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03課:家庭教育的十六個黃金教育法則

作者:智爸爸惠媽媽
第03課:家庭教育的十六個黃金教育法則

法則一,朋友法則

1、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1)珍惜孩子所愛的

(2)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3)不要随意取笑孩子

2、保持童心和了解孩子的所作所為:

(1)了解孩子的心理

(2)了解孩子的要求:孩子對父母的10條要求

a孩子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吵架。

b對每個孩子都一樣的愛,不要偏心。

c任何時候都不要不信任或對兒童撒謊。

d父母應該謙虛和體諒對方。

e父母與他們的孩子保持密切的關系。

f孩子的朋友來訪并表示歡迎。

g全面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h不要在孩子的朋友面前責怪孩子的過錯。

i觀察孩子的長處,不要過分強調短處。

j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能忽冷忽熱,動不動就發脾氣。

3、不要為孩子做決定。

4、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父母的唠叨可以分為幾種情況。

(1)關懷備至。

(2)催促的祈使形式。

(3)習慣性的批評。

(4)不滿意。

法則二,中國法則

1、中西方教育的差異

(1)家庭教育差異的例子:

A、對于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國:來吧,寶貝,媽媽(爸爸)抱抱你。

外國:孩子們,勇敢一點,自己站起來。

B、孩子們的愛好

中國:孩子,我給你報名了鋼琴課、美術課、作曲課……你要好好學習。

外國:孩子們,試着做你想做的事吧。隻要你覺得有道理,爸爸媽媽就會一直支援你。

C、對于孩子的将來

中國:一定要努力學習,上重點中學,上重點大學,以後要找個好工作。

外國:孩子們,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之路多條。

D、對于即将考試的孩子

中國:我告訴你,你給我一個很好的考試。如果你再次失敗,我會看看我将如何處理你。

外國:孩子們,輕松考試,隻要努力,就不用在意成績。

(2)學校教育差異

學校無法推行素質教育,學生不能在短時間内适應素質教育,我國國情不适合大規模實施素質教育。

示例:

A、對班級學生的異議

中國:安靜,所有人聽我說。

外國:同學們,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告訴我。

B、對于犯錯的學生

中國:你的學生到底怎麼了?明天給你父母打電話,你能聽到嗎?

外國:孩子們,告訴老師這是怎麼回事……下次小心點。

(3)社會教育和社會文化差異

中國的社會環境缺乏嘗試的機會。在中國,一旦失敗,就很難再有機會“再做一次”。國外提供了很多機會,你可以嘗試很多次!中國現代教育雖然還有很多短闆,但我們有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國外所沒有的,一定要取長補短,發揚光大對我們有利!

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遵循中國的原則,從中國傳統文化出發,結合教育理論知識和西方心理學知識來培養孩子。

法則三,未來法則

教育孩子要符合未來的發展,既符合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也符合孩子未來的目标。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他們渴望照顧孩子的生活。但是,随着歲月的變化,如果沒有前瞻性的智慧跟上時代的步伐,現在強加給孩子可能是浪費時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家長們都在努力培養孩子的汽車駕駛能力,卻不知道孩子的時代需要會開飛機的人才。

法則四,考試法則

考試是中國應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處理孩子的檢查時,應該以正常的心髒來對待。當孩子考試通過時,及時表揚他們,當孩子考試不及格時,了解并鼓勵他們。父母的态度決定了孩子的身高。不能使用物質刺激和體罰。為了刺激孩子(尤其是國小生)考出好成績,有的家長在考前許願,說考完買什麼,去哪裡。,有些孩子真的通過了考試,他們的父母也很尊重他們。孩子們很開心,也更有活力。有些孩子通過了考試,他們的父母不尊重它。父母會對孩子失去信任,孩子的心理會很失衡,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情緒。孩子的成績不理想,他覺得自己不會得到父母的獎勵,他會感到很失望。總之一句話,不管是什麼情況,兒童心理投下不健康的陰影。這種逐利心理的形成,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不利的。

體罰是一種破壞兒童身心健康的不健康行為。現在的孩子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因為害怕父母的懲罰,或者被動地默默忍受,他們會處于極度緊張和焦慮的狀态。或者使用逃生方法來“保護”自己!有些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好離家出走,或者自殺的悲劇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家長不能正确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主要原因。

法則五,責任法則

對自己負責。不管做什麼,隻要努力,做到最好,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問心無愧。給家長和老師讀書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人隻有對自己負責,才能對他人和社會負責。

一個小男孩正和他的同伴在路上踢足球。他不小心砸碎了路邊一棟房子的窗戶玻璃。屋主怒道:“這是誰幹的?”男孩内疚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請求原諒。但戶主堅持要男孩支付20美元的價格。這小子怎麼可能有這麼多錢!男孩知道自己有麻煩了,哭了,隻好回家向父親求助。父親沒有生氣,也沒有跟着男孩去找戶主賠款。相反,他借給男孩20美元,并同意讓男孩在一年後還清。

