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前言

1958年的2月23日,在通化市舉行了楊靖宇将軍的公祭安葬儀式,場面一度空前。這場葬禮不僅有成千上萬的群衆參加。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

就連毛主席和朱德等中央上司人,都親自為楊靖宇将軍敬獻了花圈。楊靖宇将軍生前有着怎樣的功績,為何能在去世18年後,享受到元帥規格的葬禮?

白山黑水寫忠魂

楊靖宇本來不姓楊,他的真名叫馬尚德,而且他也并不是東北人,而是河南人,

所謂的“楊靖宇”,隻是他來到東北抗戰後,為自己取得假名字,取“靖宇”的掃清寰宇之意,意在戰勝日寇。楊靖宇當時是在1932年在黨的安排下,進入東北組織抗擊日寇的。

楊靖宇在來到這片被冰雪覆寫的土地之上時,就知道這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任務,但是他并沒有為此而退縮,而是開始積極組織中國人進行抗戰。日寇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早已将東北視作囊中之物。

在楊靖宇到來之前,雖然東北也有小部分的抗日組織存在,多半由土匪為前身演變而成,缺乏統一的上司,并不能真正起到牽制敵人的作用。

楊靖宇來到東北後,組織了東北遊擊隊,東北抗聯武裝才正式形成規模,給予了日軍沉重的打擊。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雕像

楊靖宇知道我們抗聯的戰士,無論是從人數上,還是武器裝備上,都無法和日軍相比,就采取遊擊隊的靈活戰術,與敵人在山林中兜圈子,經常把日軍打的措手不及。日軍在接連幾次遭到損失後,對楊靖宇心裡恨之入骨,就想要剿滅楊靖宇所率領的抗聯部隊。

楊靖宇知道日軍是有備而來,就沒有和他們硬拼,而是采用誘敵深入的辦法,讓日軍漸漸陷入了我軍的包圍,最終将所有日軍全部殲滅。

受到重創的日軍不甘心失敗,在法西斯思想統治下的日軍,急于要南下入侵,而楊靖宇所率領的抗聯部隊,無疑牽制了他們繼續南寝的計劃,這讓日本軍方十分惱火,嚴令東北的日軍司令部,一定要盡快剿滅楊靖宇的部隊。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戰鬥資料中的抗戰圖檔

日軍為了實作他們罪惡的計劃,就開始切斷抗聯戰士與百姓之間的聯系,他們把百姓集中軍事化管理,将我們中國的百姓驅趕到四邊有人把守的“隔斷”中生活。甚至為了防止百姓們與抗聯戰士接頭,連百姓們上山砍柴,都嚴禁攜帶幹糧。

這樣殘酷的辦法,對于楊靖宇的抗聯隊伍來講,是十分緻命的,因為無法和百姓接觸,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的來源,處境比以往更為艱難。

在這樣殘酷的條件下,不免有一些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受不了這種艱苦的生活,選擇了投敵叛變,這也使得楊靖宇的抗聯面臨更為殘酷的考驗。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侵華日軍

然而,讓楊靖宇沒有想到的是,如果僅僅隻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叛變,也不可能影響整個東北抗戰的局勢,頂多隻是給抗聯帶來一些人員上的減員,而不至于造成抗聯的緻命打擊,

偏偏叛變的是曾經被稱為“小楊靖宇”的師長程斌,這使得抗聯立馬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程斌曾經受到過楊靖宇的重用,是以他對楊靖宇的每一個計劃,以及具體的戰略戰術都太了解了,也正是因為這份了解,使得楊靖宇的部隊在程斌叛變之後,徹底失去了主動權。

被迫邊打邊退,而随着接連的敗仗和對抗日信心的減退,楊靖宇所率領的抗聯隊伍的人數越來越少,處境也越來越艱難。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畫像

程斌這個可恥的叛徒,在背叛了楊靖宇後,對曾經的舊主人楊靖宇不僅沒有絲毫的憐憫,反而一心協助日本人把楊靖宇逼上了絕路。程斌這個可惡的叛徒眼中,沒有中華民族的骨氣,隻想着靠昔日的上司和同志的鮮血,來換取日本人的信任和重用。

