提出

登高山,如一方印,坐落于新羅大地;龍津河,造化生太極,蜿蜒曲折,溫柔地滋養着龍岩兒女。

新羅區區直幼稚園,生于圓而倚于方,得天地之靈秀,享山河之神韻;區直幼的孩子們,搓圓捏方,搭建土樓,搭建萬物,建構出無比精彩的童年。

這樣的校園文化具有很強的實操性和畫面感,打造起來不會言之無物。

這隻是字面意思,更多的是基于以下幾點現實的需要:

(一)

基于對幼兒了解、尊重與愛的需要

幼稚園教育的主體是幼兒,方圓教育,就是在強調我們的教育要視幼兒為獨立的生命個體;要讓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他們有的如方,有的如圓,各自精彩。我們要讓他們的内在需求得到充分的滿足,要讓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的關注,要讓幼稚園的每一個孩子得到最真摯的愛。

(二)

基于對新時代社會發展趨勢的回應

随着社會發展,幼兒教育的品位與品質均被高度關心。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征,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機構,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把握方向,厘清方圓,按教育規律辦事,順應時代節奏前行。

(三)

基于對《綱要》和《指南》精神的深度遵從

《綱要》指出:“幼稚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幼稚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别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指南》提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态度的重要階段。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四)

基于園長與管理團隊長期的實踐積累

方圓教育是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的哲學選擇。

天圓地方,人居中央。融天地自然,融民族文化,融和諧共生;

水圓石方,乃成河山。教育在點滴積累,幼兒在點滴積累中成長;

規圓矩方,真理得彰。遊戲并非放養,教師需要學習,掌握科學的保教規律。兒童需要引導,五大領域才能有效地發展。

以方律師,于是教師素養得以規範;以圓育童,于是兒童天性得以舒展。

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建園32年,正是以方圓之理念,一步步發展至今,成就了以建構為園本課程,五大領域齊頭并進的課程體系;成就了省級示範園,成為閩西幼教品牌中的砥柱。

“方圓教育”理念體系

(一)核心理念

方圓教育

【釋義】

方圓教育是“方以成圓、圓以生方”的教育。

第一個方,指方法。第一個圓,指圓滿。

用科學的方法實作幼兒的全面發展;

第二個圓,指圓融有愛。第二個方,指習慣養成。

用包容與溫暖去關愛每一個兒童,讓他們形成良好的習慣,奠基幸福之人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育願景:知守方圓,樂趣方圓

“知守方圓”是過程,是方法,強調的是方圓教育體系下的制度建設與兒童習慣培養,展現的是對教師按科學規律保教的要求與對兒童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堅持;

“樂趣方圓”是願景,是結果。強調的是方圓教育本質上是一種以兒童為中心的,重視遊戲活動與幼兒快樂體驗的教育觀念。展現的是對兒童的美好願景。

成果:

①方圓建構,建構方圓。

②方圓有度,生活方圓。

③方圓筆觸,書畫方圓。

④方圓舞台,語言方圓。

⑤方圓跳動,健康方圓。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原LOGO

▼ ▼ ▼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新LOGO

(二)目标

育人目标:如方養正,如圓得融

方圓教育裡,要明确幼兒是多姿多彩的,是存在個體差異的;要明确《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标體系是我們必須遵循的科學指南。

是以,在“如方養正,如圓得融”的育人目标裡,包含有如下三層意思:

①态度上,對待處于不同的發展情況的兒童,對于性格上迥異的兒童,我們要精心呵護,促進其各自的無限可能;

②方法上,我們要因材施教,學會觀察、記錄、評估與引導。以幼兒為中心,是以每一個幼兒為中心。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不同的精靈,我們要尊重其天性與個性,才能開出最美的花;

③結果上,以“方”與“圓”為表征。方,代表正确的方法,代表正氣,代表良好的習慣與品德;圓,代表圓滿的結果,代表和諧,代表愉快的氛圍與體驗。是以,如方養正、如圓得融是希望兒童能在正确的育兒理念下,得到充分的發展,形成良好的習慣,養成優秀的品質,并在幼稚園收獲快樂與幸福。

辦園目标:方圓共為盼,方圓登高山

“方圓教育”的全面推進,是幼兒、教師、家長與社會共同的期盼。

“方圓教育”的全面落實,必然會有師與幼雙雙圓夢、邁向更高、更遠的美好結果。

第一個“方圓”指方圓教育。第二個“方圓”有圓夢的意思,也有用“方圓教育”實作的意思。

登高山,既指地名,也指向上,不斷的向上。

《大學》開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何為止于至善,意即沒有終點。

在辦園過程中,我們不斷開拓創新,二級、一級、省級示範;市級課題、省級課題、國家級;幼兒要茁壯成長,教師有幸福美滿……

目标是不斷更新的,未來是越來越美好的。

但方法在那裡,一是“方圓”理念的深入實踐;二是一往無前的向上“登高”。

(三)一訓三風

園訓:方圓有度,方圓共生

方圓有度:指科學方法、遵循規律,嚴守師德紀律。

方圓共生:指方圓可變,靈活機動的施以教育,随着時間環境的變化,随着兒童身心特點的變化,及時地調整教育方法。充分的尊重兒童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制定活動目标。促使所有兒童共同發展。

園風:方正圓融,和諧有聲

方圓之地融方圓,方圓之地生和諧。

和諧是一種有聲有色的狀态,這種狀态鮮活可見,可聞,可感覺,處處有和諧,是極度和諧。

教風:師有方正,愛自圓融

師者,是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幼兒教師要求更高,要有愛心、責任心,這樣家長才放心;要有細心、包容心,這樣才能發現兒童的差異并給予正确的引導。

此四心,即為方正。

有此四心,才能做到圓融、和諧。

學風:幼尚稚趣,自在方圓

兒童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是在操作與體驗中獲得發展的。這就是遊戲教育的重要性。而遊戲教育的開展,更強調的是兒童自發自主的遊戲狀态。

自在方圓,正是這一狀态的最佳寫照。

最大的快樂與愉悅,盡在“自在”二字。

從“方圓教育”看人才培養的哲學

“方圓教育”并不在于我們梳理的理念文案多麼精美,而在于而在于這樣的園所文化能夠有效落地!

龍岩市新羅區區直機關幼稚園可以由此走出一條園所文化特色探索之路,一條省級示範園文化拓展改造和蓬勃發展之路。

從“五觀”(教育觀+兒童觀+教師觀+課程觀+環境觀)厘清并達成共識,到“方圓教育”的核心提煉及整個理念體系形成,過程中還緊扣園所已有底蘊及地域文化特點,吳園長認為,文化主題清晰明白,文化的建構系統設計,通過整個團隊共同研讨、發現、提煉,最終形成的展現師幼行為特征和追求的文化,是真正的好文化。并且,“方圓”二字的所有靈感都得到了很直覺的诠釋。

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便是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标——影響人,塑造一種共同屬性,達成價值共識,最終形成一種文化基因。

園文化從外顯的實體環境和不可見的文化環境兩方面,為師幼的生命成長提供最适宜的土壤,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持續促進幼兒、教師、家長、幼稚園四位一體共同發展。

THE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