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這是北宋名臣包拯一直主張的為官準則,他躬身力行、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教育後世之人,成為清正廉潔為官的表率,他從不徇私枉法,更不附權貴,他一生嚴峻剛正、鐵面無私地為民請命,被世人譽為“包青天”。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包拯的為官之路也是幾經起落,以他秉公執法的認真态度難免會得罪朝堂中人,隻是他的工作能力不容皇帝忽視,這也是他能夠官至樞密副使、禮部侍郎,封為東海郡開國侯的資本。包拯斷案确實有一套本事,有一次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告訴他:把牛殺了把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這又是包拯怎樣的傳奇斷案故事呢?

進士出身,因孝辭官

包拯出生在廬州合肥,不是富庶人家的子弟,但也談不上貧困,他與父母相依為命,父母對他也是疼愛有加,一直把他放在身邊悉心教導,而包拯也是一個非常争氣的兒子,28歲的時候考上了進士,可謂是榮耀鄉裡,成為了父母眼中的驕傲。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朝廷任命包拯為江西某地的知縣,可是包拯以父母年邁為由,申請調任距離家鄉合肥較近的區域為官,宋仁宗也是個明君,愛惜這個才子準了他的申請,改授為安徽和縣的監稅。按理說已經滿足了包拯的請求,包拯可以安心為官了,但是他的父母仍然不舍得他離開,讓人想不到的是,包拯是以而辭官,直接回家照顧父母。

包拯放棄了大好的前程,可能别人一輩子都實作不了的願望,而他卻因孝辭官。幾年後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在父母的陵墓前守孝,三年孝滿仍不離開,直到1037年才赴京聽選,被朝廷任命為安徽省内的知縣,而這距離他初任知縣已經是十年後的事情了。且不論包拯耽誤這十年仕途光陰是如何生活的,單是他的一片孝心就能看出他是至情至性、非常有原則之人。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清正廉潔,精于斷案

包拯為官25載,從一名小小的知縣做起,其中也經曆了一些波折,但他一生清正廉潔,從來不徇私情,他得罪了一些權貴,卻沒有任何把柄操持于人手,這也是他剛正不阿的資本。俗話說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歪,那些貪官對他也隻能是敢恨不敢言,而宋仁宗對包拯也是倍加信任,成就了一代清官“包青天”。

包拯後來官至樞密副使、禮部侍郎,在重文輕武的宋朝這都是擁有實權的要職,而包拯能夠擁有此官位完全是他憑借個人實力所得,他尤其精于斷案,這也是民間經常有他各種精彩斷案故事的原因。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在斷案過程中,包拯除了掌握宋朝的律法之外,他還擅于犯罪心理學,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他會站在罪犯的角度去思考罪犯在作案時的心理,别人都掌握真憑實據,而包拯劍走偏鋒直擊要害,輕而易舉地攻破罪犯的提防心理。

賊偷牛舌,包藏禍心

包拯在剛上任時就接到了一個老農前來報案,報案的原因很蹊跷:老農家中養了一頭牛,結果這頭牛在頭一天夜裡被人割去了舌頭,其作法之殘忍,其行為之惡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想要報複為何不對主人下手,隻能說這人膽小,但是又為何不殺牛呢?原來在古代殺牛也是犯法的事情。

西周《禮記》中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到了宋朝時,《宋刑統》裡明确規定:殺牛馬者,為首殺頭,偷宰耕牛者,流放一年半。有了如此嚴厲的刑罰,自然不敢擅自殺牛。可是賊人不殺牛卻割了牛舌,可見這賊人确實是包藏禍心,他割去了牛舌達到了報複的目的,也許順便還能享受一下美味,畢竟牛舌也算是一道“大餐”。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老農前來報案主要就是想申請一下想要把牛殺掉,牛沒了舌頭自然也活不長,與其病死賣肉不如趁着健康時還能賣個好價錢,至于能不能抓到賊人老農已經不指望包拯能夠破案,畢竟無憑無據,哪能那麼容易破案呢?事實上包拯給他的态度也是如此,直接告訴他,把牛殺了把肉賣掉,這也正是老農想要的結果。

殺牛賣肉,小偷自首

在古代正常情況下是不讓殺牛的,但是一些即将病死的老牛還是允許可以申請殺掉賣肉換錢,而像老農的牛屬于特殊情況,既然有了知縣的允許,他就可以大膽賣肉了。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允許有殺牛行為後,會派專人回收牛皮、牛角、牛筋等物資,這些東西都屬于軍需物資,牛皮可以作盔甲、牛角和牛筋可以做弓弦。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老農殺了牛之後到縣裡去賣肉,他的牛肉新鮮、健康,生意自然是紅火,可是他的家中卻一直沒有官方的衙役等人去回收牛皮、牛角、牛筋。老農以為是包拯知縣疏忽,反正已經得到了知縣的同意,他賣得心安理得,隻是他的肉還沒賣完時,縣衙裡又有人前來報案,說老農私自殺牛賣肉。

當包拯看到前來報案人說的内容之後,直言問:“你為什麼割人家的牛舌?”當時報案人就慌了神,在包拯的逼問之下不得不道出了實情。原來這個報案人就是小偷,他與老農産生了過結,對老農心懷恨意,于是就有了割牛舌報複的行為。案情真相大白,小偷得到了應有的懲罰,那麼包拯是如何斷定小偷會來“自首”呢?

宋朝針對殺牛還有一條規定,就是舉報有人私自殺牛者可以獲得50貫銅錢的重賞,最多則可以獲得100貫,這對于小偷來說也是一個額外的收入。而包拯之是以笃定前來舉報之人必是小偷,其原因就是,隻有小偷才熟悉老農的情況。

别人都以為老農能夠光天化日之下賣牛肉肯定是得到了官方的允許,隻有小偷才會注意到沒人前去老農家回收牛皮、牛角等,他認為老農是私自殺牛,以其報複心理必定會前去舉報,這樣就有了小偷會“自首”一說,可以說包拯的犯罪心理學果然十分了得。

農夫自家的牛舌頭被割了,包拯:把牛殺了肉賣掉,小偷就會自首

小結

包拯一生斷了無數的奇案,以至于後來被世人杜撰成了不同版本的故事與小說,《三俠五義》中包拯審奇案、平冤獄,把包拯寫得神乎其神,到現代還演繹出了多部有關包拯的電視劇,足見包拯在民間的聲望之高、之盛。

包拯為官斷訟執法、為人明敏正直,他在家訓中對子孫後代也有着嚴格的要求:“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殁之後,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難怪在他去世時宋仁宗追賜他的谥号為“孝肅”,正是人如其名。

參考資料:《宋刑統》《包拯家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