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提到“包拯”,中國百姓頭腦中浮現的必是

金超群老師主演的經典電視劇《包青天》

這部劇自1993年開播以來,迅速風靡我國,金老師扮演的黑臉包公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展昭英俊潇灑讓人移不開目光,王朝馬漢敬業盡忠令人敬佩……

仍記得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題曲,每個人都會唱上兩句:“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可以說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曲都萬般深入人心。

民間有關包拯的戲曲和故事傳說等不計其數,大多數是描寫包拯斷案時的公正清廉形象,百姓們無不愛戴他且親切喚之“青天大老爺”。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金超群老師扮演的包拯

無論是民間故事還是電視劇中,包拯給人的印象是黝黑的臉盡顯威嚴,

額頭中央有個月牙标記,辨識度很高。

其實,曆史上确有包拯此人,他是北宋時期頗有威望的開封府知縣,因自身剛正不阿加上做官清廉而深受皇帝喜愛。

包拯斷案的故事也流傳甚廣,他在職期間曾破獲無數大大小小的疑難案件,斷案過程中更是盡顯剛毅廉潔,不對權貴阿谀奉承。

他是老百姓心中的好清官,故百姓贈其“包青天”的美譽,後世也常用包青天來形容一些兩袖清風的廉潔好官。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01 忠孝包拯終人丁興旺

公元999年即宋真宗鹹平二年,包拯出生于安徽廬州,小時候的他就很是聰穎智慧,父母也對其寄予厚望而悉心培養着他。

包拯每日讀書寫字,學着做官之道,也很孝順,他心中有着遠大志向:不負父母期望,努力考上功名為老百姓做好事!

公元1027年,包拯榮登進士第,因為包拯是個孝順的人,原本可以去遠處當官,但他考慮到父母年邁,遂選擇了就近任職。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人生在世,自己孝順父母的時間有限

,而為國鞠躬盡瘁可直至自己壽終——後者的時間更長,隻要自己還活着一天就能一直為國效力!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不得不說,包拯的觀點挺與時俱進,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

“忠孝兩全”。

當官的包拯确實也如戲曲舞台或是影視劇裡演的那樣,查起貪官污吏來堅定果斷,從不包庇。

而在皇帝宋仁宗趙祯跟前,他和敢于在唐太宗身邊直谏的魏征一樣,

甯可“冒犯”威嚴也要給皇帝提意見,甚至還曾彈劾過張貴妃的伯父!

包拯的仕途發展得不錯,然而婚姻家庭生活有少許不盡如人意,妻子在和他成親沒多久後便去世了,留下一個兒子包繶。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宋仁宗劇照

可天有不測風雲,這個長子緊随其後也死了,包拯自然是痛不欲生:眼瞅着自己已近六十歲,送走妻子後又面臨喪子之痛……

後為延續包家香火,包拯娶了第二位妻子,她生下了三個孩子,

其後包拯所納小妾也給他生下了一個男孩,名喚包绶也稱包誕。

不過這個幼子出生沒多久就被小妾帶回娘自己養着,直到在包拯的生日宴上,其兒媳婦才替包拯找回這個小兒子。

此時的包大人不用再擔心膝下無子的問題了。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在這之後,被包拯培養成朝廷命官的小兒子包绶還為包拯生下四孫子三孫女,至此包家算是人丁興旺,且個個智商不俗。

02 包拯第29代子嗣包玉剛,滿腔熱情為祖國

距離安徽合肥小李蠻村2公裡開外,伫立着一座不算大的祠堂,它方方正正端莊十足,青磚白牆的模樣是典型的徽式建築。

其雖無高大牌坊門樓充場面,但隻要遊客瞧見了上面的牌匾就免不了要肅然起敬,

因為這正是包拯家族的包氏宗祠!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平日裡,它就那般安靜安然地呆在故鄉,見證着世事變遷,也無聲地講述着包家族人的萬千故事,包括他們傳奇的一生……

包玉剛

則是包拯第29代傳人,可謂是個

“超級富豪”!

不過他屬于白手起家的類型,幼時生活貧困後随家人來到香港,在這片希望之地上,他憑借着老包家族的聰明才智加上不屈不撓的精神,終于闖出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個大富豪,獲有

“世界船王包玉剛”

的榮譽稱呼。

不過他并非出生于包拯的故鄉安徽,而是遠在浙江甯波,是以一開始的包玉剛并不知道自己就是包拯的後人。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直到1984年,彼時66歲的包玉剛自香港回到甯波,和妻子一起參觀著名的天一閣時才發現了自己的身世。

天一閣裡藏着許多古籍家譜,館長得知包玉剛前來特意找出了包氏家譜且告知他本人的祖先即包拯!

包玉剛翻閱族譜時赫然瞧見自己以及父兄的名字,更是瞧見那

“青天大老爺”

的名字羅列其中!

