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德華一世:是征服周邊鄰國的霸主,也是遺憾死在戰場上的入侵者

作者:愛因斯坦講堂

1239年6月17日,愛德華生于威斯敏斯特宮。

動蕩的王國

亨利三世是位溺愛孩子的父親。愛德華十幾歲的時候,已經長得高大健壯。作為兒子的成年禮,亨利三世把自己在法蘭西加斯科涅和愛爾蘭、威爾士的領地及各種城堡都分封給了愛德華。盡管愛德華是這些領地名義上的統治者,但亨利三世卻是實際的操控者。倘若亨利三世是位稱職的國王,又有一個順從的兒子的話,那一切也就風平浪靜了,但亨利三世顯然能力有限,而愛德華确信,若論治理這些領地,自己會比父親管得更好。但是,當貴族們要從他父親、料想将來也會從他手中奪走國家的控制權時,愛德華轉而成了保皇派。

愛德華一世:是征服周邊鄰國的霸主,也是遺憾死在戰場上的入侵者

1264年5月14日,保皇派軍隊在劉易斯戰役中與西蒙·德蒙福爾的軍隊交手。愛德華率領騎兵從右翼向敵人發起進攻,敵軍四散奔逃。可是,隻顧漫山遍野追擊宿敵的愛德華卻把指揮戰鬥的事兒抛在了腦後。結果當他傳回來時,發現自己的軍隊已經戰敗,父王也已敗北。在随後緊張的談判中,愛德華被作為人質交由孟福爾看管。亨利三世仍然擁有國王的頭銜,但王權卻由孟福爾掌控。除了沒有名分之外,孟福爾成了英格蘭的新統治者。

愛德華被扣為人質一年,但在1265年5月,他得以逃脫。

愛德華的回歸

就這樣,遭囚禁的亨利逃過了一劫,被兒子救了出來,重新執掌王權,又過了兩年才使國家安甯下來。這時的愛德華,把目光投向了一個更遙遠的目标。随着他父親穩坐王位,他将進行十字軍東征。

愛德華一世:是征服周邊鄰國的霸主,也是遺憾死在戰場上的入侵者

愛德華和他未來的新娘埃莉諾在卡斯蒂爾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

1274年,愛德華回國,成了新國王。在接下來的15年裡,愛德華與大法官羅伯特·伯内爾(Robert Burnell)聯手,改變了英格蘭的立法。作為國王的愛德華決意親自推動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在伯内爾和愛德華深愛的王後埃莉諾相繼過世後,愛德華在位的最後15年表現出來的是嚴苛冷酷和不屈不撓。

通過改革,愛德華還懂得了議會的價值和作用,學會了借助這個平台讓臣民了解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同時直接聽取臣民的想法和意見。在議會裡,他不僅吸納大人物,而且還籠絡了許多小人物,進而塑造了英格蘭政府的未來架構。

威爾士問題

在愛德華登基後的最初10年,他所關注的另一個焦點便是威爾士。

1277年7月, 愛德華入侵威爾士。盧埃林的大學營位于易守難攻的斯諾多尼亞(Snowdonia)山脈,但他的糧倉卻是肥沃的安格爾西(Anglesey)島,與斯諾多尼亞隔麥奈(Menai)海峽相望。是以,為了餓死盧埃林,愛德華派出一隊騎士去占領該島,還有數百人手持鐮刀去島上搶收莊稼。釜底遊魚的盧埃林乖乖就範。雖然保住了自己的頭銜,但盧埃林卻淪為格溫内德(Gwynedd)王。為了鞏固英格蘭的統治,愛德華開始大興土木,建造了包括卡那封(Caernarfon)、康威(Conwy)、博馬裡斯(Beaumaris)、哈萊克(Harlech)在内的一系列城堡,在威爾士北部形成了一圈壁壘。

