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威爾士親王”号航母擔任北約旗艦,能掀起多大浪花?

作者:環球網

來源:央廣軍事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第二艘航母“威爾士親王”号,從1月11日開始擔任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旗艦。新的角色,将使這艘戰艦有機會參與北約在北極、波羅的海和地中海的軍事行動。那麼,“威爾士親王”号航母作戰性能如何?這艘航母形成作戰能力并擔任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旗艦,對英國來說有怎樣的意義?就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崔轶亮為您深入解析。

英國“威爾士親王”号航母擔任北約旗艦,能掀起多大浪花?

資料圖:“威爾士親王”号航母(環球網)

軍事觀察員崔轶亮介紹,“威爾士親王”号航母是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二号艦,是英國三軍的多用途載體,具有較強的多樣化作戰能力。

崔轶亮:

“威爾士親王”号航母和“伊麗莎白女王”号航母同屬一個級别,在性能上大體相同。它們的排水量都是7萬噸級,動力系統均采用正常動力;最高可以搭載36架戰鬥機。“威爾士親王”号航母雖然隸屬英國皇家海軍,但實際上英國海、陸、空三軍都能用得上。因為這艘航母在設計之時,就兼顧了遠洋作戰能力和瀕海作戰能力。但這一設計思路,也使這艘航母傳統的遠洋作戰能力不是很強。

英國“威爾士親王”号航母擔任北約旗艦,能掀起多大浪花?

“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裝備示意圖(圖源:中國艦船研究)

據報道,有英國海軍官員評論認為,“威爾士親王”号航母形成作戰能力意義重大,這意味着英國擁有了持續的航母打擊能力,英國又回到了海上力量的前列。對此,軍事觀察員崔轶亮認為,這一說法較為勉強。

一個國家擁有一艘以上的航母,意味着它的航母能夠輪換值班,具有持續使用航母的能力。是以,有英國官員表示“這也意味着英國海軍又回到了海上力量的前列”,這種說法理論上也說得過去。但就英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一觀點顯得有些牽強。我們知道,美國海軍在冷戰時期使用航母較多,形成了一個“三一法則”,也就是說,在一個部署周期裡,始終分為維護、訓練、部署這三個階段,并輪流轉換。按照這一法則,英國至少需要有三艘航母才能滿足任務需求。

同時,“威爾士親王”号航母擔任北約旗艦後,确實能增強北約海上兵力調遣的靈活性。但也有可能導緻北約更傾向或更輕易地出動航母這一重要海上作戰力量,可能會對本來較為緊張的北約和俄羅斯的安全關系增加新的壓力。

英國“威爾士親王”号航母擔任北約旗艦,能掀起多大浪花?

“伊麗莎白女王”号和“威爾士親王”号航母并行效果圖(圖源:中國艦船研究)

英國國防部在2021年3月釋出的《競争時代的國防》報告中提出了英國版的“兩洋戰略”,也就是一隻眼緊盯大西洋,另一隻眼遠眺太平洋。為此,英國将加強包括航母在内的海上力量建設。對此,軍事觀察員崔轶亮分析,由于經費捉襟見肘,裝備建設隻能拆東牆補西牆,英國所謂的“兩洋戰略”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由于經費的捉襟見肘,英國未來的海上力量建設,可能會将重點放在建造核潛艇上。因為建造核潛艇一旦受到影響,對英國的戰略能力來說,将是一個巨大的漏洞。那麼,為了節省經費,英國就有可能縮減水面艦艇。然而,在世界範圍内,各國海軍對水面艦艇的使用規模和頻次都是最高的,一旦其規模受到影響,就一定會影響到海軍的作戰能力。如果英國的水面艦艇數量、在役艦艇數量不夠,英國的影響力自然就無法擴大到英國所設想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是以我認為,英國可能空有戰略。因為能力跟不上,它今後想要實作其“兩洋戰略”,将是力不從心的。

記者:宋鵬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