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對“不守禮法”的尼姑是如何懲罰的?令人唏噓不已

尼姑是佛教修行披剃出家的女子。明朝時,由于中原江山又回到漢人手裡,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舍棄元朝的寬松不羁的局面,變得非常嚴謹,如傳統家庭講究男耕女織,男人要追求仕途高升、光宗耀祖;婦女在家要恪守婦道、相夫教子、孝順公婆等等。

明朝對“不守禮法”的尼姑是如何懲罰的?令人唏噓不已

正因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他們是遊牧民族,對中原的禮義廉恥不那麼講究,是以在元朝經常發生多起男女超越道德限制的事件——尼姑留宿男子事件。

明朝對“不守禮法”的尼姑是如何懲罰的?令人唏噓不已

話說明朝永樂年間一位讀書人,正要赴京趕考(全國各地很多這樣的考生),他走着走着,天已黑,前面剛好有一間尼姑庵,他就進去請求留宿一夜,得到尼姑同意後,不料,這一住就是幾個月都不見考生出來,當人們找到他時,發現他已身體極度虛弱。這樣的事件不是一件,而是各地時時有發生,人們就把這種事上報官府。

朝廷豈能坐視不理,就頒布嚴厲的行政措施:嚴禁不滿59歲的婦女不準當尼姑,即超過59歲才可以當尼姑。所謂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民間對這項行政指令置若罔聞,民間還經常發生尼姑留宿男子的事件。

明朝對“不守禮法”的尼姑是如何懲罰的?令人唏噓不已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一位大臣叫周儒教,他在巡視全國各地時路過蘇州,遇到了地方官員對衆多尼姑留宿男子的事件毫無辦法,焦頭爛額。于是,周儒教對地方官提出解決問題的舉措:不守禮法之人,以豬肉價,論斤數兩賣绐那些鳏夫。鳏夫指的是死了老婆的男子。

明朝對“不守禮法”的尼姑是如何懲罰的?令人唏噓不已

至于這個措施有沒有施行,就不得而知了,但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明朝上層社會對于尼姑的态度,就是拒絕更多的婦人加入尼姑的行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