他不僅親自率領僞軍圍剿抗聯,還一舉搗毀了楊靖宇的700多處密營。密營本來是楊靖宇對付日本鬼子的法寶,那裡儲藏了大量的糧食、彈藥、以及衣物,足夠支撐抗聯的戰士們來儲存有生力量,和日本鬼子戰鬥到底。

但是密營被毀掉之後,楊靖宇的隊伍連最基本的食物供應都成了困難。

被義子出賣,壯烈犧牲

楊靖宇的部隊在密營被摧毀之後,仗打的越來越艱難,因為沒有糧食,太多的抗聯戰士甚至不是倒在了敵人的槍炮下,而是因凍餓而死。

楊靖宇盡管對戰士們的離去,感到擔憂和心痛,但他沒有一刻動搖抗日的決心,依舊靠自己堅強的意志,來帶領抗聯戰士們與敵人戰鬥。

然而,他們面臨的困難是空前的嚴峻,有的時候在冰天雪地裡連糧食都沒有,戰士們隻能靠雪水充饑,

這些景象落在了楊靖宇的警衛排長張秀峰的眼睛裡,本身就是一個軟骨頭的他,對繼續抗戰失去了信心,開始動了叛變的心思。

雖然張秀峰這樣想,但是在楊靖宇心裡,他認為張秀峰是這支隊伍裡,最不會叛變的人,因為張秀峰和楊靖宇的關系,并不僅僅是單純的上下級,而是一種情同父子的關系。

張秀峰在小的時候沒爹沒娘,是楊靖宇把他帶在身邊撫養長大,又教授了他一手的好槍法,他平日裡對楊靖宇也是感恩戴德,和楊靖宇以父子相稱,在他叛變之前,楊靖宇也對他非常信任,甚至讓他擔任自己的警衛排長,負責自己的貼身保衛工作。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叛變的師長程斌

張秀峰是個十足的白眼狼,他受不了抗聯抗戰的艱苦,又禁不起敵人的重賞誘惑,就在1940年的2月1日,選擇帶着抗聯的9000多塊大洋的活動經費,投降了日本人。

張秀峰在投降以後,日本人為了靠他提供的線索來除掉楊靖宇,對他十分重視,還讓他帶人去剿滅抗聯。楊靖宇在得知張秀峰叛變之後,心裡十分的痛苦,他沒有想到,曾經被他視作親人一般的張秀峰,會如此忘恩負義。

張秀峰是個可怕的叛徒,因為他對于義父楊靖宇實在是太過于熟悉了。在張秀峰帶領僞軍以及日寇的重兵打擊下,楊靖宇的部隊吃了敗仗,楊靖宇本人也和部隊失散,躲進了深山密林中,但是日僞軍在張秀峰的帶領下,依舊将整個山林團團圍住,為楊靖宇步下了天羅地網。

楊靖宇在山林中,知道自己一個人要想突圍是不可能了,自己畢竟勢單力孤,而日軍卻有大量的精銳包圍了整個山林。

鐵骨铮铮的楊靖宇縱使到了這一步,他的腦海裡也從未想過要靠投降來換取活命,而是準備和敵人戰鬥到最後一刻。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犧牲後日本人拍下的照片

楊靖宇在山上躲藏了整整5天,在這5天裡,由于日軍的封鎖,他沒有吃到一口糧食,劇烈的氣溫變化,使他發起了高燒,四肢開始冰冷,頭卻像火爐一般燙。日軍知道他就在山上,一直嚴格盤查山下的行人,生怕混入會給楊靖宇提供幫助的人。

楊靖宇的饑餓已經快要将他的意識吞沒了,為了緩解自己腹中的饑餓,他扯開了自己的上衣,開始啃咬裡面的棉絮,又從樹上扒下來樹皮,開始費力地啃咬。

這些本不是食物的東西,讓他稍稍恢複了一點氣力,其實更多是對他饑餓已久的腸胃起到了刺激,而有所沖淡饑餓帶來的痛苦而已。

楊靖宇在山上躲藏了幾天,連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凍傷,正在這個時候,他看到山上上來了一位打柴的農夫,就和這個農夫說:

“老鄉,能不能給我弄一點吃的,和一雙棉鞋,我可以給你錢?”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日僞警察雖是中國人,一直助纣為虐

這個農夫叫趙廷喜,看到眼前的楊靖宇雖然狼狽不堪,但是神情堅毅,而且說着話,還真的給他掏出了銀元,趙廷喜立馬就明白了,眼前的人不會是别人,就是日軍要追殺的楊靖宇。

趙廷喜也是個沒有骨氣的懦夫,在明白過來楊靖宇的真實身份後,他不是想着給楊靖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而是直接對楊靖宇說:

“你趕快投降吧,皇軍不殺投降的人!”

如果是平時,楊靖宇對這樣的軟骨頭深惡痛絕,一定會狠狠地教訓他,隻是這時他已經很虛弱了,隻是反駁說:

“投降,要是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那還會有中國嗎?”

趙廷喜這個卑鄙小人,沒有被楊靖宇的大義所折服,反而覺得此時向日本人告密,會是一個發财的好機會,他沒有再回應楊靖宇的話,而是轉身朝山下走去。

可惜楊靖宇一生英烈,就為了要讓老百姓不當亡國奴,最後還是被這種不知廉恥的漢奸出賣了。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将軍遺物

趙廷喜向日軍告密後,日本人迅速縮小了包圍圈,楊靖宇聽到越來越近的槍聲,就知道他又一次被背叛了,這些包圍他的日僞軍中,就有他曾經的義子張秀峰,張秀峰代表日僞軍喊話,讓楊靖宇投降,但是回應他的隻有楊靖宇射向日本鬼子的子彈。

此時雖然楊靖宇十分虛弱,但是知道在劫難逃的他,槍法依舊是出奇的準,甚至直接一槍斃命了一個日本兵。

日軍不斷向楊靖宇掃射,罪惡的子彈打傷了他,可他并沒有放棄反抗,不顧自己身上的傷痛,舉槍還擊,直到被漢奸張奚若的子彈打穿了胸膛,才倒在了冰冷的雪地上。

楊靖宇将軍就是在這樣一群野獸一般的日寇的圍攻下,壯烈犧牲,那一天距離他36歲的生日隻差幾天。張秀峰盡管早已經背叛了義父楊靖宇,但是看到楊靖宇冰冷的屍體,還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淚,他喃喃地說: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我原本隻是想讓你和我一起過來跟着太君,過兩天好日子,沒想到你會這樣!”

日本這次帶隊的軍官岸谷隆一郎聽說楊靖宇被擊斃,心裡一陣狂喜,可是當他看到楊靖宇的遺體時,不由得一陣感慨,他實在想象不出楊靖宇為何能夠在冰天雪地裡苦撐那麼多天,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不肯投降。

岸谷隆一郎下令醫生解剖楊靖宇将軍的遺體,想要搞清楚楊靖宇在沒有食物的前提下,是怎麼撐下去的?

但是在真的解剖以後,連岸古隆一郎也不禁流下了眼淚,原來楊靖宇的胃中沒有一粒糧食,隻有還沒有消化的棉絮和樹皮。

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楊靖宇在犧牲後,岸谷隆一郎見到他的胃中并沒有糧食,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但是對于日軍來講,楊靖宇的犧牲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他們殘忍地割下了他的頭顱,并送到城中去向中國的百姓展示,還在軍中舉行了慶功宴。

在這場所謂的慶功宴上,張秀峰雖然是叛徒,但是想到義父楊靖宇的剛烈,不由得心中難受,他一口酒也喝不下,與他形成對比的是漢奸張奚若,在親手殺害楊靖宇将軍後,反而在慶功會上洋洋得意,張秀峰實在看不下去了,就用眼神示意他出來一下。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紀念館

張奚若跟着張秀峰來到屋外後,張秀峰直接給了他一拳,怒斥:

“你以為你逃得掉嗎?不知廉恥的東西!”

