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評價李斯對秦國的貢獻?是締造還是毀滅?

李斯本是楚國人,不遠千裡來到秦國,隻為向他思慕已久的秦王嬴政展示自己的才學,但是想和嬴政當面論政談何容易,恰巧呂不韋喜歡廣招賢客,發現李斯是個人才,于是将李斯納入自己的麾下,李斯在呂門沉寂幾年後,終于有了與嬴政見面的機會。

面對千載難逢的機會,李斯不會浪費時間,而是直奔主題,告訴嬴政統一天下的時機已經來臨,這想法與嬴政不謀而合,這正是嬴政一直想辦的事,苦于沒有可以一起能謀劃的人,李斯的見解無異于雪中送炭,千裡覓知音。秦始皇大喜:人才!

李斯一個楚國人為何對秦王嬴政如此迷戀?隻因為秦地經商鞅變法後,日益強大,李斯要的是能施展自己王佐之才的地方,不在乎自己本身的歸屬。身上有那麼一點成就大業的霸道之氣,與嬴政算是秉性相投了。

怎樣評價李斯對秦國的貢獻?是締造還是毀滅?

李斯,圖檔源于網絡

李斯曾經看到過兩隻老鼠,一隻在茅廁裡見人就跑,一隻在米倉裡吃得滾胖肥圓,不懼生人,李斯不禁感慨道:生活的環境很重要,不是人成就環境,而是環境成就人啊!是以秦國是他需要的生存環境。

秦國曾經發生了一次外國間諜滲入事件,該間諜暴露後,嬴政大怒,秦國大臣們紛紛上書,建議嬴政驅趕國外來秦做客之人,也就是把這些外人趕回老家,管他是不是人才,一律驅逐,嬴政同意了這個建議,這就是當時著名的逐客事件。

李斯是楚國人,當然也在驅逐名單中,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壤,豈能輕言放棄?于是李斯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名傳千古的《谏逐客令》,文章陳述外來之地的人才重要性,寫的是有理有據,邏輯暢通,秦始皇看到這篇文章後就取消了逐客令,李斯得以留了下來,嬴政真的是被文章中陳述的道理說通了嗎?作為一個政壇高手,嬴政豈會看不出這是李斯為了自己能留下來寫的說辭?嬴政隻是太夫妻才了,尤其是與自己統一大業的政見相一緻的李斯,隻要你想留下來,我就給你台階下!

李斯為了自己能留在嬴政身邊大展才華,一昧地向嬴政投其所好,嬴政想攻打六國他就幫着出謀劃策,哪管楚國是不是他的故土,嬴政想威懾天下,他就推行酷刑,嬴政想鞏固統一局面,他就推行郡縣制,嬴政想杜絕非議,他就建議焚書,作為一個博學的讀書人,又豈能不愛惜那些珍貴的古籍呢!

司馬遷對李斯的評價是:

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不然,斯之功且與周、召列矣。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們都認為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細考察事情的真相,就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則的話,李斯的功績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并論了。

司馬仟為何與世俗看法不同呢,他認為李斯這個人并不是忠心耿耿,而是忠于自己的才華,看重的是自己的才學能否得以施展,而不是忠于某一人某一地。

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李斯與趙高合謀用假遺诏逼死扶蘇蒙恬的事件。

秦始皇巡遊各地途中,突然發病,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就寫了一封密件,要求遠在邊境的扶蘇抓緊回來處理他的葬禮,嬴政有20多個孩子,扶蘇是嬴政的長子,而且嬴政隻給扶蘇寫了密信,雖然沒有明确扶蘇繼承皇位,但是用意也很明顯,伴随在嬴政身邊的趙高看到密件後,知道嬴政要扶蘇繼承皇位,而自己素與扶蘇不合,更何況扶蘇素有賢名,他繼位後像他這種小人不會長久,早晚被殺,于是趙高就偷偷留下了密件,沒有給扶蘇送去。

怎樣評價李斯對秦國的貢獻?是締造還是毀滅?

秦始皇,圖檔源于網絡

秦始皇病逝後,李斯為了不引起動亂,于是秘不發喪,趙高趁機去遊說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說要造假遺诏,讓胡亥登上皇位,胡亥畢竟年少,起初也很害怕,但是在趙高的鼓動下,終于心動了,胡亥說:這事想辦成,必須得有丞相李斯的幫助,趙高說:沒問題,我來辦。

于是趙高找到李斯說出了自己的陰謀,李斯起初當然不會答應,面對趙高的誇誇其談李斯不為所動,甚至要對趙高動手了,李斯認為自己本是一介布衣,因為跟随嬴政才能位極人臣,他不會做出背叛嬴政的事,相信此時李斯說的是真心話,嬴政确實是他的伯樂。

但是冷靜過後的李斯為何答應了趙高?因為趙高說到了李斯最在意的事情,趙高說扶蘇最看重的是蒙恬,扶蘇上位後必然任蒙恬為相,而李斯隻能布衣歸田了,李斯終為所動,答應與趙高一起合謀,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矯诏陰謀徹底粉碎了秦國最後的希望,李斯與趙高僞造嬴政遺诏,數落扶蘇過錯,令其自裁謝罪,扶蘇死後又假傳聖指令胡亥上位,胡亥貪圖享樂,驕奢淫逸,濫用民力,重用趙高,百姓苦不堪言,百官束手無策,之後趙高陷害李斯,謀殺胡亥,輝煌的一代帝國僅存在15年就退出了曆史的舞台。

怎樣評價李斯對秦國的貢獻?是締造還是毀滅?

趙高,圖檔源于網絡

李斯答應趙高的陰謀并不是因為他貪圖富貴,他想保住相位是為了施展自身所學,他是一個為自身抱負追求到極緻的人,胡亥繼位後,李斯也屢次勸誡胡亥的胡作非為,還想着實施自己的政治措施,是以也得罪了胡亥,在趙高的挑撥下被胡亥處以極刑——腰斬。李斯臨死前曾說過:我怎麼能為這樣的昏君出謀劃策呢。

縱觀李斯一生,功績斐然,他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建議統一文字,統一貨币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推行郡縣制,這些舉措對後世影響深遠,之後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都延用這些政治措施。僅從成績看,李斯對秦朝的貢獻極大,但是他與小人趙高合謀矯诏,加速了秦朝的滅亡,使秦始皇嬴政嘔心瀝血打下的江山毀于一旦,僅僅存在15年就付之一炬,他是秦朝滅亡的殺手之一,帝國倒塌的加速劑,是以該如何評價李斯之于秦國呢?是締造者還是毀滅者?

客觀公正來講,李斯是那個影響後世千年的秦朝締造者之一,但也是當時正在發展的秦朝毀滅者之一,他締造的是秦朝的未來,毀滅的是秦朝當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