愛德華一世:是征服周邊鄰國的霸主,也是遺憾死在戰場上的入侵者

哈萊克城堡重建後的樣子。建築師聖喬治的詹姆斯充分利用了每一個自然地貌,使得城堡更加安全

然而,和解并沒有持續下去。戰争再次爆發的催化劑是威爾士人對他們國家英語化的抵抗,以及達菲德·埃普·格魯福德對愛德華讓其以背叛換領地的不滿。向英格蘭人發動第一次攻擊的正是達菲德。他的兄弟面臨着一個選擇,要麼與背信棄義的他為伍,要麼支援英格蘭。盧埃林選擇了他的兄弟,加入了一場反對英格蘭吞并的民族抗戰。作為回應,愛德華決心進攻,一舉征服威爾士。1282年12月11日,盧埃林在奧裡溫(Orewin)橋戰役中陣亡,威爾士抵抗軍群龍無首。雖然愛德華放過了那些在戰争中被俘的威爾士人,但有一個例外。這個人便是兩次叛國的達菲德·埃普·格魯福德。達菲德一定後悔沒有像他的兄弟那樣戰死疆場。

愛德華一世:是征服周邊鄰國的霸主,也是遺憾死在戰場上的入侵者

蘇格蘭叛亂

盡管英格蘭與威爾士的緊張關系由來已久,但與蘇格蘭的關系卻和睦友好。然而,随着一些人夭折早逝、蘇格蘭成為無王之國,加之王位争奪人達14個之多,這一切開始生變。愛德華聲稱有權在争奪人中判定由誰來主政蘇格蘭。在被稱為“偉大事業”的王位争奪的亂局之中,人們請求愛德華在兩名王位争奪者——約翰·巴裡奧爾(John Balliol)和羅伯特·布魯斯(RobertBruce,即羅伯特一世。)之間做出裁決。1292年11月,愛德華選擇了約翰·巴裡奧爾,但巴裡奧爾是一個軟弱的國王,後被貴族們罷黜。作為回應,愛德華率軍大舉入侵,通過閃電戰役,在21周内征服了蘇格蘭,将蘇格蘭加冕石(coronation stone,又稱“命運石”)從斯科恩(Scone)帶到威斯敏斯特,并将蘇格蘭置于英格蘭的管轄之下。

但是,由威廉·華萊士(William Wallace)上司的叛亂很快爆發。1297年9月11日,他在斯特靈橋之役中戰勝了薩裡伯爵指揮的英格蘭軍隊,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勝利。1298年7月22日,人在歐洲的愛德華傳回,在福爾柯克戰役中擊敗了華萊士。華萊士臨陣脫逃。後來,蘇格蘭人通過1300年、1301年和1303年的戰役繼續騷擾和抵抗英格蘭人。然而,羅伯特·布魯斯在1302年和1305年宣誓效忠愛德華,威廉·華萊士被抓獲并被帶到倫敦接受審判,然後以與達菲德·埃普·格魯福德同樣殘忍的方式被處決。

愛德華一世:是征服周邊鄰國的霸主,也是遺憾死在戰場上的入侵者

華萊士死後,愛德華無疑認為蘇格蘭終于平靜下來。但随後,羅伯特·布魯斯殺死了另一位蘇格蘭王位的合理訴求人約翰·科明(JohnComyn),并于1306年3月25日自行加冕為蘇格蘭國王。愛德華大發雷霆,一路向北,把滿腔怒火全都發洩到抓獲來的布魯斯的親眷們身上:布魯斯的兄弟尼爾被吊死後分屍;妹妹瑪麗被挂在羅克斯堡城堡外的籠子裡公開示衆了四年。不過,布魯斯自己卻躲過了一劫,而對愛德華來說,時日已經不多。

當時已然68歲的愛德華身體每況愈下,盡管行動遲緩,但他仍然堅持再次率軍北上。1307年7月7日,愛德華在卡萊爾(Carlisle)的桑茲(Sands)附近的伯格(Burgh)去世。盡管後來人們稱其為“蘇格蘭之錘”,但事實上,這把蘇格蘭之錘令他筋疲力盡,最終擊垮了他,而威爾士人卻沒能如願以償。

(内容來源:《金雀花王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