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個喀喇城,39歲的清初第一功臣多爾衮到底猝死于哪一個?

公元1650年12月31日,39歲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極之弟多爾衮在

塞北狩獵途中猝死

,死因和亡地都存疑雲,各種說法莫衷一是。

三個喀喇城,39歲的清初第一功臣多爾衮到底猝死于哪一個?

睿親王多爾衮

多爾衮作為清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清廷入主中原的重要功臣,甚至可以說是

第一功臣

他到底是被人謀害還是意外身亡?史載的亡地到底是清初三個喀喇城的哪一個?120多年後,乾隆為其平反又有何深意?讓我們結合史料探究一下。

戰功卓著

清天聰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多爾衮跟從皇太極突襲北京,在廣渠門外大敗袁崇煥、祖大壽的援兵,又在薊州殲滅明朝山海關的援兵。

清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多爾衮親率左翼軍從牆子嶺、董家口入關,掠山西,破濟南,殺明朝宣大總督盧象升。

著名的松錦之戰,清軍以多爾衮、濟爾哈朗等為首,明軍以洪承疇、祖大壽等為首,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兵力。激戰兩年後洪承疇松山城破被俘投降,祖大壽舉錦州城投降,明朝在山海關以東隻剩下甯遠一城。

錯過皇位

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極猝死于盛京,由于生前未立嗣子,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多爾衮都有希望繼承皇位。

滿清政治軍事實行八旗制,當時豪格為兩黃旗之首,多爾衮為兩白旗之首,都是風頭正盛;代善為首的兩紅旗略顯式微,正藍旗旗主由皇帝兼領,是以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的意見就比較關鍵。

三個喀喇城,39歲的清初第一功臣多爾衮到底猝死于哪一個?

鄭親王濟爾哈朗

最終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铎、睿親王多爾衮等在崇政殿經過決議,多爾衮在其餘六旗均不支援自己的情況下,擁立年僅六歲的皇太極

第九子福臨

即帝位,也就是順治皇帝。

位高權重

順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六月,多爾衮與諸王貝勒大臣商議決定,遷都北京。

九月,順治帝從盛京(沈陽)到達北京,封多爾衮為叔父攝政王,賜穿貂蟒朝衣。即令為多爾衮建碑紀功,“

永垂功名于萬世

”。從此,在待遇上,多爾衮開始淩駕于諸王之上。

順治五年(1648年)末,多爾衮又向前進了一步,變成了皇父攝政王。其後,多爾衮

“所用儀仗、音樂及衛從之人,俱僭拟至尊”

以上史實典故大家基本清楚,也沒有争議。是以本文重點讨論多爾衮的死因和亡地之謎。至于孝莊文皇後下嫁多爾衮之說,純屬野史,不作讨論。

忽然猝死

史載順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爾衮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爾衮薨于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歲。

滿清是馬背上得了天下,從努爾哈赤起就注重騎射。一次墜馬就讓一個正值壯年、弓馬娴熟的成年人身亡,其中

定有蹊跷

談遷在《北遊錄》中記載:

初,攝政王膝創,塗以涼膏,太醫傅胤謂其非宜。是日圍獵,值一虎,須尊者射而衆從之。時王創甚,度不自支,退招英王語後事,外莫得聞也。

《清初内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中載:

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攝政王身體欠安,居家煩悶,欲出口外野遊…

十九日,宿遵化。

二十日,宿三屯營。

十二月初五日,宿劉漢河。

初六日,于霍爾霍克山林射虎。

初七日,宿喀喇城。是日,皇父攝政王病重歇息。

初九日,戊子,戍時,皇父攝政王猝崩。

從中我們可以提煉一些資訊。

一、多爾衮早就患有膝傷。他常年行軍打仗,這種情況必不可免,沒有什麼好懷疑。

二、多爾衮當時心情不佳。位高權重,必受人猜忌,也無可厚非。

三、多爾衮旅途勞頓。從十三日出遊到次月初七日身亡,近一月時間一直在帶傷趕路,不利于身體恢複。

四、圍獵時遇到猛獸,受驚落馬,病情加重。

五、用藥不當。太醫對用藥提出質疑。

此外野史傳言,當時清廷高官均有兩名北韓小妾不離左右。

這樣對于多爾衮的猝死,就很明了了。

身體欠安患有膝傷,心情不佳強行出獵,鞍馬勞頓加上縱欲過度,又遇到猛虎,落馬後病情加劇而死。

三個喀喇城,孰是孰非?

《清初内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中說多爾衮死于喀喇城,但是當時有三個喀喇城,後世衆說紛纭。我們一一分析一下:

第一個喀喇城,在今河北省灤平縣灤平鎮,現為灤平開發區。這也是絕大多數學者公認的多爾衮亡地。

第二個喀喇城,在今内蒙古甯城縣黑城。

第三個喀喇城,在今遼甯省朝陽縣。

多爾衮到底死于何地?我們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一下。

首先排除朝陽縣。

因為路途太遙遠,離北京、承德都遠,毫無争議,就是名字相同。

其次要排除的是史學界公認的灤平縣。

有兩點理由:

一、時間不對。

順治七年七月初二日,就是多爾衮去世前幾個月,多爾衮提議在灤平附近的哈剌河屯“拟建小城一座”。這也是多數史學家認為多爾衮死于此地的原因。

可是七月提議,再經過讨論、決議、畫圖設計、人員調配,最少也要兩到三個月時間。時值深秋或初冬,在北方的承德地區兩個月内建城一座無論如何是來不及的,多爾衮更不會住在工地上養傷。

二、地理位置不對。

劉漢河為今内蒙古甯城縣老哈河,霍爾霍克為今甯城縣黑裡河。

三個喀喇城,39歲的清初第一功臣多爾衮到底猝死于哪一個?

黑裡河道須溝

《清初内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中對多爾衮的路線是按日記載的,初六日射虎落馬重傷,初七日怎麼能趕到400裡外尚在營建的灤平去夜宿?

是以多爾衮宿夜的喀喇城就是甯城縣黑城。

死後剝爵又平反

皇父攝政王猝死,看看他擁立的順治帝的反應。

順治帝聞之震悼。率王大臣缟服東直門外五裡,迎多爾衮遺體。下诏追尊多爾衮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号成宗,喪禮依帝禮。

但是僅僅兩個月後,便有衆多大臣出來揭發多爾衮大逆不道之罪,多爾衮被

挖墓鞭屍

。很明顯,沒有順治帝的默許,沒人敢這麼做。多爾衮雖有擁立之功,但在權力和名譽上過度追求,激起了順治帝的逆反之心。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為多爾衮平反,恢複睿親王封号,評價其

“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乾隆平反的人很多,都是為了緩和社會沖突、維護清廷統治。但無論怎麼說,算是有了一個結果。

一代馬背枭雄,39歲落馬而死。這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不可琢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