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03课:家庭教育的十六个黄金教育法则

作者:智爸爸惠妈妈
第03课:家庭教育的十六个黄金教育法则

法则一,朋友法则

1、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1)珍惜孩子所爱的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3)不要随意取笑孩子

2、保持童心和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

(1)了解孩子的心理

(2)了解孩子的要求:孩子对父母的10条要求

a孩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b对每个孩子都一样的爱,不要偏心。

c任何时候都不要不信任或对儿童撒谎。

d父母应该谦虚和体谅对方。

e父母与他们的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

f孩子的朋友来访并表示欢迎。

g全面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h不要在孩子的朋友面前责怪孩子的过错。

i观察孩子的长处,不要过分强调短处。

j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能忽冷忽热,动不动就发脾气。

3、不要为孩子做决定。

4、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父母的唠叨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关怀备至。

(2)催促的祈使形式。

(3)习惯性的批评。

(4)不满意。

法则二,中国法则

1、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1)家庭教育差异的例子:

A、对于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国:来吧,宝贝,妈妈(爸爸)抱抱你。

外国:孩子们,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B、孩子们的爱好

中国:孩子,我给你报名了钢琴课、美术课、作曲课……你要好好学习。

外国:孩子们,试着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爸爸妈妈就会一直支持你。

C、对于孩子的将来

中国:一定要努力学习,上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以后要找个好工作。

外国:孩子们,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之路多条。

D、对于即将考试的孩子

中国:我告诉你,你给我一个很好的考试。如果你再次失败,我会看看我将如何处理你。

外国:孩子们,轻松考试,只要努力,就不用在意成绩。

(2)学校教育差异

学校无法推行素质教育,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素质教育,我国国情不适合大规模实施素质教育。

示例:

A、对班级学生的异议

中国:安静,所有人听我说。

外国: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告诉我。

B、对于犯错的学生

中国:你的学生到底怎么了?明天给你父母打电话,你能听到吗?

外国:孩子们,告诉老师这是怎么回事……下次小心点。

(3)社会教育和社会文化差异

中国的社会环境缺乏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失败,就很难再有机会“再做一次”。国外提供了很多机会,你可以尝试很多次!中国现代教育虽然还有很多短板,但我们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国外所没有的,一定要取长补短,发扬光大对我们有利!

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遵循中国的原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结合教育理论知识和西方心理学知识来培养孩子。

法则三,未来法则

教育孩子要符合未来的发展,既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孩子未来的目标。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他们渴望照顾孩子的生活。但是,随着岁月的变化,如果没有前瞻性的智慧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强加给孩子可能是浪费时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家长们都在努力培养孩子的汽车驾驶能力,却不知道孩子的时代需要会开飞机的人才。

法则四,考试法则

考试是中国应试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处理孩子的检查时,应该以正常的心脏来对待。当孩子考试通过时,及时表扬他们,当孩子考试不及格时,理解并鼓励他们。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身高。不能使用物质刺激和体罚。为了刺激孩子(尤其是小学生)考出好成绩,有的家长在考前许愿,说考完买什么,去哪里。,有些孩子真的通过了考试,他们的父母也很尊重他们。孩子们很开心,也更有活力。有些孩子通过了考试,他们的父母不尊重它。父母会对孩子失去信任,孩子的心理会很失衡,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情绪。孩子的成绩不理想,他觉得自己不会得到父母的奖励,他会感到很失望。总之一句话,不管是什么情况,儿童心理投下不健康的阴影。这种逐利心理的形成,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

体罚是一种破坏儿童身心健康的不健康行为。现在的孩子心理很脆弱,尤其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因为害怕父母的惩罚,或者被动地默默忍受,他们会处于极度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或者使用逃生方法来“保护”自己!有些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离家出走,或者自杀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这些都是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主要原因。

法则五,责任法则

对自己负责。不管做什么,只要努力,做到最好,不管结果如何,都要问心无愧。给家长和老师读书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应该让孩子明白,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一个小男孩正和他的同伴在路上踢足球。他不小心砸碎了路边一栋房子的窗户玻璃。屋主怒道:“这是谁干的?”男孩内疚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请求原谅。但户主坚持要男孩支付20美元的价格。这小子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钱!男孩知道自己有麻烦了,哭了,只好回家向父亲求助。父亲没有生气,也没有跟着男孩去找户主赔款。相反,他借给男孩20美元,并同意让男孩在一年后还清。