張奚若聽了張秀峰的話,心裡大為震恐,想到楊靖宇将軍犧牲時的壯烈,知道楊靖宇雖然犧牲了,但中國還有的是和楊靖宇一樣的忠義之士,自己雖然是日本人的功臣,但是日本人在心底裡一向看不起叛徒,又怎麼會真心保護自己的安全呢?

為了不要承擔這樣的罪名,此後張奚若便很少炫耀自己打死楊靖宇的事了,反而極力宣傳楊靖宇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自己開槍自殺的。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岸谷隆一郎在抗戰結束後,曾經寫下這樣的遺書:

“從我看到楊靖宇那天起,我就知道我們最終無法勝利,因為支那人中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

之後他将自己的妻兒毒殺後,切腹自殺,以求得内心的平靜。

在抗戰勝利後,當年出賣楊靖宇的叛徒都得到了審判,張秀峰在被我們的人民政府抓捕後,完整地供述了楊靖宇将軍犧牲的經過,在場的審判官無一不動容。

後來為了紀念楊靖宇将軍,将楊靖宇曾經戰鬥過的濛化縣改成了靖宇縣。

楊靖宇犧牲之後,由于他多年沒有聯系家人,他的兒女并不知道他犧牲,還在苦苦地等待他歸來,他們在年幼時父親就離開了他們,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父親就是楊靖宇,一直在建國後以後,以父親的本名馬尚德來打聽他的消息,自然總是一次次無功而返。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岸谷隆一郎的女兒向中國道歉

就在他們快要不抱希望的時候,

一個偶然的機會才在1953年的東北軍事紀念館中,發現了父親楊靖宇的畫像,孩子們不由得抱頭痛哭。

後來,楊靖宇的兒子馬叢雲被組織上安排做火車司機,馬叢雲心裡盡管對父親沒有什麼印象,但是每次一想到父親在白山黑水間,舍生忘死的戰鬥,總是會掉下眼淚。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殺害楊靖宇将軍的兇手張奚若,後來在被捕後一直抵賴,拒不肯招認當年的事實,甚至推說自己沒有參加當年那場戰鬥,還說自己隻是聽人說,楊靖宇最後是自殺的,由于當時證據不足,張奚若逃過了法律的制裁,後來回到家鄉做了一個普通的農民。

楊靖宇在生前沒有見到過毛主席,隻是和毛主席之間通過電報有過一定的聯系,毛主席對于楊靖宇的軍事才能大為贊賞,不成想他卻早早犧牲了。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毛主席

在1958年的2月23日,此時距楊靖宇犧牲已經過去了整整18個年頭,國家為他舉行了公葬儀式,在這場隆重的儀式上,毛主席親自為楊靖宇敬獻花圈,并提筆寫下:

“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前來悼念的群衆想到楊靖宇生前為這片土地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都不禁流下了眼淚。

楊靖宇從1932年踏上東北的土地,直到1940年犧牲,在整整8年中,他無數次與死神檫肩而過,又無數次地以少勝多,将日軍打的落花流水。

但是令人感到可悲可歎的是,他所做的一切為了同胞,而最後将他親手殺害的,也是他一心想要保護的同胞,甚至還有他視同己出的義子張秀峰。

楊靖宇犧牲前腹中隻有棉絮,18年後舉行葬禮,毛主席親自敬獻花圈

圖 楊靖宇将軍雕像

楊靖宇的家鄉,後來成立了楊靖宇紀念館,他的兒女們盡管沒能有機會再和父親重逢,卻總是會在他的生日和祭日前來看望他。

後來,楊靖宇的兒子馬叢雲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孫輩依舊堅持每年來看望他,能夠擁有他這樣的前輩,他們既感到自豪,又覺得難過,他的孫子曾經在一次采訪中說:

“我知道我爺爺在最後,被日本鬼子圍困的時候,就用棉花來充饑,我就試着想要吃一點棉花,知道我爺爺當時吃的棉花是什麼滋味,可是我卻發現根本咽不下去!”

當他說到這裡時,聲音哽咽了,他的眼淚大滴大滴地滾落了下來。

繼續閱讀