之後,男孩一邊讀書,一邊在業餘時間努力賺錢。他在街上擦鞋,早起送報紙,在餐廳洗碗……一年後,他終于賺到了20美元,并自豪地交給了父親。父親高興地對他說:“能對自己的過錯負責的人,将來一定會成功。”果然,這個男孩長大了,成為了美國政壇有影響力的人——他在美國連續任職兩屆。裡根總統。

法則六,興趣法則

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動物。他們不認為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而是傾向于自己學習和體驗。他們對大自然着迷。新奇總是讓狼吃驚。狼總是對周圍的環境産生興趣,是以它們可以不斷地在環境中尋找食物,了解危險,并有效地生存下來。是以,要培養孩子超強的學習能力,就要培養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讓他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作為他學習的老師。這樣的孩子将是未來人生道路上的璀璨明星,他們的工作也會不斷有新的想法和靈感。

法則七,提問法則

問題可以激發孩子對周圍環境的好奇心,讓他思考。但是你提問的方式很重要。是/否類型的問題并不能真正幫助孩子思考。提問的最好方法是使用開放式問題,例如:你怎麼看?你有什麼可以做的嗎?開放式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思考。并在提問時注意技巧。首先,你必須向你的孩子展示你是細心的、專注的、有興趣的、體貼的、體貼的、懂事的和有創造力的,然後才能順利開始溝通。例如,“我真的很喜歡你今天的表現。你是怎麼做到不緊張的?”或“我喜歡你提出的新想法。你的靈感是從哪裡來的?”。

法則八,歸屬法則

確定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1、營造快樂環境:

(1)親親額頭,發自内心的恭維,小紙條表達愛意,給孩子一句“謝謝”。

(2)從小就開始幽默訓練。當他跌倒時,他做了個鬼臉來安撫他。

(3)讓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到快樂。在田野裡跑。

(4)父母要幽默、開朗、樂觀,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2、進入創造環境:讓孩子學會主動去争取

(1)肯定孩子的才能“你通過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真棒!”。

(2)協調孩子制定适當的目标。

創造共享環境,讓孩子體驗快樂;創造一個關愛的環境讓孩子們學會善良。

法則九,希望法則

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1、讓孩子從小就有偉大的夢想。

2、讓孩子設定目标,引導他前進。

3、及時對孩子提出理想的要求。

4、注意目标的個體差異。

5、在困難面前保持希望。

法則十,力量法則

力量法則: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

在家長與孩子的“鬥争中”,家長不能做勝利者,若是在最安全最溫暖的家庭裡都獲得不了尊重與勝利,當走出家門,到了外面的世界,面對危險、強大的敵人,孩子第一反應就是退縮就是我不行。

法則十一,管理法則

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先是家長老師管理孩子,對孩子實行他律,最後讓孩子達到自律!

法則十二,聲音法則

盡管孩子在家裡沒有決定權,但是一定要傾聽他們的聲音;傾聽孩子的聲音和孩子良好的溝通。

1、做孩子信賴的人:家長最好每天拿出點時間來,耐心的傾聽孩子的心裡話,這是賞識和了解孩子的好方法。這樣,孩子有事和父母講,從不在心裡放着,出門說‘再見’,進門問好,做飯幫手,飯後洗碗擦卓掃地。父母又是批評過頭,當時不頂嘴,過後再解釋。他們常對孩子講:我們是父子也是朋友,我們有義務教育你們,也有義務幫助你們,你們長大了,會發現我們有許多如你們,這是正常的。我們要像朋友一樣互相諒解,互相幫助。

2、做一個善于傾聽的家長:注重傾聽孩子的心聲:

(1)停止做其他事:孩子想要和自己談時,要放下正在做的事。

(2)回應認同孩子的感覺。

(3)做出保證:例如在談話結束時,說“希望事情有個好的結果”、“那确實非常有意思”。

3、讓孩子把話說完:為什麼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把孩子嘴封起來,自己說個不停,這太不公平了。

4、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傾聽:

(1)當孩子哭泣時:在他身邊,不打斷他的哭,哭泣能愈合創傷。

(2)孩子恐懼的時候:在孩子身邊,鼓勵孩子面對他所害怕的事。

(3)在公共場所發脾氣的時候:設法把孩子帶到比較隐蔽的地方。

4、當孩子憤怒時候:愛撫,關注他,留在他身邊,允許他打發雷霆。

法則十三,偶像法則

家長是孩子第一個模仿的對象,一定要做好偶像,别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不良的種子。

法則十四,後果法則

讓孩子了解其行為在現實世界中可能産生的後果;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法則十五,二十碼法則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父母與其至少保持20碼的距離。

法則十六,四何法則

“四何”法則:任何情況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幹何事,以及何時回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