之后,男孩一边读书,一边在业余时间努力赚钱。他在街上擦鞋,早起送报纸,在餐厅洗碗……一年后,他终于赚到了20美元,并自豪地交给了父亲。父亲高兴地对他说:“能对自己的过错负责的人,将来一定会成功。”果然,这个男孩长大了,成为了美国政坛有影响力的人——他在美国连续任职两届。里根总统。

法则六,兴趣法则

狼是世界上最好奇的动物。他们不认为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的,而是倾向于自己学习和体验。他们对大自然着迷。新奇总是让狼吃惊。狼总是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兴趣,因此它们可以不断地在环境中寻找食物,了解危险,并有效地生存下来。所以,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就要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将是未来人生道路上的璀璨明星,他们的工作也会不断有新的想法和灵感。

法则七,提问法则

问题可以激发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好奇心,让他思考。但是你提问的方式很重要。是/否类型的问题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思考。提问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开放式问题,例如:你怎么看?你有什么可以做的吗?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并在提问时注意技巧。首先,你必须向你的孩子展示你是细心的、专注的、有兴趣的、体贴的、体贴的、懂事的和有创造力的,然后才能顺利开始沟通。例如,“我真的很喜欢你今天的表现。你是怎么做到不紧张的?”或“我喜欢你提出的新想法。你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

法则八,归属法则

确保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1、营造快乐环境:

(1)亲亲额头,发自内心的恭维,小纸条表达爱意,给孩子一句“谢谢”。

(2)从小就开始幽默训练。当他跌倒时,他做了个鬼脸来安抚他。

(3)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到快乐。在田野里跑。

(4)父母要幽默、开朗、乐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进入创造环境:让孩子学会主动去争取

(1)肯定孩子的才能“你通过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真棒!”。

(2)协调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

创造共享环境,让孩子体验快乐;创造一个关爱的环境让孩子们学会善良。

法则九,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1、让孩子从小就有伟大的梦想。

2、让孩子设定目标,引导他前进。

3、及时对孩子提出理想的要求。

4、注意目标的个体差异。

5、在困难面前保持希望。

法则十,力量法则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在家长与孩子的“斗争中”,家长不能做胜利者,若是在最安全最温暖的家庭里都获得不了尊重与胜利,当走出家门,到了外面的世界,面对危险、强大的敌人,孩子第一反应就是退缩就是我不行。

法则十一,管理法则

在孩子未成年以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先是家长老师管理孩子,对孩子实行他律,最后让孩子达到自律!

法则十二,声音法则

尽管孩子在家里没有决定权,但是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倾听孩子的声音和孩子良好的沟通。

1、做孩子信赖的人:家长最好每天拿出点时间来,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这是赏识和理解孩子的好方法。这样,孩子有事和父母讲,从不在心里放着,出门说‘再见’,进门问好,做饭帮手,饭后洗碗擦卓扫地。父母又是批评过头,当时不顶嘴,过后再解释。他们常对孩子讲:我们是父子也是朋友,我们有义务教育你们,也有义务帮助你们,你们长大了,会发现我们有许多如你们,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像朋友一样互相谅解,互相帮助。

2、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长: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

(1)停止做其他事:孩子想要和自己谈时,要放下正在做的事。

(2)回应认同孩子的感觉。

(3)做出保证:例如在谈话结束时,说“希望事情有个好的结果”、“那确实非常有意思”。

3、让孩子把话说完:为什么父母自己老是唠叨不停,而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把孩子嘴封起来,自己说个不停,这太不公平了。

4、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倾听:

(1)当孩子哭泣时:在他身边,不打断他的哭,哭泣能愈合创伤。

(2)孩子恐惧的时候:在孩子身边,鼓励孩子面对他所害怕的事。

(3)在公共场所发脾气的时候:设法把孩子带到比较隐蔽的地方。

4、当孩子愤怒时候:爱抚,关注他,留在他身边,允许他打发雷霆。

法则十三,偶像法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一定要做好偶像,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法则十四,后果法则

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的后果;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法则十五,二十码法则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父母与其至少保持20码的距离。

法则十六,四何法则

“四何”法则:任何情况下都要了解孩子跟何人在一起、在何地方、在干何事,以及何时回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