獲悉這個事實後,包玉剛極為激動,敬仰祖先之際更是對自己根在中國而自豪。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而包玉剛也踐行着他的愛國舉動,實實在在為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彼時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的船舶工業發展并不理想,欲走出國門卻缺乏相關的經驗。

作為“世界船王”的包玉剛顯然也深知這一點,于是他以探親為由回到祖國将自己的船攬了過來。

毫無疑問,擁有豐富資源的包玉剛是祖國合作的重要對象,

他給了祖國1000萬美元支票用來支援祖國的建設發展。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緊接着一年後,包玉剛在北京簽訂了聯營協定,香港處也成立了國際聯合傳播投資有限公司,最大程度地為中國船舶事業打開了香港市場。

至此,我國的船舶工業發展進入轉折時期且飛速發展。

當然,包玉剛先生所做的努力還遠不止這個,除了支援造船行業的發展他還不忘投入教育旅遊事業:不僅在北京建造起了一個現代化的旅遊飯店兆龍飯店,還助力建造了甯波大學、上海交大包兆龍圖書館等,亦為優秀留學生設立包兆龍、包玉剛獎學金……

可以說包拯的這位偉大後人,

和祖先一樣身體裡流淌着愛國盡忠的血液!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03 包先良夫婦默默守護宗祠之路

我們再來說說另一個包家傳人包先良,他住在安徽合肥的包村也即包拯的出生地。

包先良年輕的時候,村子裡的人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大部分都去了城裡打工,唯獨包先良甯願駐守在村子裡也不願外出!

有人要問了:是不是他在村子裡有其他掙錢的活兒幹,是以不願出去吃苦呢?

實際上他并沒有工作,但倒是真有一個自認為重要的活兒得幹——

守護包拯宗祠!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一些人認為這個包先良是個老頑固、死腦筋的人,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他更多的是在傳承一種不可被磨滅的精神。

我們亦可從他和妻子黃其蓮守祠二十年的故事中,瞧見這種執着的情感。

紅梁黑柱的包氏宗祠原本是一座香火缭繞,參拜人數絡繹不絕的祠堂

,但到了民國時期它則變成了一座空堂直至後來被改為了校舍。

再然後,飽經風霜的宗祠被毀而無人看管,有位村民甚至将它當成了養牛的場所,着實令人唏噓。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不管怎樣,包拯的精神值得永世傳頌,它不僅是包氏子孫心中的信仰更是千萬百姓憧憬的正義公平。

于是,他與妻子一道開始修整包氏祠堂并号召大夥一起行動起來守衛祠堂。

然而,守護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的,新舊事物的碰撞與思想的沖突總是随時随地發生着。

時間來到2013年,多家網絡媒體以

“清官難斷家務事”

為标題報道了包氏夫婦守護祠堂二十年後,面對開發有争議一事。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事情經過大緻是這樣的:包先良妻子黃其蓮坦言自己傾注了許多心血在這座祠堂上,為了它,丈夫放棄外出打工機會隻是在村裡做些臨時工作,隻為有人去祠堂時可随時趕到,而自己隻要得空便會來此打掃整理……如今因為開發問題要她全權交出鑰匙,她自然說什麼也不肯。

而謀求開發的包氏家族第36代後裔包先清卻另有一番說法:他認為祠堂并非個人所有,是供奉包氏祖先的場所,如今黃其蓮完全當成了自己的地盤緻使祠堂失去了很多的發展機會!

可謂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包先良夫婦确實為宗祠付出了諸多,他們放棄個人生活充當義務講解員和打掃者,縱使沒什麼工資可拿卻也心甘情願。

隻因自己是包氏後人且想随時傳遞包公的精神——這也是他們的故事釋出到網上後,引發人們感動的緣由。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盡管社群從業人員也做過多次協調,但這畢竟是包氏族人内部的沖突,他們亦不好過多介入處理,遂就變成了一樁難斷的家務事。

04 包拯精神深植于人們心中

也許有人會覺得當守護包氏祠堂這件事後期涉及了利益沖突,似乎就給那份執着添上了一層迷霧。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包先良夫婦仁義恭孝的美德,我們不應該從他們拒絕開發這事上輕言其頑固,缺乏科學管理制度并非他們的過錯,遺憾的是一心為祠堂的他們還是卷入了這場争執之中。

包拯去世後,子孫後代今何在?一個超級富豪,一個默默守護祠堂

當義務與責任全權歸于錢上,着實是一件憾事;可祠堂的發展确實也得依賴于錢……

其現實意義是遠比祠堂開發重要得多的,縱使包先良夫婦守護的是“原生态模樣”的宗祠,也不會改變人們對于包拯精神的看法與傳揚,源于它已深植于百姓心中!

參考文獻:

1.《包拯傳》

2.探秘志網站—曆史趣聞—《包拯的子孫後代有哪些,包拯後人下場都如何了》

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曆史上的監察官】包拯:開封有個包青天(2018-04-2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