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作者:揮揮手821

近來極少看電視。因看那些胡編亂造、矯情做作的電視節目和明星八卦,總覺得無絲毫的娛樂可言,頗有些抵觸的情緒。如檢讨一下自己,也逃不脫老套背時的壞習氣。再一想,與其寶貴的時光被無趣地消耗掉,到不如看書、睡覺來得舒坦,便也釋然了。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偶爾從鳳凰網上看到紀錄片《未央歌》,由台灣民歌教父胡德夫演繹出兩岸的民歌及歌者。片頭一輛平頭小貨車,載着胡德夫,在他的原鄉,在崇山間、阡陌中,緩緩行駛。胡德夫自彈自唱: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此情此景,于我趨平靜的心中,激起了陣陣漣漪,看電視的興頭又被煽動了起來。好在每集隻有15分鐘,竟一口氣,看了全部9集。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不斷出現的《橄榄樹》主旋律,以及動人心弦的畫面,就像太平洋徐徐吹來的春風,暖暖的,驅散着遊子心中的哀愁。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山川,田野,大海,吃草的老牛,紛飛的蝴蝶和鳥兒, 故鄉永遠如此美好。當今歌壇的腕兒,不吝言辭地力推胡德夫和兩岸的民歌。當中追憶已逝去的如王洛賓、李泰祥、李雙澤等民歌界泰鬥級人物, 仿佛這些人是專為民歌而存在的,他們的事迹,可歌可泣,所留下的精神光芒,足以為這片土地增光添色。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當年,萬芳舉辦獨唱會。李泰祥帶病為新人捧場。他的風範,讓人仰視。 隻是這樣的人,現在已難覓了。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一個牛背上的小孩,成長為民歌教父,是從胡德夫走出大武山去淡江中學讀書開始的。校長、音樂老師,把對這個赤着腳跑進教室、連國語都聽不懂的卑南族少年,當成自家的孩子一般,教他明道理、學音樂。這種大愛,凡人是無法了解的,也是難以用言語來表述得清楚的。是以,當胡德夫在人去樓空的教室中緬懷先人和過往,唱起《送别》時,有憂傷、不舍,更有溫情在心中萦繞、傳遞。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遙想上世紀60年代末,父母分别在兩地工作。他們很為我們兄弟倆白天的管教擔憂,思前想後,唯一的辦法是讓6歲的我提前在菁山國小上學。半個世紀過去,讀書的情形已經忘記了。隻記得,有天夕陽西下,我在公路邊剛收割完的稻田裡與小朋友玩耍,班主任吳老師從山區家訪歸來,見我一身泥巴,遠遠的喊我,把我領回交給我的母親:"加馨姐,我給你撿個孩子回來啦。"那年,吳老師20剛出頭。我在她的班上隻待了一年便随母親去了埭溪。吳老師臉上洋溢着的微笑和愛意,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9集的片中,有王洛賓在新疆采風的情形。他改編的新疆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聽着這樣優美的旋律和歌詞,覺得再遠的距離已不再遙遠,因有愛的傳遞,人與人之間的心被拉近了。

新疆歌曲的旋律,讓我最早熟悉的,是文革結束後解禁的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一個懵懂少年聽着《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對未來的憧憬,是像花一樣的美好。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聽着三毛作詞的《橄榄樹》,又想起80年代初,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一套叢書,有《夢裡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等。當時看了感到很勵志,是以在一位朋友的生活出現變故後,年輕的我無以寬慰她,便将這套書送給了她。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之後,三毛去新疆與王洛賓會面,為一時佳話。不曾想到,三毛回台後,卻以一種讓人們不願看到的情形告别人世,去追随她的荷西去了。

胡德夫與民歌,唱出海峽兩岸最深情的歌,因為鄉情、親情、愛情

《風》《雅》《頌》。《詩經》中,能打動我的,記住的,是《風》中的詩歌,因"風"從民間來,“風”從生活中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胡德夫的歌聲 ,發自肺腑。有的歌,曾聽過不同的版本,但從他歌喉裡唱出,便有種不一般的感覺。他如果唱《在水一方》,相信會比那些歌星唱得好聽。因為 ,當初民間就該是這麼哼唱的,所唱出的,不是技巧,是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